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诡案手札

第206章 江成扮作伶人欲混进咸州城(1 / 1)

“他为什么要看以前的案子?这还能是连环杀人案不成!”

罗昭看着端坐在书案前,埋头翻阅卷宗的林知夏。

龚盛没有回答,神情愈发凝重。

蔡阳限林知夏三天破案,可她翻阅卷宗,就花了三个时辰。

未踏出档案室一步,就连午饭都是让人送到里面的。

这不禁让龚盛和罗昭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猜到了内情。

此时,咸州城外,裹着粗布旧袄的江成推着一车萝卜看着近在直尺的城门。

这是他第三次尝试进城,可还是被拦下了。

户籍凭证、官府公文他都弄到手了,还特意买了推车和蔬菜,装作菜贩想要混进城。

结果因为命案,蔡阳下令封城三天。

这三天,除非持有他的签令,其他人一律不允许进出。

被挡在城外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很多车队。

城中的居民,有些因事临时出城,也被隔离在外,回不了家。

那些人议论纷纷,说城内有细作闯入,频发命案。

城门戒严就是因此。

江成很是担心,根据林知夏留下的刻痕,已经可以确定,她去了咸州。

那个潜进咸州城的细作,很可能就是她。

她没有功夫磅身,还要照顾阿山,面对士兵的搜捕,江成不敢往下想。

他紧抿着唇,目光扫过高耸的城墙,上面三步一岗的士兵,还有城外二十丈宽的护城河......

云星跟他想一块去了。

“进个城这么麻烦!直接闯进去算了。”

他有些烦躁,这身旧布袄穿得云星很是难受,整个人臃肿了两倍不止。

正当江成思索如何破局时,去草丛解决个人问题的阿昼带回了一个消息。

咸州城内,有大人物在悄悄搜罗年轻俊美的伶人小倌,最好是会弹琴唱曲的。

那躲在树旁窃窃私语的,就是在北地走动的伢婆。

阿昼听到她们在抱怨,因为局势紧张,南边那些好苗子都弄不过来,导致她们迟迟无法交差。

再拖久一点,这咸州第一伢婆的招牌都得砸了。

阿昼目光落在云星以及自家公子身上。

巧了,他们中,刚好有两人符合年轻俊美这个词。

小倌定是不妥,但是伶人还是可以的。

芙昕双眸微亮,面露惊喜之色。

“我家公子面熟,蔡阳及不少官吏都认得他,这事只能你来了。”阿昼望向云星,这般说道。

“伶人是不是就不用穿这衣服?还可以沐浴?”

阿昼忙点头:“绫罗绸缎貂皮大细袄,那都是必备的行头。”

听到能换下身上的衣服,云星当即就答应了。

他们跟着伢婆到了旁边的小镇子上。

经过一番打听,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听说卖身带着弟弟或者妹妹的,没见过卖身带着一大家子的,他们可是有四个人!

四人商议一番后,江成决定亲自出马。

他通音律,古筝和箫能吹两首简单的曲子。

至于云星,把武功招式变一下,跳个剑舞应当是没有问题。

咸州城内也有皇城司的分部,为免身份提前暴露,芙昕用针灸之术,简单地改变了一下江成的面相。

使其看起来少了分凌厉,多了丝肉感的憨厚。

阿昼看着自家公子被伢婆拉去验身,心里后悔了。

怪他样貌太普通,要不,这委屈他也能替江成受了。

伢婆枯槁的手指捏住江成下颌,浑浊眼珠扫过他刻意晒黑的耳后——那里有芙昕用茜草汁伪造的旧疤。

“倒是副好皮相。”

伢婆嗤笑着甩开手,转头却向龟奴比了个隐秘手势。

什么卖艺不卖身,进了她的地界,就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

当掺着曼陀罗的帕子捂来时,江成和云星如折翼鹤般软倒,脖颈却绷着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们嘴里含着芙昕给的解毒丸,并没有完全失去意识。

芙昕和阿昼,作为二人的家属,他们被绑起来时,并没有显露自己的武功。

只要他们四人还在一处,一切就都没有问题。

翌日,挂着铜铃的马车里,江成和云星缓缓睁开眼睛。

伢婆给他们换上了颜色鲜艳绸缎锦袍,交领敞开的衣襟,露出一截菱角分明的肩膀。

外面套着霜兔裘袄,毛锋雪亮。

这是北地匠人用双层兔毛夹棉缝制,外罩薄纱只为营造飘逸假象。

更衬得二人秀色可餐。

二人面上都施了厚厚的脂粉,描眉画眼,这种俗气的扮相在汴京很少,在北地却是盛行。

芙昕眼睛不受控制地往两人身上看去,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比较起来。

随着马车的摇晃,裘袄总是会在晃荡中滑开。

阿昼一边努力地帮江成拉好衣服,一边在心吐槽。

这些人也真是的,这霜兔裘袄再暖和,里面也该穿个绵内衬。

为了尽显飘逸身姿,当真是不把伶人当人看。

他们先赶去集合点,再统一去咸州城。

阿昼透过车帘往外看,伢婆挑的人,无一不是俊秀少年,有两个看着还未成年。

看起来,竞争对手还不少。

再次来到城门前,江成手肘半撑,微微抬头。

随着他的动作,那不能系扣的霜兔裘衣自光滑的肩头滑落。

芙昕眉毛轻抬,她大大方方地盯着,却惹来阿昼的不满,故意挡住她跟前。

江成没空去在意这些小事,他一双眼睛透过车帘,死死地盯着那个伢婆。

城门封锁后,谁都不能接近。

他看到牙婆进了城门外一个茶水铺,不多时,一个灰衣伙计便从茶楼出来,直奔城门而去。

守城士兵见到那伙计时,并没有阻止其靠近,还放那人进了城。

江成面上涌现一丝希望。

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此时,那名灰衣伙计刚赶到蔡府,他本就是蔡府的下人。

议事厅内,蔡阳正看着朝廷发来的第二封密函。

第一次,皇帝以封赏之名,调蔡阳赴真定府议粮道事,实际是要调虎离山。

蔡阳没有理会,只当是没有收到密函。

而这一次,皇帝派出的使者已在路上,不日便可抵达咸州。

起事迫在眉睫。

蔡阳提笔,给父亲蔡雍去信,催促进度。

他虽控制了河北四路,但若能与南边的土司府侬宗望形成合围之势,那成事的几率至少可以提高三成。

他让亲卫立即将信寄出,转头问起案子的进展。

听到亲卫说,林知夏一直在验尸房和档案室,今天已经是第二天,还没有大的进展。

蔡阳微微皱眉,眼里闪过一丝不满,他起身欲去府衙,府里管事匆匆来报。

“主君,您之前吩咐搜集的伶人小倌,已经在城外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