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摆摊卖美食,成了罪犯克星

第八十六章 有情况!(1 / 1)

赞叹声、满足的喟叹声此起彼伏:

“绝了!两块钱能喝到这种品质的汤?我是不是在做梦?”

“这松茸是真的吗?味道太正了!”

“小姑娘,你这手艺绝了啊!”

一边品尝着这意外美味的汤,这些热心或者说被美食收买了的路人,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和苏小暖聊起来。

看她长得乖巧,个子不高,脸蛋又嫩生生的,不少人自动脑补出了“家境贫寒、不得已出来摆摊补贴家用”的苦情戏码。

“小姑娘,你家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啊?”一位阿姨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同情,“不然怎么跑到这儿来摆摊?多不容易啊!”

“是啊,这年头赚钱难,你一个女孩子更不容易。别怕,以后多来这边,阿姨们照顾你生意!”

“有什么难处就跟我们说,能帮的我们一定帮!”

苏小暖刚开始还因为他们的关心而感到心头温暖,但听着听着,发现他们的话风越来越跑偏,开始集体安慰起她这个“小可怜”来,真是让她哭笑不得。

她想解释自己只是喜欢做饭,摆摊是兴趣,但看着大家那笃定又怜惜的眼神,估计解释了他们也不会信,反而会觉得她是在强撑面子。

她只好维持着乖巧的笑容,含糊地应着:“谢谢叔叔阿姨关心,我还好,还好……”

站在一旁负责警戒的赵黎玥,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确认周围没有安全威胁后,看着苏小暖那副有口难言、一脸无奈又不得不保持微笑的窘迫模样,一向冷峻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向上勾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她迅速而自然地别过脸去,假装看向远处的树林,唇边那疑似偷笑的表情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捕捉不到。

苏小暖这边,清汤的鲜美味道如同最好的广告,吸引着路过的人。

虽然总体人流量不大,但几乎每个被香气吸引过来的人,都会忍不住买上一碗。

五十碗的任务量,在这种口碑效应下,竟然也稳步推进着。

而窝在摊车角落里、被苏小暖用一个柔软猫包安置好的砚台,则一直安静地待着,只有那双金色的瞳孔,偶尔会锐利地扫过某个方向,或者耳朵微微转动,似乎在捕捉着空气中常人无法感知的信息。

苏小暖忙碌间隙,总会下意识地看它一眼,心中隐隐期待着,这个系统派来的小家伙,是否能在这起扑朔迷离的连环案中,真的给她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最后一碗清亮鲜美的【清汤松茸】递出,苏小暖接过那位意犹未尽的顾客递来的两枚硬币,听着脑海中系统提示【每日任务完成,获得450功德点,当前总功德点:4770】的悦耳声音,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满足而愉悦的笑容。

她正准备收拾东西打道回府,一直安静待在小桌板上的砚台却突然动了。

小家伙不是那种焦躁的抓挠,而是轻盈地跳下来,几步凑到苏小暖脚边,仰起那张毛茸茸的小脸,用那双金凌凌的猫瞳,紧紧盯着苏小暖。

它没有发出尖锐急促的叫声,而是“喵~喵~”地叫着,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引人注意的韵律,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小尾巴尖还时不时地、有指向性地朝着雪湖公园核心区域的方向轻轻晃动。

苏小暖与它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无形的联系,几乎是福灵心至,她立刻明白了砚台的意图——它发现了什么!而且与那起月圆杀人案有关!

她毫不犹豫,立刻将“暂停营业”的小牌子挂在了摊车最显眼的位置。

然后一把将砚台抱进怀里,对着旁边一位一直夸她汤好喝、看起来十分热心肠的大妈快速说道:“阿姨,麻烦您帮我稍微看下车,我有点急事,很快就回来!”

大妈爽快地答应:“哎,好嘞!小姑娘你去忙,车我给你看着!”

“玥姐!”苏小暖转头喊了一声正警惕观察四周的赵黎玥,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跟我来!”

赵黎玥虽然心中疑惑,但她看到苏小暖怀里那只黑猫异常的表现,以及苏小暖脸上那种混合了紧张和笃定的神情,没有多问,立刻跟上。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警察,她深知某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直觉或线索,往往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苏小暖抱着砚台,目标明确,竟然是朝着雪湖公园中心、那片依旧被黄色警戒线封锁的案发现场方向快步走去!

刚接近警戒线边缘,砚台就愈发不安分起来,在苏小暖怀里轻轻挣扎,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催促般的呜咽。

苏小暖心领神会,弯腰将它放在地上。

双脚刚一沾地,砚台立刻低下头,小巧湿润的鼻子几乎贴在地面上,开始不停地、快速地嗅闻,那专注的模样,活脱脱一个专业的痕迹专家在工作。

它时而停下,粉嫩的鼻头微微耸动,似乎在分辨某种复杂的气味组合,排除掉现场残留的众多警察、法医以及之前围观群众留下的混杂气息。

时而加快速度,沿着一条看似毫无规律的路径前进,那路径并非指向发现尸体的中心点,而是绕着圈子,似乎在追踪一条极其微弱、被来来往往的勘查人员脚印几乎覆盖掉的、独特的“气味丝线”。

赵黎玥跟在后面,看着这只昨天才被苏小暖捡回来的流浪黑猫,此刻展现出如此惊人的、近乎通灵的行为,心头猛地一跳,一个荒诞却又无法忽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这只猫……难道真的能捕捉到连警犬和精密仪器都可能忽略的、属于凶手的独特气味痕迹?!

这个想法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诧,看向苏小暖和砚台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异色,脚步甚至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

她想起了苏小暖之前种种“巧合”地卷入案件,提供关键线索,甚至徒手制服嫌疑人的经历……

那些被归结为“运气”或“敏锐直觉”的事件,此刻串联起来,似乎都指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可能。

难道,这一切并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