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小声问:“李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初三下午。”
李国庆回了个眼神,到时候再见。
“嗯!”
于莉打算下午抽空回趟住处,不影响其他安排。
“我走了。”
尽管他开车去了小酒馆,但徐慧真让陈雪茹带话,具体什么事不清楚。
到达小酒馆后院门口时,他按了一声喇叭。
很快,徐慧真一家人从屋里走出来。
“李叔叔!”
徐静天跑在最前面,扑了过来。
“哎呀,都上小学了还让人抱啊。”
李国庆将人抱起。
“哥,你不是要去房山吗?顺便去看看慧芝吧。
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些东西,你帮我带去给贺永强,替我出口气。”
徐慧真走上前挽着李国庆的胳膊,这一幕像是温馨的一家三口。
老蔡提着东西瞥了一眼,便把目光移开。
如果是其他人,他早就发火了,但这是李哥儿,如果真要和他争徐慧真,他确实拦不住。
再说,他也清楚,是自家的徐慧真执意要认李哥儿当哥哥,没有逾矩。
“你说贺永强啊,说实话,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好,那我去一趟,看看他的性子有多倔,连你这样讲道理的人都说服不了。”
李国庆认为徐慧真已经开始行动,一步步把贺永强和徐慧芝的孩子拉到自己身边。
这就像参加变形计,许多农村孩子到城里就会被 ** ,难以招架。
不过徐慧真以后可以帮他赚钱,稍微帮点小忙,没什么问题。
要说贺永强也真是糊涂,那么喜欢别人的妹妹,直接纳妾不就好了,真是没想明白啊。
李国庆驱车前往房山,尽管当年曾到访过一次,但路况依旧复杂,差点走错方向。
四十公里的路程耗费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抵达公社。
公社并未因春节而放假,仍有不少工作人员值守。
看到吉普车驶来,有人立刻迎上前。
“领导,您从哪里来?”
李国庆递上证件,并分发香烟。"我是红星轧钢厂的李国庆,请广播通知杨广安和知青们来公社一趟。”
对方查验证件后立即安排通知事宜。
京城轧钢厂规模庞大,与之建立良好关系意义非凡。
不仅能够将公社的副食品销往工厂以获取更高利润,还能争取轧钢厂的支持,比如派遣放映员下乡等。
甚至有机会请求工厂给予一两个工人名额,这对公社而言亦是难得的机遇。
“您好,我是公社书记陈辉。”
一位中年男子上前握手,虽然职位低于李国庆,却依然热情接待。"陈书记您好,我曾在农业部工作时来过贵地,与杨广安是旧识,此次来访纯属偶然。”
李国庆坦白了来意,即便事情可能经不住深入核查,也无需多虑。
他本人不谋求特权,但对于他人提供的帮助向来乐见其成。
“欢迎欢迎!”
陈辉热情邀请李国庆入内休息,并表示愿意借此机会加强联系。
这种社交场合不容错过。
李国庆欣然接受,毕竟在这个时代,人情往来至关重要,短暂的交集也可能在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广播声很快在村子里响起,它的声音能够传得很远。
不少电线杆以及一些村民屋檐下都安装了喇叭,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渐被拆除。
“小清河的杨广安,公社有领导找你,请带生产队的知青去公社,速来。”
广播连续播放了五遍,大约十分钟之后,杨广安便带着十几名知青赶到了,他们中有男有女,都是分配到小清河生产队的知青。
……
“奇怪,那是干爹的车!听,你爸爸来了。”
程建军一眼就认出了那辆车。
“确实是干爹的车。”韩春明也看到了。
关响一脸疑惑:“我爸爸没说要来啊。”
这时,一名女知青好奇地问道:“关响,你爸爸是大领导吗?”
“关响,你爸爸居然有专车?”
“天啊,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们,原来关响竟是高干子弟。”
其他知青之前并不知道这件事,关响平时非常低调,不仅工作勤奋,还能适应粗茶淡饭的生活,完全没想到他的家庭背景如此优越。
“我爸爸只是个工厂里的普通主任,没什么特别的。”关响并不想以此为荣,所以从未提及。
而程建军则自豪地说:“关响的爸爸是我们两人的干爹,他在红星轧钢厂担任革委会主任,那可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大厂。”
“这样的大官啊!”
“万人轧钢厂,这简直太厉害了。”
这些知青大多来自京城,对轧钢厂有所耳闻,觉得十分惊讶。
有这样的关系网,关响若想留在城里工作应该轻而易举,为何还要到乡下来做一名普通工人呢?
或许是因为他思想觉悟更高,与常人不同吧。
李国庆听到声音从办公室走出来。"小杨,好久不见。”“李主任,欢迎!”杨广安上前握手,显得非常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