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

第212章 论功行赏(1 / 1)

统计一直到子时都未结束,太和殿的宝贝只是一小部分。

天津港停着的那些商船里,还有成堆的金银珠宝。

连着好几日,工部和户部的官员们都没能睡个好觉。

每日忙忙碌碌,从兴奋到麻木,渐渐的大家又困又累。

天津港的灯火通明,映照着官员们疲惫的面容。

但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这些远航带回来的珍宝,关系到很多人的分成收益。

终于,在第十日的清晨,所有的账目清点完毕。

这一日早朝,乾清宫内群臣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户部尚书朱轼手捧一本小册子,缓步上前,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眼中难掩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启禀皇上,臣等已统计完毕,此次远航所获,远超预期!”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轼身上。

他翻开册子,声音洪亮:“此次带回的西洋器物,包括自鸣钟、琉璃镜、怀表、蒸汽机模型等共计一千余件,均已登记造册。

此外,还有天竺棉纺秘法、暹罗稻种、波斯良马等,皆为无价之宝。”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激昂:“除此之外带回最多的是金银珠宝,折算成白银,相当于大清如今三年的赋税——五千一百三十余万两!”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

群臣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喜悦。

三年赋税!天哪!

要知道前几年,朝廷还穷的叮当响,这短短几年时间,赋税就快年赶上康熙爷最鼎盛的时期了。

当然这些银子,有六成是商人的,毕竟人家出钱出货,但若长此以往,何愁大清不盛!

于是群臣们纷纷下跪高呼:“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雍正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嘴角微微上扬。

他抬手示意众人平身,随后缓缓开口:“此次远航,功在千秋。朕心甚慰。”

他的目光转向站在前列的允禩和允瑭,语气中带着赞许:“八弟、九弟,此次远航,你们居功至伟。”

允禩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弟不敢居功,全赖皇上英明决策,将士们齐心协力。”

允瑭也连忙附和:“八哥说得是,能为大清效力,是臣弟的荣幸。”

雍正微微颔首,随即宣布:“有功就要奖。

即日起,恢复允禩廉亲王爵位,世袭罔替;

晋封允瑭为瑞亲王,以示嘉奖。”

殿内再次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允禩和允瑭跪地谢恩。

允禩差点落下泪来,两次远航,不说九死一生,也是惊心动魄。

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如今总算有了回报,他无比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毕竟他是凭借自己的才能,赢得了皇上的尊重。

雍正又看向蓝鼎元:“蓝爱卿,两次远航,你皆护卫有功,擢升为天津水师总兵,负责沿海防务。”

蓝鼎元单膝跪地,朗声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随后,雍正一一嘉奖了参与远航的官员和将士,赏赐金银绸缎,晋升官职。

群臣无不欢欣鼓舞,殿内气氛热烈非凡。

退朝后,允禩和允瑭并肩走出乾清宫。

允瑭忍不住笑道:“八哥,这下咱们可算扬眉吐气了!”

允禩面露感激:“这一切要多谢九弟,当初替哥哥仗义直言。”

允瑭摇摇头;“是八哥自己有能力,弟弟只是不想八哥搓磨消沉下去。”

往事不堪回首,就让曾经的一切随着海风葬到印度洋吧。

两兄弟相视一笑,走出了紫禁城。

而户部和工部的官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朱轼揉了揉酸痛的腰背,对身旁的同僚叹道:“这些日子真是累坏了,不过看到结果,老夫累些也值了。”

同僚点头附和:“是啊,有了这些财富和技艺,大清的强盛指日可待。”

大臣们三三两两走出乾清宫,议论纷纷。

张廷玉与鄂尔泰并肩而行,低声感叹:“此次远航,不仅带回金山银海,更为我大清打开了新局面。皇上圣明啊!”

鄂尔泰点头附和:“八爷此番立下大功,朝中格局怕是要变一变了。”

张廷玉闻言点点头。

八爷立下大功,皇上不吝嘉奖,希望那些八爷的旧党不要昏了头,以为八爷能东山再起,形势跟十年前可完全不一样。

————

下朝后,雍正去了坤宁宫。

他将户部登记造册的册子递给林芸,眼中带着几分期待:“芸儿,你看看这些西洋器物,可有值得咱们效仿的?”

林芸接过册子,细细翻阅,目光忽然停在“意大利水晶琉璃镜三十面”一项上。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皇上,这玻璃镜子,咱们自己似乎也能造,何必花大价钱去交换?”

雍正闻言,顿时来了精神,身子微微前倾:“哦?芸儿有何高见?”

林芸放下册子,轻声道:“臣妾曾在一本杂书上见过,玻璃不过是石英砂、石灰石和纯碱烧制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