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不禁感概万千。
数千人的铁林谷,早已不是当初铁林堡百十来人的模样。
人多了,事情必然杂乱,日常管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虽然铁林谷目前算是军事化管制,一切以游击营的战力建设为先。但若没有一套管理的章法,铁林谷根本运转不起来,自然也谈不上成为战争机器。
没错,林川当下的目标,就是要将铁林谷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
前段时间,南来的商队说,江南水灾,不少地方乱了起来。
甚至皖北、赣南一带,还闹起了义军。
几个藩镇出兵平叛,彼此还起了龃龉,打了几仗。
再加上北境战事未停,黑狼部残余势力不知逃往何处,苍狼部五万铁骑虎视眈眈,西梁王与镇北王又关系紧张……
还有上次将军莫名其妙说的那番话……
这些天,林川心里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这个乱世,真的说不好哪天就崩塌了。
万一到那一天,铁林谷只是个弹丸之地,又如何才能活下去?
如今南宫珏提出这个“五房分工”,真的是解决了他心中的一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怀瑾,既然文事已定,那么接下来,咱们是不是把武事也敲定一下?”
“武事?”南宫珏面露难色,“大人,属下实在……”
“无妨。”林川笑了笑,“你去休息吧……顺便把胡大勇找过来,他熟悉这些。”
“是,大人。”南宫珏松了口气,赶紧离开去找胡大勇。
胡大勇正在熬夜巡视,怕那些兵油子再去偷听墙角,听到林川这么晚还要找他,赶紧跑去酒楼。
“师傅,您找我?”
三楼没别人,他嬉皮笑脸凑过去。
“来,咱俩聊聊游击营的章程。”林川招呼他坐下。
如今胡大勇确定留在铁林谷,林川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眼下游击营扩编至千人,打着铁林镖局名头又招募一千人。
要练出两千精兵,就不能按往常的思路来走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兵种化分清楚,将官分配到位。
有胡大勇这个二十年的边军老兵帮衬,两人探讨一番,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章程。
游击营里的官职没什么特别的:普通士兵之上是伍长,伍长之上是小旗官,再往上总旗官,然后是百户,最高便是胡大勇这个副将,统管全营。
如今游击营正式划分成五个队:
陌刀队、弓弩队、刀盾队、骑兵队、火器队。
前四个分别由独眼龙、张小蔫,胡大勇、二狗统领,火器队则由林川亲自负责。
按照林川的设想:
陌刀队要配重甲、陌刀、驽马、铁盾,是战时守御与攻坚的不二之选;
弓弩队目前配的全是战弓,如今铁匠铺有了焦炭,王贵生正在研发的战弩若是能制成,战时便多了一种选择;
刀盾队也要升级,尤其是战盾,要升级成半人高的铁盾,能挡得住铁骑冲撞而不损毁才行;
骑兵队重点围绕两百匹铁蹄马来打造,战兵配皮甲、长矛、战刀、弓箭,虽然马上的战斗力尚未成型,但只要勤加训练,早晚会成为一支劲旅。
至于火器队……
这是林川最重视的兵种,也是铁林谷的秘密部队。
火器队的主要任务,是操作风雷炮车、弩炮车等重型武器。
像石头雷、手抛雷、单筒风雷炮的操作,林川是要求游击营全员都要训练的。
老实说,林川这个王爷赐封的游击将军,手里实在没多少实权。
若不是铁林谷能自力更生,赚银子养兵,他恐怕也只能当个空头将军。
游击将军本就是大乾王朝武职序列里的杂号将军,论品级不及正牌的千户、参将,论权限更是在人事任免、粮草调拨上处处受限。
朝廷既没给他任命各级将官的文书,更没拨下与游击营匹配的军饷,全靠自力更生,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因此,林川在游击营的官职和军饷安排上,压根没按朝廷的规制来,只从实战调度和人心聚拢的实际需求出发,搞了一套“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土办法。
其中的重点,就是粮饷的不同。
普通战兵每月能领二两银子,远超府兵的八钱军饷。
陌刀兵则在战兵基础上再翻一番。
若有家室的话,也可少领五钱银子,再多发五斗米、两斤肉、半斤盐;
伍长多五百文,每月能多领两斤肉;
小旗官除了再多一两饷银,还能从农稷房领一匹布,给家里做几件新衣;
到了总旗官,不仅饷银是普通战兵的三倍,林川还让人从商货房特批,每月能领一坛酒。
到了百户,待遇就更上层楼。
月饷十两,是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不仅能分配到铁林谷的自建房,就连家里日常用的布料、茶叶、酒肉,都能从商货房按内部价支取。
此外,林川还设计了一套“战功积分制”。
简单说,就是凭战功积累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就能提高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