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得到王虎谎报战功的证据后,决定趁热打铁,在朝堂上发起反击。他精心整理了证据,准备在早朝时给朱雄英一个措手不及。
早朝之时,朱棣站了出来,向朱元璋行礼后说道:“陛下,儿臣有要事启奏。近日,儿臣发现皇太孙麾下将领王虎,在去年的一次战役中谎报战功。此等行为严重败坏军纪,欺瞒陛下,而皇太孙作为其上司,用人不当,也难辞其咎。恳请陛下彻查。”
说着,朱棣将收集到的证据呈上。
朱元璋听后,脸色一沉,接过证据仔细查看。“朱雄英,朱棣所言是否属实?”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心中一惊,没想到朱棣这么快就找到了他的把柄。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出列说道:“父皇,儿臣对此事并不知情。王虎做出此等欺君之事,儿臣深感愧疚。但儿臣平日里忙于诸多事务,对王虎的监管有所疏忽,还望父皇恕罪。”
支持朱棣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陛下,王虎谎报战功,罪不可赦,皇太孙用人不当,也应受到惩处。”
而支持朱雄英的大臣则反驳道:“陛下,皇太孙一心为大明效力,只是偶尔疏忽,不能因此就对皇太孙严惩。况且王虎之事,还需进一步调查,说不定其中有误会。”
朝堂上顿时争论得不可开交。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朕定会仔细调查。朱雄英,你暂且退下,等候朕的裁决。至于王虎,先将其革职查办,打入大牢。”
朱雄英心中郁闷,但也只能遵旨退下。他知道,这次朱棣的反击让他陷入了被动。回到东宫后,朱雄英心中气愤不已。
“哼,朱棣这小子,竟敢如此算计本太孙。”朱雄英一拳砸在桌子上。
“殿下,事已至此,您也别太生气。我们得想办法应对,看看能否找到证据为自己开脱。”谋士在一旁劝说道。
朱雄英微微皱眉:“证据?朱棣既然敢在朝堂上弹劾本太孙,肯定是证据确凿。如今只能想办法减轻处罚了。”
与此同时,在后宫,李萱虽然惩处了刘惠妃,但谣言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京城中仍有一些人在私下议论,后宫中的一些嫔妃也在暗中观望,气氛十分微妙。
“娘娘,虽然我们已经辟谣,但仍有不少人相信那些谣言,这该如何是好?”孙贵妃忧心忡忡地对李萱说道。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看来光辟谣还不够,我们得想个办法,让众人彻底相信这些谣言是假的。或许,我们可以让王爷进宫,与本宫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正常的母子关系,以此来打破谣言。”
孙贵妃眼睛一亮:“娘娘此计甚好。只是,王爷军务繁忙,不知是否有时间进宫。”
李萱微微点头:“本宫修书一封给王爷,说明情况。王爷一向聪明,想必会明白本宫的用意。”
于是,李萱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朱棣。朱棣收到信后,看了内容,心中明白李萱的想法。
“谋士,皇后娘娘希望本王进宫,与她一起打破谣言。你觉得如何?”朱棣问道。
谋士思索片刻后说:“王爷,此计可行。这样既能帮皇后娘娘平息谣言,又能向陛下和众人表明王爷与皇后娘娘之间并无不当关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朝堂上王爷与皇太孙争斗带来的压力。”
朱棣微微点头:“好,本王明日就进宫。”
不知朱元璋对朱雄英的调查会有怎样的结果,朱棣进宫能否成功帮助李萱平息谣言,而朱雄英又会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弹劾风云起、后宫余波仍未平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第二日,朱棣进宫,径直前往李萱所在的宫殿。李萱早已在宫中等候,见朱棣到来,迎了上去。
“王爷,此次谣言之事,多亏你能前来。”李萱说道,眼中满是感激。
朱棣微笑着说:“母后不必客气,这谣言不仅关乎母后的声誉,也对本王影响甚大。本王定当全力相助。”
两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在后宫众人面前,展现出亲密且正常的母子关系。他们故意在花园中散步,有说有笑,还一起逗弄宫中的宠物,引得不少宫女太监围观。
“你们看,皇后娘娘和王爷感情多好啊,那些谣言肯定是假的。”一个宫女低声说道。
“是啊,之前还以为是真的呢,看来是有人故意造谣。”另一个宫女附和道。
这一幕很快在后宫传开,那些原本相信谣言的嫔妃和宫女太监们,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娘娘,看来这办法奏效了,后宫众人已经不再相信那些谣言。”孙贵妃笑着对李萱说道。
李萱微微点头:“嗯,只要后宫这边平息了,京城中的谣言想必也会逐渐消散。只是,不知朝堂上陛下对朱雄英的调查会有怎样的结果。”
而在朝堂上,朱元璋对朱雄英用人不当一事极为重视,派出了亲信大臣彻查王虎谎报战功的始末。朱雄英这边,也在想尽办法减轻自己的罪责。
