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第534章 后宫疑云密布,朝堂风暴将临(1 / 1)

在后宫,那些心怀不轨的嫔妃们紧锣密鼓地实施着她们的计划。她们找来擅长模仿笔迹的人,精心伪造了几封李萱与淮西勋贵密谋的信件,信中内容暗示李萱意图借助淮西勋贵的力量干预朝政,甚至有谋逆之心。

“这几封信看上去天衣无缝,只要马皇后看到,李萱那贱人就别想再翻身。”一位嫔妃得意洋洋地说道。

“没错,我们得想个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信送到马皇后手中。”另一位嫔妃附和道。

经过一番商议,她们决定买通马皇后身边的一个小太监,让他寻找合适的时机将信件放在马皇后的书房中。

而李萱这边,情报网虽然察觉到后宫有异常,但还未摸清这些嫔妃的具体阴谋。孙贵妃心急如焚,再次加派人手进行排查。

“娘娘,臣妾已经让所有眼线都留意后宫动静,可还是没有确切消息。但臣妾有种预感,那些嫔妃肯定在酝酿着一个大阴谋。”孙贵妃焦急地对李萱说道。

李萱微微皱眉,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管她们搞什么鬼,本宫都不会怕。只是一定要尽快查清楚,以免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朝堂上朱雄英觉得证据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决定在早朝时弹劾陈武。

早朝之上,朱雄英出列,向朱元璋行礼后说道:“陛下,儿臣有本奏。朱棣皇叔麾下将领陈武,其弟陈虎在京城仗势欺人,打死平民。陈武身为朝廷命官,不仅没有约束好家人,恐怕还参与其中。恳请陛下彻查,以正国法。”

朱元璋听后,脸色一沉:“竟有此事?朱棣,你可知晓?”

朱棣赶忙出列,说道:“父皇,儿臣也是刚刚得知此事。陈武平日对儿臣忠心耿耿,此事或许另有隐情。儿臣恳请父皇给陈武一个机会,让他解释清楚。”

朱元璋微微皱眉:“既然如此,传陈武上殿。”

不多时,陈武来到朝堂,跪地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臣确实疏忽了对弟弟的管教,但臣绝未参与他在京城的恶行。得知此事后,臣已严厉斥责他,并让他去处理善后。还望陛下明察。”

朱雄英冷笑一声:“陈武,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你弟弟打死平民,你以为花钱就能了事?”

朝堂上,支持朱雄英和支持朱棣的大臣们又开始争论起来。支持朱雄英的大臣认为陈武管教不力,理应受到惩处;而支持朱棣的大臣则认为不能仅凭朱雄英一面之词就定陈武的罪,应进一步调查。

朱元璋看着争论的大臣们,心中有些烦躁:“都别吵了!此事朕会派人彻查。陈武,你暂且退下,等候朕的裁决。”

陈武心中忐忑,退下朝堂。朱棣知道,此次朱雄英来势汹汹,陈武恐怕凶多吉少,他必须想办法为陈武洗清冤屈。

退朝后,朱棣找到谋士商议:“朱雄英这次准备充分,陈武处境危险。你有什么办法能帮陈武摆脱困境?”

谋士思索片刻后说:“王爷,我们可以从死者家属入手。既然陈虎去处理善后,想必会与家属接触。我们派人找到家属,让他们说出实情,证明陈武并未参与此事。”

朱棣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你立刻去办,务必尽快找到家属,让他们为陈武作证。”

不知朱棣能否成功为陈武洗清冤屈,李萱又能否及时识破后宫嫔妃们的阴谋,而朝堂和后宫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大明王朝在这后宫疑云密布、朝堂风暴将临的时刻,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

朱棣的谋士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他派出多路人马,四处寻找被陈虎打死平民的家属。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死者家属的藏身之处。

“你们听着,陈武将军确实没有参与此事,他也是刚刚得知弟弟的恶行,已经严厉斥责并让他处理善后。若你们能为陈武将军作证,我们定会保你们后半生衣食无忧。”谋士耐心地对死者家属说道。

家属们面面相觑,他们本就不想得罪陈武这样的权贵,而且如今陈虎也已承诺给他们重金补偿,便纷纷点头:“我们愿意作证,陈将军确实没有参与。”

