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第182章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1 / 1)

孝平皇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乙丑年)

春天正月,在明堂合祭祖先。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宗室子弟九百多人,被征召来辅助祭祀。祭祀结束后,这些人都按等级增加封户、赐予爵位,还得到金帛赏赐,有的提升官阶,有的被补任官职。

安汉公王莽又上奏恢复长安南、北郊的祭祀。三十多年间,天地的祭祀场所一共变动了五次。

皇帝下诏说:“宗室子弟从汉朝建立到现在有十多万人,下令让各郡国分别设置宗师来管理他们,对他们进行教导训诫。”

夏天四月乙未日,博山简列侯孔光去世,朝廷的赏赐、丧葬安排都极为隆重,送葬的车辆有一万多辆。任命马宫为太师。因为王莽不接受新野的田地,吏民为此上书的前后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还有诸侯王公、列侯、宗室来朝见太后时,都叩头进言说:“应该赶紧给安汉公增加赏赐。”于是王莽上书说:“各位臣民所上奏章交下来讨论的,希望都暂时搁置不要上报,让我王莽能够尽心尽力完成制定礼仪、创作乐制的工作;事情完成后,希望能让我退休回家,给贤能的人让路。”甄邯等人把王莽的话告诉太后,太后下诏说:“安汉公每次来见我,总是流着泪叩头说,希望不接受赏赐;如果赏赐加身,也不敢处在相应的位置上。现在礼仪乐制还没制定好,很多事情需要安汉公来决断,所以暂且听从安汉公继续完成制定工作;完成后,各位公卿把情况上报,再深入讨论之前的提议。九锡的礼仪要赶紧上奏!”

五月,皇帝下策书,赐予安汉公王莽九锡之礼。王莽跪地叩头,拜了又拜,接受了绿色的蔽膝,礼服、礼帽、上衣下裳,玉饰的刀鞘、刀把,厚底鞋,有鸾铃的车驾、四匹马,有九条飘带的龙旗,皮帽、白色的衣裳,兵车、四匹马,红色的弓和箭、黑色的弓和箭,左边树立红色的钺,右边树立金色的戚,铠甲、头盔一套,香酒两卣,玉制的酒勺两把,九命青玉珪两块,红漆大门,特制的台阶,设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还有三百人的虎贲卫士。

王恽等八人巡视风俗回来,说天下风俗整齐划一,还假造了各郡国歌颂王莽功德的歌谣,一共有三万字。闰月丁酉日,下诏让羲和刘秀等四人负责修建明堂、辟雍,说汉朝这一举动和周文王建造灵台、周公营建洛邑一样符合天意。太仆王恽等八人巡视风俗,宣扬圣明的教化,使天下整齐划一,都被封为列侯。当时广平相班穉唯独不上报祥瑞和歌谣;琅邪太守公孙闳向公府报告灾害情况。甄丰派下属快马赶到这两个郡,暗示吏民,然后弹劾说:“公孙闳凭空制造不祥言论,班穉断绝祥瑞的报告,嫉恨妨害圣明的朝政,两人都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班穉是班婕妤的弟弟。太后说:“不宣扬美德,应该和报告灾害的人区别处罚。况且班穉是后宫贤德之人的家族,我很怜惜他们。”公孙闳独自被关进监狱,处死。班穉害怕了,上书陈述太后的恩德并谢罪,希望交回相印,进宫补任延陵园郎;太后答应了他。

王莽又上奏说要做到市场上没有两样价格,官府没有诉讼案件,城里没有盗贼,乡下没有饥民,路上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男女走路分开走的制度;违反的人就用象征性的刑罚处置。

王莽又上奏说:“共王母(傅太后)、丁姬,以前不遵守臣妾的身份,她们的坟墓和元帝的陵墓一样高,还带着帝太后、皇太太后的玺印绶带下葬。请求挖掘共王母和丁姬的坟墓,取出玺印绶带;把共王母迁回定陶,葬在共王坟墓的旁边。”太后认为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必要再挖掘。王莽坚持要这么做,太后下诏就着原来的棺材改葬。王莽又上奏说:“共王母和丁姬的棺材都是梓木做的,还穿着珠玉做的衣服,这不是藩王妾室该穿的。请求用木棺替换,去掉珠玉衣,把丁姬葬在妾室的墓地。”奏请被批准。在位的公卿都迎合王莽的意思,捐钱捐帛,还派子弟、学生以及四方各族共十多万人,拿着工具,帮助将作大匠挖平共王母、丁姬原来的坟墓;二十天内,就都挖平了。王莽又在周围种上荆棘,作为世人的警戒。还毁掉共皇庙,那些提出为傅太后定尊号建议的泠褒、段犹等人都被流放到合浦。征召师丹到公车署,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让他享有原来的封邑。几个月后,又改封师丹为义阳侯;一个多月后,师丹去世。

当初,汉哀帝时,马宫担任光禄勋,和丞相、御史一起商议傅太后的谥号为孝元傅皇后。等到王莽追查诛杀以前参与商议的人,马宫因为和王莽关系很好,唯独没有被牵连。马宫心里又惭愧又害怕,上书说:“我以前参与议定陶共王母的谥号,迎合旨意随声附和,歪曲经典提出邪说,迷惑误导主上,这是对臣子职责的不忠。有幸能有机会悔过自新,实在没脸再指望能到朝廷,也无心再担任官职,更不适合再享有封邑。希望上交太师、大司徒、扶德侯的印绶,给贤能的人让路。”秋天八月壬午日,王莽以太后的诏令赐给马宫策书说:“四辅的职责,是国家的重要纲纪;三公的重任,如同鼎的三足来辅佐君主;没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就无法胜任职位。你言辞诚恳,不敢掩饰过错,朕很赞赏。不剥夺你的爵位和封邑,你把太师、大司徒的印绶交给使者,以侯爵的身份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