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斋诗词鉴赏

第42章 二月二龙抬头(1 / 1)

二月二龙抬头

龙头昂首九州明,万物逢春逐日晴。

袅袅丝绦垂笑眼,飘飘玉带绕云城。

纸鸢跃舞追飞鸟,粉蝶翻飞竞柳莺。

最喜东君添锦绣,芬芳大地此时生。

二月二龙抬头

苍龙昂首九州明,万物逢春逐日晴。

袅袅丝绦垂笑眼,飘飘玉带绕云城。

纸鸢跃舞追飞鸟,粉蝶翻飞竞柳莺。

最喜东君邀客到,芬芳大地此时生。

我们来详细赏析一下这两首题为《二月二龙抬头》的诗。它们非常相似,第二首是对第一首的细微修改,体现了诗人精益求精的过程。我们将从意境和韵律两方面进行赏析,并重点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核心主题:** 两首诗都以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为背景,描绘了仲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 意境赏析**

1. **开篇气象(首联):**

* **第一首:** “龙头昂首九州明,万物逢春逐日晴。”

* “龙头昂首”:直接点题“龙抬头”,形象生动,但“龙头”与“昂首”稍显重复(“昂首”本身即抬头之意)。

* “九州明”:视野宏大,“明”字既指天气晴朗,也暗喻龙抬头带来的祥瑞普照大地。

* “万物逢春逐日晴”:直接描绘春日生机。“逐日晴”描绘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晴朗、温暖的趋势,充满希望感。

* **第二首:** “苍龙昂首九州明,万物逢春逐日晴。”

* **关键改动:** “龙头” → **“苍龙”**。

* **意境提升:** “苍龙”更符合传统星象中“青龙七宿”的说法(二月二东方苍龙星宿的角宿升起,故称“龙抬头”),更具文化底蕴和星象所指的宏大感,避免了“龙头”与“昂首”的语义重复。意境更为开阔、深邃、精准。**“苍龙”** 一词是点睛之笔,极大提升了诗的文化内涵和气象。

2. **春日画卷(颔联、颈联):**

* 两首诗此部分完全相同:

* **颔联:** “袅袅丝绦垂笑眼,飘飘玉带绕云城。”

* **意象:** “丝绦”(柳条)、“玉带”(云雾、山岚或河流)。

* **意境:** 描绘了具体的春日美景。柔嫩的柳条(丝绦)在春风中摇曳,如同垂下的绿色丝带,其婀娜的姿态仿佛带着笑意(垂笑眼——拟人)。远处,如白色玉带般的云雾或山岚,轻盈地环绕着城池(绕云城)。画面柔美、清新、充满动感和生命力。“袅袅”、“飘飘”叠词的使用,强化了轻盈、柔美的感觉。“垂笑眼”的拟人手法尤为生动传神。

* **颈联:** “纸鸢跃舞追飞鸟,粉蝶翻飞竞柳莺。”

* **意象:** 纸鸢(风筝)、飞鸟、粉蝶、柳莺。

* **意境:** 将视角拉近,描绘了春日里人们的活动(放风筝)和自然的生机(鸟、蝶、莺)。纸鸢在天空中“跃舞”,仿佛要追赶自由飞翔的鸟儿;粉色的蝴蝶上下“翻飞”,与在柳枝间穿梭鸣叫的黄莺(柳莺)争奇斗艳。这一联充满了**动态美**和**热闹的生机**。“跃舞”、“翻飞”、“追”、“竞”等动词精准有力,将春天的喧闹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情感升华(尾联):**

* **第一首:** “最喜东君添锦绣,芬芳大地此时生。”

* **意象:** 东君(春神)、锦绣(繁花似锦)、芬芳大地。

* **意境:**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最喜爱春神(东君)为大地披上锦绣华裳(百花盛开),使得芬芳馥郁的气息在此时充满天地间。“添锦绣”侧重描绘春神对大地外在美(色彩)的妆点,“芬芳”则点出内在美(气息)。“此时生”点明正是“龙抬头”这个时节带来的巨变。

* **第二首:** “最喜东君邀客到,芬芳大地此时生。”

* **关键改动:** “添锦绣” → **“邀客到”**。

* **意境变化:**

* **第一首侧重“景”:** “添锦绣”是直接描绘春神创造的美景(繁花似锦)。

* **第二首侧重“情”与“互动”:** **“邀客到”** 是一个绝妙的改动!

* 它把春神(东君)**人格化**了,使其更具亲和力,仿佛是一位热情的主人。

* 它**点明了“人”在春景中的位置**。如此美好的春光,岂能无人欣赏?春神正是在邀请人们(客)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 它**暗合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这个节日本身就有踏青、出游的习俗。“邀客到”巧妙地将自然景象、民俗活动与诗人的喜悦之情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