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邪神:开局执掌诸天聊天群

第333章 异界来客唐三藏与孙悟空对话(1 / 1)

洛尘端坐于椅中,目光沉静地投向那位盘坐于金色莲台之上的光头男子。对方周身散发的气息深沉如渊,明显实力远超自己。有景天与孙悟空两位深不可测的前辈在场应对,洛尘深知此刻并无自己置喙的余地。他选择静观其变,暗自揣摩学习,以期未来再遇异界来客时能更从容应对。

恰在此时,那莲台上的年轻僧人缓缓睁开双眸。他的目光平和温润,扫过眼前三位此界生灵,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而宁静地响起:“小僧唐三藏,见过三位公子。奉我佛如来法旨,行于诸界,宣扬佛法,普度众生。”

“如来?!”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孙悟空耳边炸响,令其脸色骤变,低声自语。那镇压他五百载的如来,虽已身陨道消,其名号带来的刻骨铭心之痛却未曾消减。他尚不至于迁怒于异界同名者,但眼前这位自称唐三藏、修为已达四阶的僧人,却勾起了他另一段极其不快的回忆。记忆中,那西行取经的“傻和尚”唐三藏,正是他在某个任务世界中,任务体被迫拜师的对象,此等经历于他堂堂一方中千世界妖族之主而言,实乃奇耻大辱。彼时,他岂能容忍另一个自己向佛门卑躬屈膝?遂巧施计谋,将许仙契约者所赠的一卷医典交予那世界的唐三藏,诱其携典返回大唐。他算准了那唐僧心怀苍生,必会广传医典于人间,此举无疑会触怒高高在上的漫天仙佛。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佛门的怒火与目光,成功转移到了那个离经叛道的唐三藏身上。如今岁月流转,不知那唐僧是否已在所信奉之佛的惩戒下陨落?念及此,孙悟空心中掠过一丝冷酷的快意。他未曾料到,今日在新契约者洛尘这方脆弱的世界游历,竟会遭遇另一个名为唐三藏的异界来客。眼前这位四阶修为的唐三藏,显然非言语所能轻易蛊惑,令孙悟空不禁感慨洛尘世界之孱弱——短短时日内,这已是他们遭遇的第四位异界来客。此界仿佛成了这些强者的后花园,任其来去自如。究竟是那重伤状态仍能摧毁大半中千世界的诡异老者实力太过恐怖,还是此方天地本身过于脆弱,竟在面对那诡异老者及诸多异界来客时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坐视那注定的毁灭命运步步临近?孙悟空心中并无定论。

洛尘闻言,心中疑窦丛生。“佛门”、“如来”?这些名号于他闻所未闻。眼前这光头男子提及的“如来”似乎大有来头?但至少从其言辞判断,此人并非怀揣恶意而来,更像是为援助此界。然而,一个四阶修士,竟敢妄言“拯救生灵”?洛尘只觉此言近乎荒谬。他自身亦是四阶修为,却深知实力不足,至今不敢踏出守护五圣城的防御大阵半步,去那被魔物一族占据的疆域清剿。眼前这位同阶的和尚,何来如此底气?若真有胆魄,何不出阵一试,让凶悍的魔物一族以其信奉的“强者为尊”之理,教其认清现实?当然,此人终究是带着善意而来,洛尘自不会坐视其陨落,基本的道义准则他依然恪守。若非这护城大阵苦苦支撑,将魔物阻隔在外,五圣城恐怕早已化为废墟。念及驱逐魔物、复兴人族的重任道阻且长,洛尘心中沉重。所幸,他已加入那神秘莫测的诸天契约者殿堂,有众多强大的契约者前辈指点迷津,他坚信有生之年定能完成驱逐魔物、拯救族群的使命。

“佛门如来?唐三藏?”景天听到这熟悉的名字,亦是低语出声,带着几分好奇。他清晰地记得孙悟空曾讲述过那段任务世界的见闻,那个被孙悟空轻易“引导”的唐僧形象深植脑海。如今竟在诡异老者虎视眈眈的此界又遇一位唐三藏,实属意外。他敏锐地察觉到身旁孙悟空的异样,心知这必是源于那五百载被如来镇压的惨痛经历。骤然听闻异界如来之名,孙悟空有此反应实属正常。

唐三藏见眼前两位男子似乎对佛门及他的老师如来有所知晓,不由疑惑道:“二位公子可是曾闻佛门之名?或是已有同门先行至此界?”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此二人,即便追溯前世记忆,也多是清修于寺庙之内,未曾远行。然而此世不同,就在他以为一生仍将囿于青灯古佛时,恩师如来赐下这朵可穿梭诸界的金莲,同时唤醒了他累世的感悟与力量,赋予他行走诸界、宣扬佛法、救度众生、降服邪魔的使命。恩师更赐予他一双能明辨是非善恶的慧眼,使其不易受他者言语蛊惑。此界是他经历的第几个世界,唐三藏并未细数。他只知道,此乃师命,亦是其本心所向——世间苦难深重,他不忍见众生在苦海中沉沦。为此,他甘愿背负无尽杀业,只求能助众生超脱苦海,离苦得乐。此乃唐三藏坚定的信念与宏愿,纵使身陨道消,亦不过是又一次轮回转世,又有何惧?

“大师多虑了,”孙悟空面无表情地回应,“我等亦是初次得见大师尊颜。不过大师的宏愿令人敬仰。敢问大师,可曾听闻‘孙悟空’之名?”孙悟空心中已有判断,此僧人多半又是某个平行位面的唐三藏。他对唐三藏何以能行走诸天并无兴趣探究,只关心其所在的世界,是否也存在另一个自己?若另一个他已然存在,其境遇如何?是仍被镇压?抑或已被佛门度化,俯首帖耳?若是后者,孙悟空自不会多管闲事——既已臣服,何必涉险?他可不愿再尝五百年镇压之苦。但若是前者,另一个自己仍被囚禁……孙悟空绝难坐视不理,定会设法前往那方世界,救其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