谋士心中一喜:“好,事不宜迟,本谋士这就带你们进宫,向陛下说明情况。”

与此同时,在后宫,马皇后身边的小太监按照那些嫔妃的指示,趁着马皇后不在书房,偷偷将伪造的信件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不久后,马皇后回到书房,一眼就看到了那几封信。她拿起信件,仔细阅读,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李萱竟然与淮西勋贵密谋这些事?这还了得!”马皇后心中大怒,但她也深知此事重大,不能轻易下结论。

马皇后立刻派人将李萱召来。李萱接到传唤,心中疑惑,但还是迅速前往马皇后宫中。

“母后,不知您召儿臣前来所为何事?”李萱行礼后问道。

马皇后将信件扔到李萱面前:“你自己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李萱捡起信件,一看内容,心中大惊:“母后,这是有人伪造的信件,儿臣从未与淮西勋贵有过这些密谋。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儿臣。”

马皇后微微皱眉:“你说有人陷害你,可有证据?这些信件看上去可不像假的。”

李萱心中焦急,说道:“母后,儿臣一时也拿不出证据,但儿臣对母后、对陛下、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还望母后明察。”

马皇后看着李萱,心中有些犹豫。她深知李萱在后宫的能力和表现,但这几封信又让她不得不有所怀疑。

“此事本宫会调查清楚。你先回去,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马皇后说道。

李萱心中明白,自己此时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儿臣谨遵母后教诲。”李萱行礼后,忧心忡忡地离开了马皇后宫中。

而在朝堂上,朱棣带着死者家属进宫面见朱元璋。

“父皇,这几位便是死者家属,他们可以证明陈武并未参与其弟的恶行。”朱棣说道。

朱元璋看着死者家属:“你们所言可是属实?若有半句假话,朕绝不轻饶。”

家属们纷纷跪地:“陛下,我们所言句句属实。陈将军确实没有参与,是他弟弟一人所为。”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既然如此,陈武虽对其弟管教不力,但并未参与恶行,可从轻发落。陈虎草菅人命,罪不可赦,立刻斩首示众。”

朱棣心中一松,赶忙说道:“多谢父皇明察。儿臣定会让陈武好好反思,加强对家人的管教。”

然而,朱棣心中明白,虽然此次暂时保住了陈武,但朱雄英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朝堂上的争斗还将继续。

不知李萱能否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马皇后会如何调查此事,而朱雄英又会在朝堂上采取什么新的行动,大明王朝在这朝堂迷雾待拨云、后宫危机近眼前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斗争似乎即将爆发。

李萱回到寝宫,心急如焚。她深知,马皇后虽然说会调查,但那些伪造信件看上去逼真,若不能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果不堪设想。

“孙贵妃,本宫陷入大麻烦了,那些嫔妃伪造信件陷害本宫与淮西勋贵密谋,马皇后已经起疑。你快帮本宫想想办法。”李萱焦急地在房内踱步。

孙贵妃也神色凝重,思索片刻后说:“娘娘,既然信件是伪造的,我们可以从伪造信件的人入手。只要找到那个模仿笔迹的人,让他承认是受人指使伪造信件,娘娘的冤屈就能洗清。”

李萱眼睛一亮:“没错,事不宜迟,你立刻安排人去查,务必尽快找到这个人。”

孙贵妃领命而去,发动了情报网的所有力量,在京城中秘密寻找那个模仿笔迹的人。经过一番艰苦的排查,终于有了线索。

“娘娘,找到了!那个模仿笔迹的人是京城中一个落魄的书生,平日里靠替人写字为生。有人看到他近日与后宫的几个嫔妃来往密切。”孙贵妃兴奋地向李萱汇报。

李萱冷笑一声:“果然是她们。立刻派人将那书生带来,本宫要亲自审问。”

不多时,书生被带到李萱面前,吓得浑身发抖。

“你为何伪造信件陷害本宫?说!是谁指使你的?”李萱严厉地问道。

书生“扑通”一声跪下:“娘娘饶命啊,是……是葛丽妃、韩妃和余妃娘娘指使小人的。她们给了小人很多银子,让小人伪造信件,小人一时贪心,就答应了。”

李萱心中大怒:“好个葛丽妃、韩妃和余妃,竟敢如此陷害本宫。来人,将这三人带到本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