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听完刘业的请求,心里也是非常震惊的。但马氏毕竟是女人,在立场上能更加的同情女性。
故而,只是听完,马氏就已经心中倾向于刘业了。
此时,时间还是1360年,朱国瑞虽然建国,但还没有登基,马氏不是皇后。
刘业道:“主母,您日后可是要母仪天下的啊!这母仪天下,是要将天下的臣民都视作自己的孩子。那些女人,纵然有些许是自甘堕落,但这些天教化下来我能看得出,她们的心性多是良家女子的心性。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乱世,她们哪一个不是父母手里头的宝贝,怎会沦落至此!”
“刘先生你别说了……”抬手制止刘业的继续发言,马氏道:“这件事,你做的没错,兴宗那边,我替你去说项!”
“多谢主母!臣告退。”刘业鞠了一躬,而后转身离开了。
马氏目送刘业离开,而后去了朱国瑞办公的地方。
马氏一来,朱国瑞就知道她是为什么来的了。
“是为了刘先生的事吧!”
马氏点了点头,从侍女玉儿手中接过热茶,放在朱国瑞身边,道:“刘先生今年四十有一,莫说子嗣,如今连个婚配都没有。
平日里,我去说项都被忙碌推脱了。如今求到我这里,我这个日日被他喊主母的,总得给他撑一次腰吧!”
“他可以纳妾啊!”朱国瑞就不懂了,拯救从良女子,纳妾不行吗?封建主义也是有人性化设置的。
“你见过那姑娘吗?”马氏反问。
朱国瑞想了想,回道:“不曾。”
“我把那姑娘招来,问几句。你躲在一旁听一听,再做决断如何?”马氏道。
“听妹子的!”朱国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而后,马氏找来了那个刘业扬言要娶的女子,那女子姓罗名悦,年纪二十六,从这个时代来看,她已经有些老了。
但从相貌看,她明眉皓齿,肤白如雪,要身材有身材,要容貌有容貌,是非主流的御姐风,老刘你暴露了。
而且,对方是官宦人家出身,知礼仪懂文字,如果不是落入风尘,那端是良配。
“刘业刘国承要娶你,你知道吗?”聊到后面,马氏开口问。
这一问,罗悦闹了一个大红脸,她低头看地,轻轻的说道:“老师曾与我说过……”
马氏点了点头,再问:“刘国承想娶你,世人非议颇多,故来找我说项。因此,我问些私密些的事情……你非完璧之身,他知道吗?”
“他……曾说过:传国玉玺也非完璧,但不妨碍传国玉玺成为至宝。
人总有污点,但有污点的圣人那也是圣人。而苍蝇,再完美的苍蝇也终究是苍蝇。”罗悦一脸坚定。
“他是个疼你的!”马氏忍不住感叹,而后看向罗悦,道:“你们两个的婚事,由我来主持。只是……日后如何,你可要细心一些。”
“多谢娘娘!民女感激涕零!”罗悦直接跪下谢恩,而后离开了这里。
“听到了?”看向幕帘,马氏边喝茶边问。
“听到啦!”掀开帘子,朱国瑞走了出来,他叹了口气道:“就这样吧!咱还能说啥啊!”
明王手下第一军师刘业要娶一个妓女为妻,虽然这个妓女已经从良,不是妓女了。但在吃瓜群众看来,做过妓女就一辈子是妓女。
整个金陵城对这件事讨论的沸沸扬扬,有的人不齿,有的人赞同,有的蔑视,但无论怎么样,罗悦走的是娶妻的流程,被迎进了刘府。
次年夏日,罗悦生下一女,刘业取名刘信,小名香宝。
在这个时代,女子不能生下男孩,那就是有罪的。正常情况下,正妻应该主动纳妾,让丈夫和妾生下男孩,然后由主母养育。
罗悦第一时间是想再生一个的,但三年过去了,时间到了1364年,她的肚子也还是没有动静。
外人流言,刘军师娶了妓女回去,香火被霉断了。
于是,她选择了纳妾,只是刘业知道这件事情后,把她骂了一顿。
“夫人,实话告诉你,我刘某乃是文昌帝君座下童子,只因犯了怠惰之罪下凡赎罪。
结婚生子,前者可以,后者不可以。故而,我只用法术让夫人生了女儿,还请夫人不要怪我。”
“为……为什么?”听到自己生不出来是因为刘业的原因,罗悦失措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这生子,传承香火,那是有大因果的。相反,生女儿就没有那么麻烦了,我怕夫人寂寞且被非议,故而生了一女,但生子是万万不行的。
实际上,等我功成之日飞升天界,夫人我是能带走的,但那些孩子,他们我带不走,就只能自己有自己的缘法了。
明白了吗?如若多生几个,他日分别,岂不是要受骨肉分离之痛?生的越多,日后越痛。故而,咱们少生一些,日后走的也逍遥一些,岂不美哉!”
罗悦渐渐的被说服了,而刘业知道,没有儿子的不安全感,完全是因为他工作太忙,导致罗悦在情绪上孤立无援导致的。
因此,利用取月之术的摄影放映功能,刘业造了两面镜子,这镜子可以利用法力相互通话,罗悦因此可以常常看见刘业了,对男孩的急切心理,逐渐小了很多。
这年头,农民想活的长那是一件难事。刘业的血脉父母——刘保卫夫妇在1351年先后逝世了。
虽然这个家,他是幺儿,但论地位,他的那些兄长根本无法对他做些什么……应该是他的那些嫂子们。罗悦的压力,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她们。
对此,刘业和罗悦说:“能处那就处!处不了,那几位嫂子也没必要惯着他们。你是刘府的主母,是我的妻子,我们二位一体,他们看不起你,那就是看不起我。
既然这样,还要给她们什么好脸色?”
见抱着女儿的刘业这样说话,一向以刘业为主的罗悦点头称是。
时间来到1366年,刘信五岁。
此时,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以及未来保障,刘业一边在精神上仔细教育,丰富其文学涵养。
一边在神秘侧传承法力,传授法术。
一边还在物质上,为她开始置办起了酒楼饭店等资产。
这些资产,未来成为了斩向商业税的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