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

第四十九章 八卦后(1 / 1)

学子论政,堪比后世辩论大赛,着实精彩。

何呦呦干脆走在楼梯上听了全局,然后推断出是怎么回事儿。

起因是当今表示打了十年仗,咱们得休养生息了。

本来普天同庆的事儿,但歇了两年,那些马上打天下的将军们闲不住了,就跟皇上说:还有个交趾没收拾,要不咱收拾完这小子再休息吧?

文官不干了,说:咱是礼仪之邦,应该以和为贵……再说没钱打啊。

然后这话入了将军们的耳朵就是:“没钱,打啊。”

两边争论不休,皇上听着觉得都有道理,就想了两全的方法:“不想打可以不打嘛,就让他们交点保护费(上供)。”

相比打仗,这个建议迅速被文官们接受并敲定了,然后有人发现,自周朝建国至今,交趾竟然都没来朝贺过。

这事儿就大了啊!

将军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直接就跪地请命了:皇上,你给个机会,我还你一片沃土。

文官们又挣扎了一下:要不?咱先发个问责书呢?

皇上表示可:咱们先礼后兵。

然后问责书由三个老将军带着一万精兵一起送到了边境。

……

“然后呢?不是说交趾吗?怎么冒出高棉的事儿了?”高乐生盯着何呦呦追问。

何呦呦环视一圈,满意地看到一脸催促的家人。

故意停顿了一会儿,才接着往下说:“问责书还没送出去呢,就有人来报,说高棉欲出兵援交趾。”

“?有他们什么事儿?!干脆把高棉一并打了得了!”高乐生气得一巴掌拍到廊柱上。

“朝廷怎么说?”作为大家长的高大壮一针见血地点明要点。

“说是在商谈,估计明天就有定论了。”何呦呦摇头,这么大的事儿,文武百官估计得吵一架。

毕竟高棉还没实际行动,现在谁先出手谁没理,现在就看朝廷要不要讲理了。

“定然会出兵,哪怕打不起来也要震慑他们,咱们陛下英明神武,从不畏战。”高大壮语气和态度都十分恭敬,提及陛下两个字还对着汴京方向抱拳高举。

可见他对皇帝的敬仰和敬重。

“就该打!”高乐生义愤填膺,握着拳头的模样好像想要亲自参战似的。

何呦呦看着他这副模样,脑中闪过一丝灵光,不过很快就被自家娘亲给打断了。

“明儿去柏家穿这身新衣裳去,目前看来,柏家不是那势利的人,但难保有不长眼的,咱不惹事也别怕事儿啊~”

徐氏把女儿召唤到屋里,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给女儿让她试。

“毕竟是去人家贺生,不好太抢人风头,但也不能太素,毕竟是喜事儿。”

徐氏给女儿做了一条天青的百迭裙,裙摆绣了荷叶,上身搭了水红色绣金鲤纹的对襟短衫。

除此外,还有一对金红的鲤鱼发饰,跟端午节的老虎发饰一样,都坠了流苏,看上去俏皮活泼,非常符合小女娘的气质。

“娘~怎么又给我做新衣?我穿端午那套就行。”何呦呦的眼睛被新衣服抓得死死的,嘴上还在推拒。

“竟说胡话,出门交际哪能没有两套穿得出去的衣衫,别担心,娘没累着,你没看这鱼都只绣个线图吗?”徐氏知道女儿怕自己累着,指着衣服上的鲤鱼图纹安抚她。

何呦呦无奈地笑,就骗她吧,明明这绣花样子取的就是纹而已,因为夏衣满绣显得厚重。

娘亲的拳拳爱女之心,何呦呦也不故作客气,不过在心里算计着,等抄书的钱到账,一定要给娘买份礼物哄她开心。

自小的时候,何秀才跟徐氏都教过女儿礼。

前者教的都是书上来的和生活中常见的礼和理,后者则是跟着绣娘师父学了些许前朝宫廷礼仪。

每当小何呦呦绷着脸郑重施礼的时候,总是能把这对新手父母逗笑,然后小何呦呦就学得更认真了。

所以对于何呦呦出门作客,徐氏从来不担心女儿失礼,她只怕有人眼高眉低,瞧不起她们平民出身。

何呦呦就不会有这个顾虑,瞧不起她,她还未必看得上对方呢,都是天龙人,她们是祖宗,但也是古董。

夜里高大壮翻来覆去,搅和得徐氏也睡不着了,抬手给了他一下:“有事儿快说。”

“家里老大的前程在呦呦的牵线下算是有个期许了,老二目前来看一心奔着读书使劲儿,不管好坏,将来也有活路,就是老三……”

知子莫若父,何呦呦都看出来的事儿,高大壮能看不出来吗?

他忽然发现小儿子对军中战事兴趣颇大,而私心里,哪个爹愿意看着儿子上战场啊?

他把苦恼倒给妻子听。

徐氏却觉得他庸人自扰:“就算现在跟高棉和交趾打起来,乐生也够不着进军营。”

其实她倒是觉得高乐生从军是一件好事儿,毕竟林通就在军营,有了他的照顾,不愁前程。

而且陛下都说了十年养百姓,可见将来战争会逐渐减少,安全程度会大大提升。

不过作为继母,这话她不能说,不然真有个万一,她不成了罪人么。

高大壮被妻子刺了一句不吭声了,他现在着急也确实早了些,转念一想,义弟马上回来了,大不了找他问问,看军中是否有闲差,将来给儿子安排一番也可。

夫妻二人默契地想到了同一个点上,互相看了一眼,也都懂了,徐氏翻了个白眼,又拍了高大壮一巴掌:“睡觉!”

闭上眼,两个人却毫无睡意,高大壮翻个身靠近妻子,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多年未见,也不知道……”

话未尽,徐氏却懂了其中的意思,多少年不见,情谊逐渐就淡了,哪怕信件来往不断,毕竟是没相见,何况人家现在有妻有子,相处中总要多顾忌几分。

“你说……”高大壮犹豫了又犹豫,小心翼翼地看向徐氏,在她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才小小声地说了后半句:“咱们跟义弟家结亲怎么样?”

徐氏“唰”的一下睁开眼:“你什么意思?”

“没,没别的意思,义弟家的老大今年十一,据义弟说,从小跟着外家练拳习武,能单挑两个大汉,很是英勇,你说,咱家呦呦这样的人品相貌,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做配?”高大壮开口时还发虚,说着说着,越说气越壮。

他真是越想越觉得好,跟义弟加深通家之谊是好,但小女儿能有个好归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