“父亲,此次朱棣弹劾儿臣,陛下似乎十分生气。儿臣该如何应对?”朱雄英焦急地对朱标说道。
朱标微微叹气:“如今证据确凿,你只能主动认错,向陛下表明你日后会加强对麾下将领的监管,绝不再犯此类错误。同时,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大臣为你求情,或许能减轻处罚。”
朱雄英无奈地点点头:“是,父亲。儿臣这就去准备。”
朱雄英立刻写了一份请罪书,言辞恳切地向朱元璋认错,并保证以后会更加谨慎用人。同时,朱标也出面联络了一些与太子府关系密切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朱雄英求情。
然而,朱棣这边也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朱雄英肯定不会轻易认输,必定会想出其他办法来反击。
“谋士,朱雄英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要密切留意他的动向,看看他还会有什么动作。同时,继续巩固我们在军中的势力,不能让朱雄英有可乘之机。”朱棣说道。
谋士点头:“王爷放心,属下已经安排人手留意皇太孙的一举一动。王爷在军中威望颇高,将领们也都对王爷忠心耿耿,只要我们小心应对,朱雄英难以撼动王爷的地位。”
不知朱元璋会如何裁决朱雄英的罪责,朱雄英能否成功减轻处罚,而朱雄英又会想出什么办法反击朱棣,大明王朝在这宫中携手破谣言、朝堂暗涌待爆发的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争斗似乎即将拉开帷幕。
数日后,朱元璋经过一番仔细调查,掌握了王虎谎报战功的详实证据,也对朱雄英用人失察有了定论。他决定再次上朝,公布裁决结果。
早朝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气氛凝重。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
“朱雄英,王虎谎报战功一事,朕已调查清楚,证据确凿。你身为皇太孙,用人不当,致使此等欺君罔上之事发生,你可知罪?”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朱雄英赶忙出列,跪地说道:“父皇,儿臣知罪。儿臣疏忽大意,对麾下将领监管不力,恳请父皇降罪。”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念你平日为大明也有所贡献,且主动认错态度诚恳,朕从轻处罚。罚你闭门思过三个月,期间不得参与朝堂事务。王虎谎报战功,罪大恶极,即刻斩首示众。”
朱雄英心中一松,虽然被罚闭门思过,但相较于可能面临的更严重处罚,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儿臣谢父皇恩典。”朱雄英磕头谢恩后,退到一旁。
朱棣站在一旁,心中虽对这个结果有些不满,但也知道朱元璋已经从轻发落,不好再过多说什么。“父皇圣明,如此裁决,既能彰显国法威严,又能给皇太孙一个教训。”朱棣说道。
退朝后,朱雄英回到东宫,心中满是不甘。“哼,朱棣,这次算你运气好。等本太孙三个月后解禁,定要让你好看。”朱雄英咬着牙说道。
“殿下,此时不可冲动。三个月时间,我们可以好好谋划,等解禁之后,再寻找机会反击朱棣。”谋士劝说道。
朱雄英微微点头:“你说得对。这三个月,本太孙要暗中积蓄力量,联络各方势力,等解禁后,给朱棣来个措手不及。”
而在后宫,虽然李萱和朱棣成功平息了谣言,但仍有一些嫔妃对李萱心怀不满,她们又开始暗中谋划新的阴谋。
“姐姐,李萱那贱人又逃过一劫,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位嫔妃低声说道。
“哼,没错。但经过这几次,她肯定更加警惕。我们得想个更隐秘、更狠的办法,让她彻底翻不了身。”另一位嫔妃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她们商量后,决定利用李萱与淮西勋贵的关系,再次做文章。她们打算买通一个淮西勋贵的家奴,让他在朱元璋面前污蔑李萱与淮西勋贵密谋,意图颠覆朝廷。
“只要陛下相信了,李萱就死定了。”一位嫔妃冷笑道。
李萱这边,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些嫔妃的新阴谋。她以为经过这次谣言风波,后宫会暂时平静一段时间。
“孙贵妃,经过这次,想必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会收敛一些。我们也可以稍微松口气了。”李萱对孙贵妃说道。
孙贵妃微微皱眉:“娘娘,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那些嫔妃不会轻易放弃的,我们还是要加强情报网,时刻留意后宫动静。”
李萱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本宫不能大意。还是要小心防范。”
不知李萱能否及时识破嫔妃们新的阴谋,朱雄英在闭门思过期间会如何谋划反击朱棣,而朱棣又会如何应对朱雄英可能的反击,大明王朝在这朝堂裁决定风波、后宫暗流又涌动的时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