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诡案手札

第207章 是否有同病相怜之感?(1 / 1)

刚开始发现蔡汴被车炎带进城时,蔡阳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家六弟那异于常人的喜好。

汴京的风流韵事传不到咸州。

蔡阳不想有朝一日,其他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所以早早便让人匿名联系伢婆,想着和汴京一样,让蔡汴挑一个关在府里。

蔡汴不认识林知行,但他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后来车炎杀了净弘,蔡阳一气之下将蔡汴关了起来,这事他就抛到脑后了。

想到前几天,被蔡汴杀掉的那两个小倌,蔡阳面色一沉,直接让管事退下了。

耶律容给的期限就在明天,他哪还有心思处理这些小事。

只是,不等管事走出院门,他又突然想到了另一个点。

耶律容一直看不起大宋男子,觉得他们学那些君子六艺,整得娘们唧唧的。

若他主动示弱,满足其猎奇心理,让他看到那样的的男子形象,必会大涨其士气。

宋辽能和平共处这么多年,是因为双方陷入“谁进攻谁吃亏”的困境。

辽军骑兵机动性强,但缺乏器械攻坚能力弱,难破城池堡垒。

而宋军以步兵为主,无法威胁大辽核心地区。

这仗迟早是要打的,他总得给耶律容一点信心,对方才有可能派兵相助。

这般想着,蔡阳改了主意,让管事拿着手令,把伶人接进城,先送到别院。

今晚他要在府里宴请耶律容。

把事情安排下去后,蔡阳望向府衙的方向。

此时的林知夏已将案情梳理得差不多了。

她得了权限,查看了育佛堂关闭前后,咸州城近十五年所有案件卷宗。

关于那些被判拔舌之刑的案子,她将报案人及犯人一一记录下来。

拔舌之刑在汴京很少见,但在咸州这样的边境重镇,却是屡见不鲜。

三名辽商密如蛛网的行动轨迹,以及接触过的士兵口供,林知夏都看了,还查了他们的户籍信息。

此时,她已经大致确认此次凶杀案中,几位参与者的身份。

她走出档案阁,看着守在外面的罗昭,主动提出,要对方送她去城中的杏林药堂。

罗昭眼里的惊讶一闪而过。

转身时,那绷直的脊背落在林知夏眼底。

他在辽人被杀案中所展现的态度,引起了林知夏的怀疑。

翻阅他以往处理过的案件,依稀可窥见其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

但在此次案件中,他却显得不那么积极。

林知夏翻阅了他的户籍信息,发现他妹妹和母亲,在五年前接连“病逝”......

咸州长街忽起喧哗。

伢婆率领的伶人车队叮叮当当的进城,路人不约而同地望向这精致又陌生的马车。

林知夏从街头走来,正好与车队迎面相遇。

趁着街道拥挤混乱的时候,林知夏身端详粗陶碗里的霜柿,眼角掠过身后青灰衣角——那是第三批盯梢者。

她将碎银掷与摊主,却在直起身时瞥见最后一辆马车里少年惊鹿般的眼。

少年伶人颈间金铃摇曳的瞬间,押送车队已转过街角。

而江成就在第二辆马车里,他和云星还在装晕。

阿昼目光扫过那个穿着狐袄的臃肿背影,并没有认出林知夏来。

双方就这样错过。

林知夏来到杏林药堂,目光却掠过隔壁酒旗招展的南家酒酿。

「杏林药堂」门楣上,“义诊“二字墨迹斑驳。

“地窖已勘验三次。”罗昭攥着卷宗的手指泛白,“朝廷特许储冰......“

冰窖都是官方经营,平民是没有采兵权的。

但药铺不同,冰可以冷敷伤口治疗疮伤,还是解暑的良药,所以官府允许药铺储存小批量医用冰。

话音未落,药堂门帘忽然掀起。

一对母子踉跄而出,母亲粗粝的手掌护着怀中的草纸包,七八岁孩童赤足踏步,脚踝冻疮绽开如血色莲瓣。

老大夫颤巍巍的叮嘱追着出门:“三碗水煎成一碗,切记要温火......“

罗昭盯着孩童足下蜿蜒的血迹,喉结突兀地滚动。

“军爷查案?”

药童捧着铜手炉迎上来,他长着一对小杏眼,却镶在一个大脸盘上,宽额密布痘疤随笑容扭曲。

让人瞬间就记住了这张略带怪异的脸。

林知夏道明来意。

药童殷勤地引着众人走向后院的地窖口,面上并无一丝异样。

顺着木梯往下,寒意扑面而来。

林知夏肩头的狐毛领霎时覆满霜晶,仿佛要透过皮袄钻进身体。

她哈了口气,忍不住搓了搓手。

在看到木梯旁窑壁下方凝结的霜花,她忽然想起三日前验尸房中僵紫的辽人舌尖。

从木梯上下来,她转头望向最里面的冰储区,手指沿着窑壁慢慢滑过去。

靠近冰储区的霜花,竟不如木梯旁的深厚。

林知夏确定了心中的判断,在那块窑壁后面还藏着第二间冰室。

蔡阳的亲卫跟在她身后,林知夏没有声张,径直朝着里面的储冰区走去。

此区以冰砖垒墙,冰沙中藏有辽参牛黄等药材。

正如罗昭所言,这地方确实不可能是凶案现场。

窄小的过道只够让一个人转身来回行动,两人无法并行。

药童并未进来,倒是罗昭跟在林知夏后面下来了。

亲卫看林知夏正拨弄着冰匣里的药材,地窖里的寒意让他的银色甲胄瞬间凝结了一层冰霜。

他站了一会儿,见地窖内并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干脆就顺着木梯爬上去了。

林知夏月事未尽,待得久了,也有些打哆嗦。

看监视自己的亲卫离开,她不再拐弯抹角。

“这面墙的寒气,”林知夏突然扬手,猛然抵住罗昭咽喉,冰凉的指尖银光微闪,她竟不知何时拔出了匕首。

“罗大人可知,为何这窑壁离冰储区最远,凝出的霜晶却最厚。”

罗昭面色一沉,默默握紧袖中短刃:“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以冰窖藏冰窖,你们的法子倒是有几分巧思。

即使隔壁南家酒酿的地窖里出现霜晶,你们也可以推脱到杏林药堂头上。”

林知夏还没说完,见罗昭欲动,手中的匕首又往前推了一分。

“我等亲卫上去再挑明,就是为了给你一个机会。

三年前归乡的狱卒,高价盘下的铺面,还有南承平那个走进慈恩寺就化作青烟的女儿......罗大人是否有同病相怜之感?“

罗昭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