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襄寇才质集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此章南华经/言古者言恶
乎隐而有是非皆因周学言隐於文/华故有儒墨之是非儒墨是非之彰
也道之所以亏也周世天下儒墨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爲术学乱
於天下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乎隐於儒学诸子有刻意尚行离
世异俗高论怨诽爲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夷齐
屈原之所好也有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爲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
之人游居学者孔子孟轲之所好也/有语大功立大名理君臣正上下爲
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兼功并者伊尹周公之所好也
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爲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
巢父许由之所好也若夫古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
江海而闲无不忘心清静也无不有/道无爲也淡然无极而衆美从之此
天地无爲之道圣人清/静之德天下大治也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通玄经曰上古法天无爲法天者治天地
之道也清静无爲是谓天道也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通玄经曰中世尚贤形教尚贤者疑惑之
原也中世守德而不怀道道灭而德兴
下士闻道大笑之
通玄经曰下世任臣才学任臣者危亡之
道也下世绳绳唯恐失学南华经秋水篇
言北海若谓河伯曰伯夷辞之以爲名仲
尼语之以爲博此其自多於学以笑道无
爲之少不似尔河伯自多於水以笑北海
之少乎夫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井
之墟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夏之
时也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学之教
也今尔出於泾河涯涘观於大海乃知尔
丑尔将何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
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
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
知此其过江海之流不可爲量数而吾未
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气
於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方存乎见少又奚敢以自多计四海
之大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
岂足爲大乎计中国之多在海内也不似
稊米之在太仓岂爲多乎计人物之多在
九州也不似毫毛之在马体岂足多乎五
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
之所劳尽此大小各有限矣以其至小求
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
之域夫自细视大者不尽岂不自失乎
不笑不足以爲道
南华经辩士公孙龙问於魏公子牟曰龙
少学先生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
离坚白穷衆口之辩以笑庄子之言茫然
异之公子牟隐几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
不闻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鼈曰吾乐大
与夫子奚不来入观之东海之鼈左足未
入而右膝已絷矣於是逡巡而却告蛙吾
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
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於是坎蛙闻之适适
然自惊规规然自失观於庄子极妙之言
尔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子
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眞用
管窥天用锥指地不亦小乎往矣公孙龙
口呿而不能合舌举而不能下乃逸而走
建言有之
南华经盗跖谓孔子曰且吾闻之古者耕
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兵杀之心此至德
之隆天下太平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
蚩尤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唐虞作立
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後以强
凌弱以衆暴寡汤武已来皆乱人之徒也
岂足贵尚哉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
辩以教後世缝衣浅带浇薄不淳失其古
朴天下爲乱矣
明道若昧
南华经曰古之士内直道善无爲者与天
爲徒今之士外曲礼敬有爲者与人爲徒
进道若退
南华经曰古之士无爲治其内而不有爲
治其外今之士有爲治其外而不无爲治
其内
夷道若纇
南华经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无爲守
其内而不爲其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有爲守其外而不守其内
上德若谷
通玄经曰古之士味道不舍也今之士舍
道不味也释道而任学者危弃德而用才
者困
大白若辱
通玄经曰上古之士大白若辱明白太素
无爲复朴今下世之士以聪眀爲治者劳
心而不明以智虑爲治者苦心而无功
广德若不足
南华经曰上古之士盛德若不足通玄经
曰上士广德若不足也今士不达眞道者
虽智统天地明辩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
石犹无益於天下夫察於刀笔之迹者不
知无爲治乱之本
建德若偷
通玄经曰上古无爲者即无事累无累之
人即天下爲形影相随无爲矣下世之士
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