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便随意地靠在摊前,一口气回忆着以前熟悉的口味,点了好几碗馄饨。
可当刘二婶亲手煮好并端上桌的馄饨一入口。
这几位客人立刻就变了脸色,一个个皱起眉头。
“哎哟喂,这皮子咋这么厚?简直比饺子皮都要硬实几分。”
“还有这个馅儿,我也太迷糊了,明明点的是肉馅,咋尽是青菜呢?连块像样的肉末都见不到。”
刘二婶做菜原本就手脚粗疏、不太精细。
她包出来的馄饨皮,若说是从包饺子那儿顺过来用的,恐怕都没人不信。
再加上里头塞的那点料,根本谈不上什么层次和丰富。
她们一家向来过日子讲究精打细算,抠得很,舍不得多放肉。
结果就是一大碗里全都是翠绿色的青菜,几乎看不到荤腥。
皮又厚实得咬不动,馅又少得可怜,口感自然也就差劲了不少。
几个经常光顾的老顾客早就被舒雅的手艺养刁了嘴巴,挑剔得紧。
哪能咽得下这种水准的玩意儿。
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难听话,情绪越来越激动。
这边刘二婶听了心头火气直冒,脸上也挂不住了。
旁边的刘二叔更是沉着一张脸。
两人原以为自家这锅馄饨已经算得上人间美味。
平时在家还得省着吃呢,逢年过节才能端出来一碗尝尝。
如今倒好,这几个人还不满意,指指点点地找毛病。
两人心中有怨、有怒,忍不住就跟几位食客争辩了起来。
买卖两边本就憋着一股气。
几句话语互相碰撞之下,很快演变成了口角争执。
就在这个时候,舒雅正推着那辆装载着各种食材的小车缓步走来。
远远地她还没走近摊位。
就看见那边围着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吵个不停。
不过,她倒也懒得去凑热闹看这场喧嚣纷争。
等到走近自家老位置后,舒雅干脆地停下车。
随即就跟旁边正在忙碌准备开张的蒋奕一道,默默地动手搬起了各类锅碗瓢盆、炉具工具。
这时候,刚好又有名熟悉的客人脚步轻快地走近了摊子。
那人身穿旧布衫,身形精壮干练,正是好几天没露面的刘镖师。
“刘师傅,”舒雅见来人是熟识的朋友,脸上立马堆起了笑意,“都好久没见您了呀,这几天是不是出门办事去了?我还一直在心里琢磨您是不是不来了呢。”
刘镖师也笑了。
“怎么会不来?是陆镖头让我去县城办点事,这几天实在抽不开身。”
他一边笑,一边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我路过的时候差点认错,这边啥时候多出一家卖馄饨的?”
蒋奕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舒雅问道。
“多了一家?”
舒雅一听这话,心里有些惊讶。
昨天明明只有自己在摆摊。
怎么一觉醒来就冒出一个竞争对手?
而且地点还是这么巧地摆在对面?
这时候,舒雅才终于看清了对面摊位上热火朝天摆摊的一家人。
原来是隔壁街的刘二婶一家!
刘二婶一家人也几乎在同一时刻看见了舒雅的身影。
一开始他们彼此目光相撞时都有点尴尬,。
但很快刘二婶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恢复了常态。
“香喷喷的馄饨哟,只要三文钱一碗喽,快快来尝鲜咯!新鲜出炉、便宜好吃哦!”
看着对面热情叫卖的样子,舒雅的脸上依旧平静如水。
可在她心底却已悄然盘算起来。
她十分清楚,刘二婶家做的馄饨无论是味道还是份量,都比不上自家手艺。
不过既然人家选择了低价销售。
大概也是为了争点客流,拼一拼罢了,倒也算情有可原。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什么奇奇怪怪、各式各样的对手没见过呢?
如今又怎会在意这低价竞争策略?
她对此早已有心理准备,并没觉得有什么太让人担心的地方。
但站在她身边一旁的蒋奕就没有那么冷静了。
只见他愤愤不平地说道:“娘,这也太过分了吧?我们辛辛苦苦经营到现在,他们竟然跑过来照搬我们做生意的方式。”
“那以后是不是谁想学样就能来凑个热闹?那我们还有没有立足之地?还能不能赚钱了?”
舒雅轻轻安抚着他:“小霖啊,你别着急。听娘说,我很肯定,用不了几天他们的摊子就撑不住了,到时候自然会主动收摊离开。”
吃饭这一行,关键就是看手艺和份量。
她对此理解得极为深刻。
手艺好,味道自然就受人欢迎。
而分量足,则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赖与口碑。
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是立摊子、做长久生意的关键。
她了解得很透彻,以刘二婶一家的性格,在分量上面绝不可能大方。
她们向来抠门,能少给半勺绝不施舍一勺。
在食材的选择上更是斤斤计较,舍不得用真材实料。
光是想着如何压低成本,怎么把一块肉的价值拆成两块用。
这样一来,做出的东西自然也入不了食客们的口。
果然没多久就有顾客跑来投诉。
“真后悔在对面买了碗馄饨吃。”
那人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懊恼。
“那一碗里也就不到十个丸子,看着都没几块肉丁,全是青菜蒋子。汤还清得跟洗脸水一样,连个香味都没有。别说三文钱一碗了,哪怕只收一文我也不会再去第二次。”
旁边也有食客连连点头:“这话讲得在理。舒娘子卖的馄饨虽然贵上两文,可分量足、馅料香。你看看那馄饨皮儿又薄又有筋道,汤底也是熬出来的骨汤味,一口下去就知道用心了。我吃完还想再来一碗。”
蒋奕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有些紧绷逐渐放松开来。
他原本心里还有些担忧。
毕竟两家对打竞争不是小事。
但眼下看来,情况已经完全偏向他们这头。
于是,笑意也悄悄地爬上他的脸庞,浮现在眉眼之间。
等到日头高升,天边的阳光洒满街头时。
舒雅这边依旧人来人往,摊前围满了食客。
热气腾腾的一锅刚刚端出来,转眼间便销售大半。
反观刘二婶的摊子那边却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几个客人。
偶尔有几个人驻足观望,也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后,便转身离开了。
那冷热之间的巨大落差,令她心中五味杂陈,却也无可奈何。
蒋奕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