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劫血墨山河

第232章 仙菌血证:蜀地山林的祥瑞骗局(1 / 1)

一、瘴林菌腥

弘治二十七年六月,蜀地青城山连降半月霖雨,主峰"菌仙坪"的腐叶层里突然冒出赤红灵芝,菌盖泛着血光,背面的菌褶里隐约可见"圣寿"二字。谢明砚仍以"谢掌柜"之名,背着药篓跟着采药队钻进瘴林,篓边系着的竹哨(替代海螺哨、铜铃)被潮气浸得发绿,哨身缠着当地特有的"血藤"碎段,吹响时带着泥土混着腐叶的腥气。

"谢掌柜,这坪子进不得!"老药农菌翁(非鲍翁、兰翁)的后背隆起个畸形的大包,是三年前被菌监钱龢用竹杠生生砸出的血瘤,瘤上缠着的药布渗着黄脓,与篓里的灵芝汁液混在一起,散着刺鼻的腥甜。他手里的药锄缺了个角,锄尖沾着暗红的腐土——那土下埋着半节孩童的指骨。"钱大人说这是'仙菌显灵',每株能抵五亩地的税,其实......"老人突然往瘴气里啐了口,"是用娃娃的血喂的,说这样菌褶里才会长出'字'来。"

谢明砚的草鞋踩在腐叶铺就的"菌毯"上,脚下突然陷下去一块——是个被掏空的孩童头骨,颅腔里塞满了未长成的灵芝菌丝,菌丝上的黏液黏在指腹上,像涂了层带腥气的胶水。他望向菌仙坪深处的"祭菌台",那里飘着诡异的甜香,不是草药的清香,是蜀地特有的"迷魂菌"孢子混着血的味道,这种孢子遇热会凝结成红色纹路,药农说能让人产生幻觉,看见"神佛显灵"。

(一)异菌秘册

菌翁从怀里掏出块桦树皮,是用青城山特有的"铁桦木"制成的,上面用竹刀刻着歪歪扭扭的字:"仙菌者,毒菌也,以血藤汁浸菌,混药农指血培于腐尸,菌褶则显字,伪称天授。"

树皮册的夹层里夹着片赤红灵芝,菌盖边缘卷着半片孩童的指甲,指甲缝里嵌着细小的木屑——是用竹刀刻字时留下的。"钱龢让人用特制的竹刀(非铁钩、铜凿)从娃们指头上削肉。"菌翁的声音像被瘴气呛过,嘶哑得几乎断裂,"说这样的'血肉菌肥',才能让灵芝长出'仙纹'。我那小孙子菌宝......"老人突然捂住嘴,指缝里漏出的呜咽被瘴林的虫鸣吞没,"他才五岁,就因为说'菌上的字是刀刻的',被拖进菌窖,连骨头都被菌丝缠成了碎片......"

谢明砚捏着那片灵芝,突然摸到菌柄处有硬物——是枚孩童的指骨,被菌肉裹得发亮,骨缝里嵌着细碎的竹屑。他望向祭菌台中央的"菌母",那株半人高的巨型灵芝缠着麻绳,绳结缝隙里露出的不是菌膜,是风干的孩童皮肤,上面用血水画着"永年"二字,笔画里还缠着细小的指骨碎末。

瘴气突然翻涌,露出个被藤蔓缠住的竹篮,里面装着十几只小小的药囊,其中一只绣着"菌"字,是菌宝用红藤汁歪歪扭扭绣的。谢明砚的手按在腰间的短刀上——那里藏着他微服前抄录的《神农本草经》残页,上面批注着"毒菌多艳,贪吏多诈",此刻他才明白,所谓的"毒",从来不止于菌,更在于剥民脂膏的人心。

(二)培菌秘辛

三更的瘴气最浓时,谢明砚与林羽借着磷火摸到菌仙坪的"菌窖"。这处依山凿出的石窖透着腐臭,窖壁的缝隙里渗出暗红的汁液,混着孩童的啜泣声,在石缝间荡出呜咽的回音。

"听里面的动静。"林羽的铁链缠在手腕上,链环沾着瘴气凝结的水珠,凉得像冰。谢明砚扒着石缝往里看,十几个菌役围着口大陶瓮,瓮里泡着密密麻麻的菌苗,培养液泛着暗红,漂着层细碎的皮肉——是血藤汁混着刚从孩童指节上刮下的血沫。

石窖中央的竹架上,绑着个穿粗布褂的男孩,右手食指已经没了,断口处缠着的药草被血浸透,滴在下方的菌盘里,晕开一朵朵红圈。他的脸被瘴气熏得发青,却死死咬着牙,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是菌翁的小孙子菌宝!谢明砚的指甲深深掐进石缝,石屑嵌进肉里也浑然不觉。

"钱大人说了,这娃的血最纯。"络腮胡菌役(非盐役、茶役)拿着竹刀往菌盖上刻字,刀尖挑着的血珠滴在菌褶里,瞬间凝成暗红色的纹路,"用他的血培的菌,晒干后'圣寿'二字才清楚,送进宫能换咱兄弟个小官做做!"他突然揪住菌宝的头发,把孩子的脸往陶瓮上按,"再哭就把你扔进瓮里当'菌肥',让你跟你哥作伴去!"

菌宝的哭声突然拔高,不是因为疼,是因为看见瓮底的阴影——是他哥哥菌生的小布鞋,鞋面上还绣着株小小的灵芝。谢明砚的短刀已经出鞘,林羽突然拽住他的胳膊,往石窖后方指——那里的藤蔓在动,露出双老泪纵横的眼睛,是菌翁!老人手里攥着把磨得雪亮的药锄,锄刃上刻着"菌氏"二字。

"动手!"谢明砚低喝一声,与林羽同时撞开石窖门。短刀劈断绑菌宝的麻绳时,络腮胡菌役的竹刀已经戳过来,谢明砚侧身躲过,刀风扫过菌架,数百株赤红灵芝滚落,砸在石地上发出噗噗的响,像无数颗腐烂的心脏被踩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