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第13章 岁月沧桑,十年变化(1 / 1)

历史上的大明,是一个税收相对简单的国家,祂的大部分税收,来源于田地里的税赋。

1371年,刘信十岁。

距离刘业经营那些店铺,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

当一个国家的税赋大部分由农民承担的时候,农民并不会变得重要起来,虽然名义上会变得重要。

这里牵扯到一个心理学概念,即:你遇到了困难想要借钱,这个时候,你有两个对象可以借。

第一个人是你经常帮助的人,你借钱给他过。

第二个是经常帮助你的人,他借钱给你过。

按照逻辑学,你应该借第一个人的钱,因为你帮助过他,而他也正好欠你钱。

但实际上,按照心理学,你只能从第二个人那里借到钱。因为他帮过你,帮过你的人,必然会继续帮你。

而第一个人,当你问他借钱的时候,他最大的可能是脸色一变,直接“消失”。

这种心理学现象既牵扯到沉没成本论,也牵扯到了路径依赖论。

前者的概念是:人会因为对某项事物投入的精力,而变得舍不得放弃,因此继续投入。

后者的概念是:人一旦因为某种行为获得成功,那么当他遇到相似的事情时,他会继续进行某种行为,不论该行为是否贴合真实。

当国家的税赋由农民来承担的时候,国家的统治阶级并不会体谅农民而给农民减负。

相反,财政上的每一次波动,国家都会让农民来承担。

刘业想要收取商业税,因为自1366年开始,汉地十八省已经全数收复。五年的恢复生产,不仅让人们吃饱了肚子,连带商业也进入了繁荣的阶段。

五年,刘业收集了五年的数据,再加上全国乡村教育教育出来的大量小学生,他才敢开启商业税这个税目。

将一列列数据拿到台面上,和代表着各自利益的群臣斗嘴。

最终结果是朱国瑞站台刘业,商业税收取正式展开。

同时,新的法律条文出来了——官吏以及直系亲属不得经商。

虽然直系亲属这个限制,还会有小舅子这种角色来替代。但小舅子已经算是另外一家人了,你若倒台,看看那些产业是你的还是你小舅子的。

直系亲属的限制可谓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苛待官吏,因为这里有一定的空间操作,也不会给官吏肆无忌惮官商勾结的机会。

商业税是一种全新的税目,以餐饮为例:我作为掌柜自然是知道今天卖出去多少食物,赚了多少钱的。

但收税的人知道吗?他肯定不知道。

同时,他也无法每天盯着你这家店。

因此,刘业设定的商业税收取方法是:只管进,不管出。管主干,放枝节

根据餐饮店内食物的价位,计算店家买入的食物原料能够卖出去多少份。根据一个大概的营业额,收取百分之十的税。

至于你真的卖出去多少份,抱歉!不管出!

这种收税的方法一定会有漏税,因此一旦出现高消费行为,税务局就会介入调查。如果官员有问题,税务局会在收税后,将案件转交都察院。

当然,这个税比起田地税赋要低很多,这是刘业故意的,他想先破开一个口子,观察社会各界反应,然后扩大口子。

建国之初,社会关系相对简单,虽然文官武将略有腐败,但北伐没有结束,大明正在出关作战。

因此,商业税的阻力固然大,但有庞大的执行人员以及最高权力进行支持,商业税还是一步一步的推进了下去。

1371年,大明全年的收入是白银5167万两。

按照原先时间线的法律,是不可能有这么多钱的。因为,税收指的是夏税秋粮,将实物换算成货币,其实也就一千多万两。

初步的煤钢工业带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再加上黄河的治理带来的耕地面积增加,这一切给予了1371年一个好基础。

当然,最重要的是金融改革,宝钞的发行和银行的出现,那加快了民间资本的流动。5167万两白银中,有一部分是超发货币。

1372年,商业税推行一年后,大明全年的收入上升到了7546万两,换算成2020年百花的货币,大概600亿元。

为了扩大农村市场,增加农民的消费能力,加快货币的流动。

1373年,刘业减少了农业税的税率。

同时,通过乡村老师、妇联、民兵组织、农会等多种基层组织,刘业对官僚阶层开始了反腐。

1373年的反腐力度之大,有十万官吏相继落马。虽然落马的官吏很多,但真正因为贪腐而死去的人只有几百人,是极少数一部分。

绝大多数的贪腐官员,会被拉到需要人口的省份充当劳役,名曰:“忆苦思甜,劳动改造”。

路上病死饿死,这种情况是极少的,无论是药物还是食物,驿站都准备妥当了。

劳役不是永久的,刘业没有消耗这些人,把他们往死里用的想法,一天八小时,干五休二,休的那两天,劳役大军会组织娱乐活动,活动主要有看戏、蹴鞠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总有人会醒悟。只要醒悟一个,那就是赚的,这些就都是值得的。

这支军队内部,不允许黄赌毒的存在,日常管理和真正的军队差不了多少。

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让大明的国土变小了。

1375年,第一辆蒸汽机船和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因为轨道已经提前几年修起来了(之前是马拉列车),所以蒸汽机车可以直接上路。

1376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该年,除开之前拿下的燕云十六州、漠南漠北、大越国,大明还对西北的东察合台汗国发兵,该国次年灭国。

1377年,大明的国土达到了一个初级工业国能够统治的极限。

1379年,以官方的名义所组织的蒸汽机船队来到了南洋。

因为刘业所传授的星象之术,船队没有偏离航线,而是安全的来到了南洋诸国面前。

第一次交流,船队送了许多礼物,例如蚊香、蚊帐之类的,热带地区人民非常需要的东西。

人对陌生的商品是有戒心的,而一旦体会到该商品的好处,人们就会变得乐于消费。

第一次下南洋,船队的东西都是白送的,算是向南洋诸国打了个广告。

第二次下南洋是在1381年,因为上次交易得到的好处,南洋诸国认同大明商品的价值。

于是,在南洋诸国兜了一圈后,船队带着黄金、白银、植物种子、白米回去了。

同年,刘业独女刘信20岁,她嫁给了朱国瑞26岁的长子——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