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

第七十四章 拿出火炕图纸,盘它(1 / 1)

连猪内脏在房夫人的指挥下,都被洗的一干二净。

半个时辰后,整个桃花沟都飘着香气,馋的小孩子都守在大锅旁。

看着里面的猪肉和血肠直咽口水,只是还很懂事的保持距离。

老夫人怜惜看着他们,“不要着急,马上就炖好了,今天都吃饱饱的。”

终究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能活到现在都是命大。

孩童不懂大人之间的龌龊,看着她还是远在京中的富贵老夫人。

如今温声细语同他们说话,胆子也都变的大起来。

“谢谢老夫人,您人真好,好大方啊。”

“我们不白吃,明日去山上找食物,到时候都给老夫人。”

“对对对,我还能去捡柴火,一会儿能多吃两口肉吗?”

“好想好想啊,房婶子手艺比我娘好。”

“能吃上一大碗吗?”

童言童语落到每个大人耳朵里,都是满脸带笑不曾训斥。

老夫人笑的和善,故意逗他们。

“可以啊,只要你们拿山上野菜和柴火来换,今天就能吃上两大碗。

保证都吃的饱饱的如何?”

孩子们欢呼,保证一定会弄来好多好多东西。

就听房夫人吆喝了一声,“开饭吧,可以吃了。”

因为人多,今天肉也多,直接分成两锅炖煮,工人和孩子自动围着一锅。

忙了一天了,谢家男人和男儿郎们也很累,还是让家里女人先吃上。

一连半个月,家中男人天天上山打猎,现在帐篷里已经攒了五六百斤,足够吃到过年了。

谢檀卿也没闲着,日日在空间里学习制香,最开心的莫过于小香香。

近日来嘴巴也不臭了,心情也变好了。

连带着看奶糖都顺眼了,一草一树都不带吵架了。

被小茶树私下骂,“神经病。”

变化最大的还是家中房子,已经能看出轮廓,房师傅说等过年前一定能住进去。

倒是吴何两家还有些底子,住了几天草棚子有些受不住,过来问房师傅能否帮他们一起盖房子。

他怕家里人心里不舒服,专门跑过来问了一趟,保证新找一些工人过来。

还是以谢家房子为主,其他两家的都简单,每日过去看一看就行。

谢老大不在意摆摆手,只要不拖了进程,把房子盖好就行。

族中其他人在大族长和二族长的鞭策下,每日都忙得不行。

在山里捡蘑菇,积累柴火,运气好的还能捡到不少野鸡兔子。

最厉害的是小胖家,上山时挖到一个小人参,去无边城卖了二十两银子。

这下大大缓解了他们困境,今年能过的舒服点。

知道有人参,大家伙往山上跑的更加勤快,就想跟小胖一样,发一笔横财。

老夫人与家中个儿媳再次收到京中送来的包裹,这次足足装了一马车。

还是边武亲自送过来的,他为人正派,不会惦记这些东西。

谢家人会做人,懂得人情世故。

总是送点东西给他,京中的布料和胭脂水粉,还有耐放一年的糕点。

总归没让人空着手回去。

再次醒来时,谢檀卿只能觉得帐篷内很冷,冷的刺骨发寒,让她发抖。

老夫人进来时,就见她裹成一个熊,可可爱爱的看的人心都软软的。

“醒了,外面降温了,房夫人说怕是飘雪花了。

好在房子已经在收尾了,再有两日就能搬进去。”

这倒是提醒她了,猛的拍拍脑袋。

“祖母,那屋内家具呢?床没有坏吧?”

“等会你大伯父就要去城里了,先把一些家具定好,等房子好就拉回来。”

“完了完了,我说就给家里起炕的,最近给忙忘记了。

现在还能挖动土吗?还有砖头也需要,动作快点刚好能用。

祖母快去同大伯父说,留下几人在家里,我现在去画图纸。”

“好好好,你别着急,先把哄暖活的衣服穿好,我这就去。”

如今帐篷除了自家人没人会来,她看了一眼门口直接闪现进去空间。

在大平层里找到一本书,里面有记载东北大炕好的方法。

埋头苦干就是抄写,务必不落下一点细节,她之前在网上看到过。

这里面说法多着呢,稍微不注意就被能烟埋了。

写了许久,写的手腕子疼,自从上次她拿书出去之后,家里人就严令禁止再拿出去。

只答应让她抄写,其余的不行。

每次这个时候,她都后悔没有买个家用打印机,羡慕那些同事一百次。

出来时,站在帐篷门前就被灌了一肚子冷风。

瞧着大伯父和漂亮爹爹在家,还有三哥四哥,其余人肯定是去镇上了。

笑着扑到漂亮爹爹怀中,把东西塞给大伯父。

“这大炕盘好了特别暖和,盘的大一点,最起码要占里屋一半。

烧起来连带客厅都是暖的,还能在上面打滚。”

谢老大仔细看了图纸和上面文字,每一处细节都标注的很清楚。

只要有脑子有手的都会做。

便想的多了点,他们家是不缺钱,这么多姻亲在已经送了不少银票。

说句不好听的,足够谢家在桃花沟做个富贵闲人。

但族人不行,身上没有一个钢镚,既然是跟着他们来的,肯定要帮一把的。

“欸~~卿宝,你这炕极好,冬日里整出来肯定暖和。

大伯父有事情想同你商量,就是这图纸能不能交给族中男人。

让他们学会之后,就去城里做生意,到明年开春之前也能积攒些银钱。

总住草棚子不是事情啊,这个冬天·······”

谢檀卿明白他的意思,之前她有想过,只是还没想出来章程。

“让大族长二族长过来商量商量,行的话就按照大伯父所说的办。”

很快,两位老人穿着袄子匆匆赶来,听到他们的打算都红了眼眶。

大族长:“不是我老东西卖惨,而是族中过的艰难。

也是前些年都过的太安逸了,竟然一点手艺都没有,家家户户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连带着二族长都叹气,这段日子他们没少想办法。

还带着人去无边城卖柴火,一次得几个铜板,从未想过日子这般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