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第148章 课堂问答(1 / 1)

李修文刚要展开手中的竹简继续讲课,想着讲课前温启铭说到秦朗的事情,想来能得温大儒介绍,必定不是泛泛之辈。

李修文轻轻敲了敲讲台,目光在一众学子中搜寻,开口问道:“秦朗可在?”

秦朗闻声,立刻起身,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答道:“学生秦朗在。”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秦朗这个新面孔上,一时间,学堂里议论声四起。

“这秦朗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以前怎么没见过?”

“听说是温大儒介绍来的,想必有些本事。”

“哼,说不定只是徒有虚名,等会儿看他怎么出丑。”

各种猜测和议论声交织在一起,如细密的蛛网在空气中蔓延。

李修文打量着秦朗,见他眼神清澈坚定,神态不卑不亢,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好感。“秦朗,你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有何见解?”李修文目光落在秦朗身上,问道。

秦朗听后,思索片刻,恭敬地说道:“先生,学生以为,以政令和刑罚来治理民众,虽能使民众暂时避免犯罪,但他们内心并无羞耻之心;而若以道德引导,以礼教规范,民众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觉遵守规矩。这强调了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它能从根本上塑造民众的品德,使国家长治久安。”

秦朗却仿若未闻,镇定自若地回答着李修文的问题。待他话音落下,学堂里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后,议论声再次响起,只是这次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惊讶与钦佩。

“哇,他回答得好有条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多。”

“是啊,不愧是温大儒看中的人,见解果然独到。”

李修文微笑点头,说道:“秦朗所言极是。道德教化,乃是为政之根本,诸位学子日后若有机会施展抱负,切不可忽视此点。”

“秦朗,你坐下,答的不错。”李修文满意的说道。

这时,陈源忍不住开口夸赞道:“秦兄,厉害啊!对这为政之道的理解如此透彻,连我都深受启发。”

苏晨也微笑着点头:“秦兄才思敏捷,对经典的解读深入浅出,实在让我佩服。以后可得多向秦兄请教。”

周恒更是豪爽地大笑:“哈哈,秦朗,你这一开口,就技惊四座啊!以后咱们一起学习,我就跟着你这思路,保管学问大涨。”

面对陈源三人的夸赞,秦朗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几位兄台过奖了,我不过是将平日里的所思所想说出来罢了。在学问上,我还有许多不足,还得向诸位多多学习。”

李修文先生看着这一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诸生,秦朗同学的回答便是最好的示范。在这国子监中,无论出身,无论资历,只要用心钻研学问,皆能有所收获。希望大家都能像秦朗一样,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在李修文的引导下,课堂上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学子们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对《论语》中的为政之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随着下课的钟声响起,学子们纷纷收拾书本,准备前往食堂。

陈源笑着拍了拍秦朗的肩膀,说道:“走,秦朗,咱们吃饭去,今天可得好好犒劳一下你这课堂上的大功臣。”

苏晨和周恒也在一旁附和:“对对,今天必须吃顿好的,给秦朗接风。”

秦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几位兄台太客气了,我不过是说了些自己的想法,当不得‘功臣’二字。”

四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食堂走去。此时的食堂里已经热闹非凡,学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桌旁,欢声笑语,谈论着课堂上的内容。

陈源几人找了个空位坐下,不一会儿,便有人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吃饭间,陈源说道:“下午是自学时间,也没什么特定的安排,咱们可以自由支配。正好晚上没什么事儿,我请大家去外面的搓一顿,就当是正式欢迎秦朗加入咱们这个小团体啦。”

苏晨笑着点头:“好啊,陈源这提议不错,咱们也能好好放松放松,顺便再和秦朗多聊聊。”

周恒更是兴奋地搓了搓手:“哈哈,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一定要点几个招牌菜,好好解解馋。”

秦朗连忙说道:“陈兄,这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了。”

陈源摆摆手,说道:“说什么呢,咱们兄弟之间别这么见外。你初来乍到,这顿饭就当是我们的心意。而且平日里大家在国子监吃食堂,偶尔出去改善改善伙食,也算是一种乐趣。”

秦朗见陈源如此热情,心中十分感动,说道:“那好吧,多谢陈兄,也多谢两位兄台。能结识你们,是我在国子监最大的收获。”

四人吃完饭后,便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利用下午的自学时间好好研读一番功课。

陈源几人离开后,秦朗想着距离晚上出去吃饭还有些时间,反正无事,便决定去国子监藏书阁看看。他早就听闻,藏书阁乃是国子监的精华所在,汇聚了古今无数的典籍,是求学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知识宝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