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第219章 水师统领(1 / 1)

方南领了“靖海水师统领”的重任,带着石头以及几名精通海事、熟悉本地地形的原水师老兵,连续数日,沿着泉州曲折的海岸线进行勘探。

一行人登上海岸边的高崖,远眺海天相接之处,深入蜿蜒的港湾腹地,仔细观察水流、风向、水深、底质,下到滩涂用长杆探测淤泥的深度和承载力。

“大人,您看前面那片石湖澳起来如何?”老兵张舵指着前方一处被两座山丘环抱、口小腹大的天然海湾。

海湾入口处有礁石群,形成天然屏障。“这里避风条件极好,水深足够停泊大船,湾内水域开阔,而且两座山头,居高临下,视野极佳。”

方南仔细看去,海湾入口狭窄,仅容数船并行,两侧山崖陡峭,湾内水面平静,面积广阔,足以容纳数十艘大型战船,岸边有一片相对平坦坚实的土地,上面还残留着一些废弃的房舍和石砌的码头遗迹。

“这里以前是做什么的?”方南问道。

“回大人,”另一个老兵接口道,“这里曾是一个官办船坞,鼎盛时期也造过不少大船,后来海禁日严,加上倭患渐起,就渐渐废弃了,那些石基,稍加修葺就能用。”

方南眼睛一亮,快步走到那些遗迹旁,巨大的条石砌成的船台基础长满海蛎和青苔,结构依然坚固,废弃的工棚框架也依稀可见。

“好!”方南站起身“此地甚佳!天然良港,易守难攻,又有现成基础!”

他立刻下达命令:“石头!”

“在!”石头抱拳应声。

“你立刻持我手令,调拨两营兵马!一营负责清理此地废墟,平整土地,加固修复原有船台、码头,另一营,立刻征调民夫石匠,在入口两侧山头,构筑炮台,要快,要坚固,炮台位置务必确保射界覆盖整个湾口及附近海域!”

“得令!”石头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张舵,”方南又看向老兵,“你对附近水文、礁石分布最熟,炮台的具体选址和朝向,就拜托你和几位老兄弟了,炮位要能相互支援,形成交叉火力。”

“大人放心!”张舵挺直腰板“这地方,老汉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数千名军士和民夫在初春的暖阳中奋力劳作。

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号子声、木材搬运的撞击声,日夜不息。

两侧山头上,巨大的条石被一块块垒砌起来,深挖的炮位狰狞地对着蔚蓝的大海。

船厂地址选定,构筑炮台的同时,方南向东南沿海各州府发出急令,并张贴出醒目的告示:

靖海水师募匠令

倭寇肆虐,荼毒海疆!焚我屋舍,杀我父老,掠我妻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奉镇国公令、天子剑谕,重建大楚水师,誓要犁庭扫穴,荡平倭巢,永靖海波!

特此招募天下精通造船之良匠:船工、木匠、捻工、帆索匠、铁锚匠、油漆匠…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应募!

待遇从优,工食银倍于常例,技艺精湛者另有重赏!家眷由官府妥善安置!

功成之日,凡参与建造新式战船之匠人,皆录其功,上报朝廷,荫及子孙!

报名地点:泉州府衙前、石湖澳船厂筹备处。

国之重器,待君铸就!海疆安宁,赖君之力!

靖海水师统领——方南

告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饱受倭寇蹂躏的沿海州县激起了滔天巨浪!

报名处人山人海,从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匠人,到精壮结实的中年汉子,再到一些青涩灵动想跟着父辈学艺的少年,汇聚成一股汹涌的人潮。

一位身材高大、骨架粗壮、双手布满厚厚老茧和疤痕的老者,挤到最前面:“官爷!老汉鲁大海,祖上三代都在船厂,造过最大的福船,倭寇杀了我两个儿子,老汉不为银子,就为报仇!只要能打倭寇,让我干什么都行!”

一个身形瘦削的中年人也激动地说:“小人是漳州来的捻工!专门负责船缝填塞,保证滴水不漏,听说方统领要造能打倭寇的大船,小人这手艺,定能派上用场,工钱好说,管饭就行!”

一个看起来有些沉默寡言、皮肤黝黑的老匠人,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打开后里面是几件精巧无比的船模构件——榫卯严丝合缝,雕刻细腻流畅“大人,小老儿会做船样......”

报名现场,有匠人指着自己脸上的刀疤,诉说倭寇的暴行,有父子同来报名,父亲说要把手艺传给儿子,让他为死去的乡亲造船报仇,有听闻消息,从更远的地方赶来的匠人,风尘仆仆。

短短十余日,汇聚到石湖澳的造船匠人及其学徒、助手,竟达千人之众!

其中不乏像鲁大海、林巧手、郑老栓这样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大匠。

夜深人静,船厂临时指挥所内,油灯摇曳。

方南屏退左右,心神沉入脑海中的系统商城,仔细搜寻着关于战舰的图纸,最终目光锁定在一种巨舰图纸上——宝船!其庞大的身躯、巨大的载量、稳定的航行性能,是绝佳的样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