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第45章 攻城略地,建立根基(1 / 1)

旭日初升,金色的阳光刺破硝烟,为血染的博多湾滩头镀上了一层悲壮而辉煌的色彩。

朱棣立于被明军迅速改造为指挥所的西侧山丘之巅,脚下,那面巨大的“燕”字王旗如同一头苏醒的黑色巨龙,在猎猎海风中舒展着身躯。他的目光越过已经完全巩固的滩头阵地,投向内陆那座轮廓分明的城池——博多。

滩头阵地上的胜利,不过是敲开了东瀛国门的第一块砖。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大友氏的主力尚在,九州的诸侯正在被警醒。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凌厉的攻势,将这道裂缝撕扯成一道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口。

“殿下,”姚广孝缓步走到他身侧,僧袍在风中微微拂动,“大友氏经此惨败,士气已泄,然困兽犹斗。博多城虽非坚城,但若其死守待援,亦会耗我军力。我军远来,利在速战。”

“先生所言极是。”朱棣并未回头,声音冷酷如铁,“本王从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他猛然转身,面对身后早已肃立待命的众将,眼中燃烧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已在亲兵的护持下展开。

“传我将令!”

众将轰然应诺,目光齐聚于朱棣那根指向地图的、仿佛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的手指。

“兵分三路,合击博多!”

“朱能!”

“末将在!”

“你率第一、第二万人卫为主力,携神机营及所有重炮,即刻拔营,直扑博多城下!本王给你两个时辰,必须完成合围。午时之前,本王要听到‘洪武大将军炮’的怒吼!”

“张玉!”

“末将在!”

“你率第三万人卫,并加强三千铁骑,为右翼偏师。沿此山道,疾行三十里,给本王死死钉在太宰府与博多之间的‘观音寺’隘口!斩断博多守军的退路,阻截一切可能来自太宰府方向的援兵!若有一兵一卒从你防区走脱,提头来见!”

“丘福!”

“末将在!”

“你率五百精骑为斥候,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展开扇形侦察!探明大友氏主力的动向,查清菊池、少贰等周边大名的兵力集结情况。本王要知道每一支向博多靠近的军队的位置、人数、旗号!”

三道命令,如三柄出鞘的利剑,精准地刺向了敌人的要害。主力攻坚,偏师断后,轻骑索敌。一张由钢铁、火焰和智慧编织而成的大网,在朱棣的亲自调度下,迅速向着惊魂未定的北九州大地撒去。这不仅是军事上的碾压,更是指挥艺术上的降维打击。

大军开拔,烟尘滚滚。数万明军以严整的队列,沉默而迅速地向前推进。他们的步伐沉稳有力,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与四散奔逃、哭爹喊娘的东瀛溃兵形成了天壤之别。沿途的村庄,百姓们躲在门后,从缝隙中惊恐地窥视着这支从未见过的、如同钢铁洪流般的天兵,大气也不敢出。

---

博多城攻防战

博多城,这座北九州最重要的商业港口,此刻已是风声鹤唳、一片混乱。

城墙上,大友氏的家臣,大友亲宏,正声嘶力竭地呼喝着,试图将那些从滩头逃回来的溃兵重新组织起来。然而,明军火炮留下的恐怖阴影,如同梦魇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面色惨白,手脚发软,许多人甚至连握紧长枪的力气都没有。

“振作起来!武士的荣耀何在!为了大友家的基业,死战到底!”大友亲宏拔出太刀,斩杀了一名试图从城墙上逃跑的足轻,厉声喝道,“援军很快就到了!主公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然而,他的鼓动,在不久之后传来的沉重脚步声和大地隐隐的震动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地平线上,黑色的潮水出现了。

那是明军的先锋。他们没有呐喊,没有喧哗,只是沉默地列开阵势,一排排长枪如林,一面面盾牌如山。紧随其后,神机营的士兵们开始在安全距离外,从容不迫地构筑炮兵阵地。数十门黑洞洞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洪武大将军炮”,被健牛缓缓拖拽到位,炮口高高扬起,如同审判人间的巨兽之眼,冷漠地对准了博多城的城墙。

城上的守军,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阵仗。那巨大的炮身,那严整的军容,带来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那……那是什么怪物?”一名年轻的武士颤抖地问道。

大友亲宏的心,也沉入了谷底。他知道,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而是一场鸡蛋与石头的碰撞。

朱能亲自坐镇中军,他看了一眼天色,举起了令旗。

“神机营,开炮!给他们送行!”

轰——!!!

数十门重炮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

空气仿佛被撕裂,沉重的铁弹带着凄厉的尖啸,在天空中划出数十道死亡的弧线,狠狠地砸在了博多城的城墙上。

东瀛的城墙,多为土垣或粗石垒砌,其设计主要是为了防御弓箭和步兵攀爬,何曾想过会承受如此恐怖的暴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