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神医娇妻的虐渣日常

第129章 父兄被针对(1 / 1)

陆正坤的厉声警告,如同冰水浇头,暂时压下了陆霄月的哭闹和王美凤歇斯底里的尖叫。

王美凤心里却汹涌澎湃,怎么也压不住火气,不出了这口窝囊气,她哪里能甘心。

陆正坤不说帮忙出气,还让她忍气吞声,怎么可能?

王美凤坐在昂贵的真皮沙发上,保养得宜的手指死死抠着沙发扶手,指节泛白。

“夹起尾巴做人?不准招惹?”王美凤在心中冷笑,“陆正坤,你怕了,我可不怕!明着不行,那就来暗的!苏念卿,你真以为有沈老几句话,就能在沪市横着走了?我要让你知道,得罪我王美凤的下场!”

她们王家在沪市这么多年,关系网也是盘根错节,她可是听说苏念卿的父兄刚刚才下放回来,这种人最怕什么,她动不了苏念卿,还不能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王美凤如同一条蛰伏的毒蛇,开始悄无声息地行动。

她没有动用陆正坤的人脉,这样很容易被陆正坤察觉,她动用的是王家的人脉,先后找到苏康明所在的大学研究所和苏明远工作的工厂施加压力。

苏康明和苏明远的工作本来顺利进行的,在要推进时,却总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给推拒,苏家父子开始被“无意”地排除在外,被边缘化。

沪市的某些角落也开始散播一些关于苏家的“流言”:

“苏家平反是没错,但谁知道当年有没有留下什么‘尾巴’?”

“苏家那个女儿,医术是挺神,但听说在乡下作风可不怎么样,跟好几个……”

“苏家老宅拿回来了?啧啧,听说里面不少值钱的老物件都不见了,谁知道是不是被他们自己偷偷藏起来了,反咬一口说是被占房子的人拿了?”

“那个张秀芬,娘家都闹上门了,听说特别不孝,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还逼着娘家写欠条……”

这些流言刚开始只在一些小范围内流传,慢慢扩散开来。

苏念卿这边因为参加宴会的关系,她回来的消息也从沈老嘴里传播开来,她也不得不开始在某些圈子里活动。

再加上苏康明和苏明远在工作上遇到事情,也不愿意家里人替他们担心,都闭口不言。

等到她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事情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

那天,刚好去沈老研究所帮忙,临走时,沈老叫住她:“念念,如果家里发生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在沪市也有些关系的。”

当时苏念卿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她遇事总会多想三分,觉得沈老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么一句话,就试探性多问了几句,才知道苏家的流言以及父兄工作的事。

苏家小院的书房

“爸,今天那个会……”苏明远下班回来,眉头紧锁,“本来讨论新设备引进,我是主要技术负责人,结果临开会通知我不用参加了,说是……方案还要再议。”

苏康明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我这边的研究经费申请,也被卡住了。理由很模糊,只说‘需要进一步评估风险’。”他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应该是有人在针对我们。”

“爸,那怎么办?要不要告诉小妹。”苏明远有些惆怅。

“不要跟你小妹说,我们再看看情况。”苏康明轻叹了口气,“囡囡,最近事情也多,我们是家中的男人,得自己立起来。”

突然听到敲门声,苏念卿推门走了进来,看着两人未收的愁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爸,哥,你们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为何不说?”

“好了,你们俩别看了,不是你们任何一个说的,是我听说的,这件事说起了,可能是我给你们招来的麻烦。”苏念卿大概跟他们说了一下那天婚宴的事,“除了他们,不做他想,我回来这么久,也没得罪过其他人,这个事,我来想办法。”

“念念,你有办法?”苏康明问道。

“办法?”苏念卿唇角勾起一抹清浅的弧度,“对付这种躲在阴沟里放冷箭的毒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揪出来,当众扒皮抽筋,让它彻底暴露在阳光底下,再也翻不起浪!”

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在等。

等一个最合适的机会,等对方把所有的招数都使出来。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三天后,一个规格颇高的沪市医学交流研讨会在市立医院礼堂召开。

沈老作为核心人物主持,沪市医学界的名流、各大医院的骨干几乎悉数到场。

林薇薇作为林家的代表和留洋归来的新锐医生,也受邀出席,并在会上有一个关于“国外先进诊疗技术”的发言。

王美凤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既能彰显自家儿媳“优秀”、又能“偶遇”沈老试图挽回点关系的场合。

她精心打扮了一番,陪同林薇薇出席。

苏念卿,也收到了沈老亲自发出的邀请函。

当苏念卿的身影出现在会场门口时,原本有些喧闹的礼堂瞬间安静了几分。

一方面是要因为苏念卿的容貌,她是那种百年难得一见的美人,每一处都是精心打造的精品,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刚刚好。

还有一方面是,她所持的邀请函是沈老亲自所写,要知道沈老亲手写的邀请函不过就三张而已。

沈老看到她,立刻热情地招手:“苏小友!这边!特意给你留了位置!”他直接让苏念卿坐在了自己旁边的核心位置,这份殊荣,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王美凤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胸口发堵,脸上的笑容差点挂不住。

研讨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轮到林薇薇发言时,她走上讲台,努力维持着自信优雅的姿态,用流利的英语夹杂着专业术语介绍着国外的某项技术,试图展示自己的“国际视野”。

然而,台下不少老专家听得眉头微蹙,这些技术虽然前沿,但结合沪市乃至华国当下的医疗条件和国情,很多地方显得华而不实,甚至有些脱离实际。

林薇薇发言结束,掌声礼貌但不算热烈。

她正有些失落,却听到一个清越平静的声音响起:

“林医生,关于你提到的XX技术,我有个问题请教。”

林薇薇心头一跳,看向提问者——正是坐在沈老旁边,神色淡然的苏念卿!

“苏医生请讲。”林薇薇强作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