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鹤林彭耜纂集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御注曰孟子所谓反乎尔者
颍滨苏辙曰圣人用兵皆出不得已非不
得已而欲以强胜天下虽或能胜其祸必
还报之楚灵齐惛秦始皇汉武帝或以杀
其身或以祸其子孙人之所毒鬼之所疾
未有得免者也
临川王安石曰明则人报之幽则天报之
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
其兄人报之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
之後必有凶年者天报之也
刘概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故
孔子对卫灵公之问则曰俎豆之事则尝
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叶梦得曰古之善用兵者毒天下而民从
之亡国而不失人心盖知祸之端不在我
非以是爲强也
黄茂材曰使其胜之事且好还况有不胜
者乎
程大昌曰课其酬复其毙人乃以自毙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後必有凶年
御注曰下夺民力故荆棘生焉上违天时
故有凶年
颖滨苏辙曰兵之所在民事废故田不修
用兵之後杀气胜故年谷伤凡兵皆然而
况以兵强天下者耶
黄茂材曰师之所处田事废故荆棘生大
军之後和气伤故有凶年兵之爲人害如
此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焉
御注曰以强胜人是谓凶德
碧虚子陈景元曰兵之害物也人神共恶
之然而明王圣主未尝去者其所自来上
矣庚桑子曰有以咽药而死者欲禁天下
之医非也有以乘舟而死者欲禁天下之
船非也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禁天下之
兵非也夫兵之不可废譬水火焉善用之
则爲福不善用之则爲祸是故怒笞不可
偃於家刑罚不可偃於国征伐不可偃於
天下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也故以
道辅人主者当守雌静不敢以兵强天下
若爲敌所侵不得已而应之故曰善用也
果犹勇也言善用师者勇於济难而已矣
颍滨苏辙曰果决也德所不能绥政所不
能服不得已而後以兵决之耳
临川王安石曰用兵者不过胜而已故曰
善者果而已果者胜之辞也
程大昌曰果似强而非强强以力果以理
揆之以理而不可已乃断然奋行无能沮
遏之者是之谓果若理未可动虽兵力百
倍亦不轻举此果者所以不肯爲强也老
氏之论兵也慈哀恬澹如不欲有兵然则
敌之至殆将不忍与鬬而以何立国故此
章论果凡其开许用兵者惟此一路也其
曰不敢以取强焉言善其事者一果之外
势可以强亦不敢爲也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颍滨苏辙曰勿矜勿伐勿骄不得已四者
所以爲勿强也
程大昌曰矜者自扬其能也伐者自夸其
功也骄者谓敌爲不足畏也此三者皆出
於尝战而胜乃始有之故从而戒之曰果
可爲也矜伐骄皆不可爲也兵家之语曰
难与虑敌而有识者则又曰有道之主能
持胜皆虑其狃胜而鋭於自恃则向焉迫
不得已之果遂将转而入於怙力之强也
故老氏逆以爲戒
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草木之生也柔脆其
壮极则枯落人之幼也柔弱其壮极则衰
老以喻用兵壮武则雄力暴兴暴兴则败
矣既败则不得谓之有道夫非道之事不
可法则而行是知不如早止也故义兵王
应兵胜忿兵死骄兵灭善用兵者决定果
敢不矜不忿不贪不骄迫不得已而後应
之义在除敌救人亦非恃力好战也治身
解曰人之枯槁因不行道不行道者早死
而已矣
颍滨苏辙曰壮之必老物无不然者唯有
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冲未尝壮故未尝
老未尝死以兵强天下壮亦甚矣而能无
老乎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道贵於生兵战
杀伤是谓不道既知战非保生之道早已
谓宜早止
黄茂材曰兵强者必败物壮者必老皆爲
非道不能长存
程大昌曰使哀诏而弃轮台在未筑朔方
之前则文景之富庶不虚耗矣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
处
御注曰吉事有祥兵凶器也故曰不祥兵
戢而时动有道者耀德不观兵故不处
颍滨苏辙曰以之济难而不以爲常是谓
不处
达眞子曰佳兵者兵之善者也佳兵者不
祥之器言其惊异於常矣以佳兵惊异於
常虽飞潜窜伏之物犹且恶而避之而况
有道者乎故曰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言不处心於此也
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
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乐之者是乐杀人也
乐杀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御注曰左爲阳而主生右爲阴而司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