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第97章 帝星照凡尘(1 / 1)

朱元璋的手掌宽厚而粗糙,那是无数次握紧刀柄、挽过缰绳留下的印记。此刻,这双属于开国帝王的、曾沾过血与火的手,正无比轻柔地包裹着马秀英纤细的指节。他的目光如同沉静的深潭,专注地映着妻子温婉的容颜,倒映着两岸璀璨的灯河,也沉淀着数十年风雨同舟的厚重情意。

“妹子,”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亲昵,仿佛此刻并非置身于万众瞩目的龙舟之侧,而仍在濠州城破旧的小院里,“你看这江上光景,灯映着水,水托着灯,倒比咱当年在应天城头看过的元宵灯会还热闹几分。这份热闹,朕……我只想同你一起看,记在心里,刻在骨头上。”他习惯性的“朕”字出口,又硬生生拗回那个只属于她的称呼。

马秀英闻言,唇角漾开一抹极清浅的笑意,如同月光穿透薄云。她微微垂下眼睫,颊边飞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声音轻软带着嗔意:“陛下……这大庭广众的,您再这般唤我,叫旁人听了去,可要笑话臣妾没规矩了。”她刻意用了敬称,眼底却盛满了只有彼此才懂的暖意。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洪亮的笑声,震得船身仿佛都微微晃动。“哈哈哈!好好好,爱妃,爱妃!”他连连点头,笑声里满是纵容,目光却依旧焦着在她脸上,那份固执的亲昵丝毫不减,“可在我朱重八心里头,你就是我的妹子,天底下顶顶好的妹子!走到哪儿都是!”他松开她的手,却顺势揽住她的肩,一同望向浩渺江面。夜风鼓起他明黄的龙袍下摆,猎猎作响,帝王威仪与此刻流露的凡俗深情奇异地交融。

两人相携在船头小几旁坐下。朱元璋亲自执起温在暖炉上的白玉酒壶,琥珀色的酒液注入面前小巧的玉杯。“还记得那年冬天,大雪封门,咱饿得前胸贴后背,是你……”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不易察觉的喑哑,“是你把最后半块掺了麸皮的饼子,偷偷塞进我怀里,自己饿得直喝水。”他将酒杯稳稳递到马秀英面前。

马秀英双手接过,指尖在温润的玉壁上停留片刻。她没有看他,只是望着杯中微微晃动的酒液,仿佛映出当年破庙里摇曳的篝火。“相公,”她声音轻柔,带着岁月沉淀的安稳,“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如今能这样坐着,有热酒,有灯火,有你在我身边,便是天大的福分。”她仰头浅啜一口,放下酒杯,极其自然地侧身,将头轻轻倚靠在朱元璋宽厚坚实的胸膛上。

朱元璋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随即松弛下来。他抬起那只曾指挥千军万马的手,动作笨拙却无比轻柔地,抚过马秀英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那根朴素的乌木簪子。粗糙的指腹划过光滑的发丝,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珍视。周围龙舟上的喧嚣、湖岸的灯火、帝后与游客的目光,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两人依偎着,谁也没有再说话,只余下江风掠过船篷的微响,和彼此沉稳的心跳。这一刻,他不是明太祖,她也不是孝慈高皇后,他们只是历经沧桑后终于得以片刻安闲的朱重八和他的秀英妹子。

就在这温馨静谧得如同凝固了时光的时刻,船舱通往甲板的雕花门被无声推开。几道身影带着不同的气度,悄然出现在这片灯火阑珊处。

嬴政一身玄端,腰佩太阿(仿品),眉宇间是沉淀的威严,目光扫过依偎的帝后与游客,嘴角却罕见地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李世民身着圆领常服,笑容爽朗如旭日,眼神锐利却毫无压迫感。赵匡胤则是一身武弁服,身姿挺拔如松,神情带着几分军人的豪迈与市井的亲和。刘彻、康熙……这些曾在各自时代搅动风云的名字,此刻竟齐聚一堂,卸下了史书中冰冷的神坛光环。

“好一幅‘只羡鸳鸯不羡仙’!”李世民率先朗声笑道,打破了方才的静谧,声音清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明太祖与皇后伉俪情深,令我等观之亦觉心暖。”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并无被打扰的愠色,反而露出一种老友重逢般的笑意:“诸位来得正好!良辰美景,岂可无酒?更岂可无戏?”他扶着马秀英一同站起,面向这些“不速之客”。

气氛瞬间活络起来。嬴政负手而立,竟开口问一位年轻游客:“汝观朕之长城,与今世高铁,孰利更远?”问题刁钻,引得一阵笑声和七嘴八舌的讨论。李世民则接过一位姑娘递上的手机,饶有兴致地研究起自拍功能,还一本正经地让康熙帮他“参谋”哪个角度更显“天可汗”威仪,惹得周围哄堂大笑。赵匡胤更是与几个小伙子比划起拳脚架势,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引来阵阵喝彩。帝王们放下了睥睨天下的姿态,游客们也抛开了敬畏之心,笑语喧哗,其乐融融。

“如此盛会,岂能无谜助兴?”刘彻忽然抚掌提议,眼中闪烁着促狭的光芒,“朕出一谜:‘生在青山叶儿飘,死在阳间火焰烧,魂魄上了九重霄,剩下骨头当柴烧。’打一物!”这带着烟火气的谜面出自武帝之口,反差感十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