正如嬴政所想,秦明确实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再离开咸阳。
等这次巡游结束后,他便会一直待在咸阳城,直到第五次巡游,他都会一直跟着嬴政......
他可是一直都记得,嬴政是死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的……
几十年处心积虑铺垫下的局面,他可不想在这最后的几年时间出现什么意外。
虽然前世有人猜测,嬴政是死在赵高手上的。
尽管现在赵高已经成了自己人,但该防的还是要防的。
因为这次出巡有秦明跟着,所以章邯现在在咸阳留守。
要知道现在对大秦重要的可不止是嬴政一个人了。
身为储君的扶苏,其安危同样牵动着帝国根基。
而且,有秦明在,嬴政这边的安全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
马车内,嬴政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既然如此,就按四弟的安排。
蒙将军,你即刻着手准备,待朕抵达东北,便令三弟前来接替你的职位,届时你便可安心返回咸阳休养了……”
蒙恬闻言,当即起身拱手,声音铿锵有力。
“臣,遵旨!”
嬴政微微颔首,然后咳嗽了两声。
“咳咳~”
咳嗽声未落,一道黑影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马车车窗旁,身形隐在阴影中,只低声问道。
“陛下有何吩咐?”
“传令回咸阳,让章邯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前往东北,准备接替蒙毅将军的职位。”
“喏。”
黑影应了一声,话音未落,便已如来时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原地,只余下马车外呼啸而过的风声......
嬴政在蒙家军的营地逗留了五六日。
每日天还未亮,营中号角便如惊雷般划破塞北晨雾。
三十万将士列阵于荒原之上,黑色甲胄在烈阳下泛着冷光。
长枪如林、旌旗如海。
嬴政身着黑色色龙纹劲装,立于高台之上。
身旁的秦明与蒙恬分侍两侧,目光扫过阵列时,连风都似凝滞了几分......
嬴政亲自检视军备,目光拂过士兵甲胄上的纹路,耳畔是蒙恬对边防布防的细致禀报。
从烽燧的传讯机制,到粮草囤积的调度之法,每一项都关乎帝国北疆的安稳......
草原已经在大秦的掌控之下,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匈奴部落逃往了更北的方向。
他们如离群的孤狼,蜷缩在冰封的荒原深处,早已失去了与大秦抗衡的底气。
虽然他们已经对大秦没了威胁,却依旧需要提防。
秦明深知,瘦死的骆驼仍有千斤重。
这些匈奴人世代在草原上游牧,熟悉每一片水草、每一条沟壑……
若放任其在北疆边缘蛰伏,难保不会在未来某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趁虚而入骚扰边境……
而且在秦明的计划中,眼下最重要的,是护着嬴政平安度过第五次巡游的生死劫。
然后等扶苏顺利接过皇位,稳住帝国根基。
待内政稳固、粮草充盈之日,便是大秦挥师西进之时……
那时,驻守北疆的三十万蒙家军,将不再只是防御的壁垒,而是开拓疆土的利刃!
他们熟悉边地作战,能扛住风沙与严寒,只需一声令下,便能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
将西域的绿洲与戈壁,尽数纳入大秦的版图,让帝国的旗帜,插在更遥远的葱岭之上……
第五日的大阅上,骑兵方阵踏地而来,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步兵阵列变换间如臂使指……
看着这支部队,嬴政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他抬手道。
“蒙家军守我大秦门户,功不可没!”
话音落时,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呼。
“陛下万岁!!!”
其声浪直上云霄,更是在草原上传播数十里之远,引得周围牧民饲养的马儿发出阵阵的嘶鸣声……
离营那日,蒙恬送至营门,嬴政銮驾里透过车窗嘱咐道。
“北疆之事,暂时托付于你。
待蒙毅抵达,你且安心回咸阳……”
蒙恬躬身应下,望着帝驾与随行队伍渐渐消失在塞北的烟尘中,良久之后才转身返回营地……
队伍继续往东,一路驰行,越往东行,风里的黄沙味渐淡,取而代之的是草原特有的青草气息……
又行了数日,远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连绵的营帐。
李牧派来的斥候早已在十里外等候,见了帝驾便翻身下马,跪地通禀。
“启禀陛下,大将军已在营前恭候。”
“前方引路吧。”
听着有些熟悉的声音,嬴政说完这句话后,便转头看向秦明。
“十几年了,他还只是个斥候,这个被你从死亡拉回来的兄弟,你不打算帮他提提职位吗?”
没错,这个斥候正是化名宗十七的荆轲。
秦明纠正道。
“是斥候百人队长……”
“那不还是个斥候吗?”
嬴政挑眉,语气里的不以为然毫不掩饰。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