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第163章 蜀汉绝境向南救援(1 / 1)

南中的雨季总是来得突然。张翼站在越儁郡城墙上,望着远处翻滚的乌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这把剑是二十年前先帝所赐,剑鞘上的漆已经剥落了大半,露出底下暗沉的青铜。雨水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打在他斑白的鬓角上,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下,像是无声的泪。

"将军,有紧急军报。"

亲兵的声音让张翼回过神来。他转身时,铠甲发出沉闷的碰撞声,岁月和征战在这副铠甲上留下了无数划痕,就像他脸上那些深浅不一的皱纹。他接过那封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函,指尖触到内里时,心头猛地一跳——那触感不是寻常竹简或木牍,而是某种布料。

"送信人呢?"张翼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远处滚动的闷雷。

"已经...已经死了,将军。"亲兵低下头,"他浑身是伤,刚到城门就倒下了,只说了句'剑阁危急'。"

张翼的眉头拧成一个结,他挥手示意亲兵退下,独自走向城楼下的营帐。雨水顺着他的铠甲流下,在地上留下一道湿漉漉的痕迹。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凝重的面容。他用匕首挑开火漆时,手竟微微发抖——这在身经百战的老将身上极为罕见。

展开那方素帛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帛书边缘已经泛出暗红,中央的字迹狂乱如刀劈斧凿,有几处笔画甚至穿透了织物——写信之人当时定是用了死力。

> **伯恭兄:**

> **剑阁粮尽七日,将士刮树皮为食。阴平民妇易子而食,稚子骸骨填于城墙。成都黄皓克扣军粮,谯周党羽以通敌之名屠戮忠良。汉室已死,民心将绝。**

> **维思丞相临终嘱托'存汉祀首在活民',今冒天下之大不韪,求兄速联永昌庞士元、张公义,请大夏蒋皇帝发兵接应。蜀地可归夏,唯求活民百万。**

> **姜维血书**

张翼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素帛上的字迹在眼前模糊成一片。他想起三个月前从成都传来的密报:黄皓在宫中设宴,席间以"流民争食"为戏,而当时剑阁已经断粮十日。那时他就该想到,蜀汉的根基已经腐朽到了何种地步。

烛火突然剧烈跳动,映照出张翼眼中闪烁的泪光。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先帝帐下与姜维立誓共扶汉室的场景。那时的姜维意气风发,眼中燃烧着不灭的忠诚之火。而如今,那个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姜伯约,竟要亲手将先帝基业拱手让人?

帐外雨声渐大,打在牛皮帐篷上如同战鼓。张翼将血书贴近烛火,仔细检查每一个字的笔触——确是姜维亲笔无疑。那熟悉的笔锋转折,那力透纸背的决绝,都假不了。他闭上眼,仿佛看到姜维在烛光下咬破手指,以血为墨写下这封绝命书的情景。

"丞相临终嘱托..."张翼喃喃自语,思绪回到十五年前白帝城。病榻上的诸葛亮握着他和姜维的手,气若游丝地说:"存汉祀...首在活民..."当时他们只道是丞相病中呓语,如今想来,竟是早有预见。

帐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张翼布满皱纹的脸。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无犹豫。

"来人!"张翼突然暴喝一声,声音嘶哑得把自己都吓了一跳,"备马!点二十轻骑,即刻出发!"

亲兵掀帐而入,却被张翼的模样震住——老将军双目赤红,脸上水痕纵横,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手中紧攥的那方素帛上,暗红的血迹在烛光下触目惊心。

"将军,去何处?"亲兵小心翼翼地问道。

"永昌郡。"张翼将血书贴身藏好,手指在剑柄上收紧,"去见庞士元。"

雨幕中,二十骑如离弦之箭冲出越儁城门。张翼一马当先,雨水打在他脸上,冰冷刺骨。他想起姜维信中所写"易子而食"四字,胃部一阵绞痛。作为军人,他见过无数惨烈场面,但百姓被迫交换子女为食,这是何等的人间地狱?

马蹄踏过泥泞的山路,溅起浑浊的水花。张翼的思绪随着颠簸回到三十年前,他第一次跟随先帝入蜀时的景象。那时的蜀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眼中满是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如今呢?汉室衰微,奸佞当道,百姓竟沦落至此!

"将军小心!"身旁亲兵的惊呼将张翼拉回现实。一道闪电劈在前方不远处的古树上,树干轰然倒下,横亘在路中央。张翼勒马急停,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惊恐的嘶鸣。

"绕过去!"张翼咬牙道。时间紧迫,每一刻耽搁都意味着剑阁又有无辜百姓饿死。他想起姜维信中提到"稚子骸骨填于城墙",不禁心如刀绞。

暴雨如注,永昌郡的城墙在夜色中泛着冷光。张任按剑立于箭楼,铁甲上的雨水汇成细流,滴落在青石砖上。三日前,斥候来报西域龟兹国的游骑在葱岭一带出没,这让他不得不日夜戒备。

"报——!越儁郡张翼将军单骑扣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