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皇的司机开始征服世界

第1051章 彼得格勒战役(十九)(1 / 1)

一九四二年八月八日,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

昔日白军将领尤登尼奇的指挥中心如今已更换了主人。

大厅内残留的激战痕迹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墙上的弹孔用临时找到的挂毯勉强遮掩,但空气中已然弥漫着一种新的气息,这种气息混合着胜利疲惫以及某种无形的压力。

在斯莫尔尼宫的一个会议室里,长长的橡木会议桌一侧,坐着以日丹诺夫、沃兹涅先斯基、季诺维也夫为首的俄共及新生“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核心成员。

他们换上了相对整洁的衣物,但眉宇间的疲惫和连日血战留下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桌子的另一侧,则是德国的代表:北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如同救世主一般救场的阿尔伯特;而居于中间主导位置的是匆忙从柏林赶来的特派全权代表,外交部长兼经济部长路易斯,他脸上带着政治家惯有的温和笑容。

此外,还有若干名根据协定前来“协助”彼得格勒恢复运作的德国行政、经济和技术官员,他们如同精密的仪器部件,安静地坐在后排,随时准备介入。

会议在路易斯部长开场白中开始,他用流利准确的俄语讲道:“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希佩尔宰相,祝贺彼得格勒人民政府的成立,并祝贺‘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新生。”

路易斯的开场白彬彬有礼,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礼貌之下是钢铁般的现实。

“几天前,日丹诺夫主席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告的消息,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据我们所知,莫斯科的萨文科夫已经陷入了狂怒,而巴黎、伦敦和罗马的那些工团暴徒们……”他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

“……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惊和困惑。”

他所说的确是事实,当日丹诺夫的声音通过电波,以“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向世界宣告旧政权被推翻新国家建立时,其冲击力远超一场军事胜利。

在莫斯科,萨文科夫在办公室里砸碎了所有能砸的东西,痛骂日丹诺夫和德国人是“窃国大盗”和“帝国主义豺狼”。

而在第三国际方面,无论是法国的瓦卢瓦、英国的莫斯利,还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感到极度震惊和强烈的警惕。

一个在他们看来早已失败甚至被视为异端的布尔什维克分支,竟然在宿敌德国的支持下,于俄罗斯的心脏地带死灰复燃,这彻底打乱了他们对世界革命和地缘政治的既有认知。

这三个国家里也有布尔什维克,甚至还有当初跟随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俄国人,现在,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那国内的这些布尔什维克会作何感想呢?

不过这和开会的众人就没有关系了。

路易斯很快将话题拉回现实:“过去的两天里我军已基本肃清城内残余抵抗,周边地区的白军部队也已大部投降,彼得格勒的军事安全得到了保障。”

“我国承诺的人道主义援助中的首批物资已经通过拉多加湖的运输线运抵城内,并开始分发,这拯救了无数生命,稳定了民心。”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务实:“然而彼得格勒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城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民生凋敝,行政体系近乎瘫痪。”

“因此,根据我们之前达成的合作框架,我方将派遣这些专业的官员。”

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德国顾问们,接着说:“他们会协助贵方,逐步恢复城市的行政管理、经济循环和公共服务职能,我们不会限制贵方从彼得格勒或俄罗斯其他地区招募人员担任官员,我们尊重贵方的内部治理权。”

日丹诺夫点了点头,对此他没有,也无法提出异议。

德国人的“帮助”是协议的一部分,也是当前维持城市运转所必须的。

他知道这背后意味着渗透和控制,但此刻他只能接受。

“感谢部长先生的坦诚,我们愿意在此框架下与贵国合作。”

接着,路易斯谈到了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军队。

“一个主权国家,需要拥有保卫自己的力量。”

路易斯的声音清晰地在会议室里回荡:“帝国承诺,将协助贵方建立一支属于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防军,而现在,就有一支经过初步训练的现成部队可以移交给贵方。”

“现成的部队?”

日丹诺夫、沃兹涅先斯基和季诺维也夫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德米特里的水兵和安娜的工人赤卫队虽然勇敢,但缺乏正规训练和统一指挥,称不上一支“现成的部队”。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打开了。

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身影,走了进来。

是格奥尔基·朱可夫。

他穿着一身没有标识的德军原野灰军服,面容比在哈尔科夫被俘时清瘦了些,但那双眼睛依旧如同鹰隼般锐利,只是深处隐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屈辱,有决绝,也有一丝找到新目标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