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惠夫君茶又娇

第67章 米糊(1 / 1)

害人性命,怂恿百姓食人骨灰。

“退魃散”的偏方一经流传,方县令就曾私下找过文游。

他狮子大开口,要价五千两银子,才肯安分离开本县。

把方县令气得直哆嗦。

他也曾暗中叫上几个衙役,预备好好教训他一顿,再把他五花大绑,送出真定县。

可还没靠近他十步,就被周边百姓团团围住。

他在真定县有很高的人气,不少百姓相信他能终结这场旱灾。

赵景行慢吞吞地坐在人群中,借着前方身形的遮掩,观察文游的举动。

手头五千两银子是有的,只怕给了他,他会变本加厉,继续索要钱财。

再者,把白花花的银子送给这样一个信口开河的恶徒,她心里也咽不下这口气。

真定县每日施粥两次,一次辰时,一次酉时,粥棚设在城东,离城隍庙有两刻钟的脚程。

赵景行晌午头进来,等到酉时放粥,才见到文游起身。

他身边时刻围着一些灾民,绝不给自己落单的机会。

行事谨慎小心,有巫觋身份加成,嘴巴能言善道,聚集不少信众,难怪能轻松拿捏方县令。

赵景行混入讨粥人群,离开城隍庙。

灾民们信任文游能结束这场旱灾,这是他行事的底气。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文游,只能用实际行动解决灾民们最迫切的生存问题,瓦解其影响力。

是她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以为走一遭就能解决掉这个毒瘤。

干裂的大地就像命运绞索,将百姓拖向深渊。

人总得信点什么,才能熬过这场天灾。

文游的事,即便再不情愿,也只能先放一放。

出来半天,赵景行惦记令舒的情况,和方县令商定好第二天的行程,匆忙赶回宅子。

徐奶娘从京城一路跋山涉水跟来真定,得不到修养,再加上天气炎热,产不出奶水,无法喂养令舒。

她自己从上回中毒之后,身体元气大伤,也没有奶水。

现在令舒吃饱也成了问题。

她眨巴着眼睛,两腿乱蹬,双臂挥舞,瘪嘴哭号。

还是慕容复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来时准备了不少赶路用的饼子和米粮,精米还剩两小袋。

把这些精米磨成细粉,大火炒至熟透变色,再加水煮开,这样做出的米糊,她也能吃下,勉强消化。

不是长久之计,但可解燃眉之急。

米糊还没送到跟前,令舒就迫不及待张开嘴巴,咿咿呜呜地求食。

连吃了一小碗米糊,才止住了哭声。

赵景行看得两眼发酸。

是她无能,给不了令舒一个好的生活。

心里难免对远在京城的皇帝和太后生出几分怨怼。

不仅令舒要省着吃米糊,就连大人们也要省着吃饼子和米粮。

干菜加水煮成菜汤,再用半个饼子就着吃下,寡淡无味,粗糙扎舌。

每一口都像是尖锐的石子在舌面上横冲直撞,咽下去时,嗓子眼儿更是如同生吞有棱角的石块般,难受得紧。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尽管情况艰苦,晋王府的仆从们还是有条不紊地干着手里的活计,井然有序,面色从容。

她手下的人是什么样,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忠心是肯定的,吃苦是不一定的。

这都要归功于慕容复。

他御下也很有一套手段。

这么想着,他就端着小盘走进了简陋的书房。

看起来是一碗普通的白水,她不明所以,在他笑眯眯的注视下,接来浅尝一口。

甜滋滋的,是薄荷糖水,热到灼烧的喉管漫出些许凉意。

“晏晏怎么在书房用饭?不然就能早点喝到这解暑糖水,也好过你在这满头大汗。”

其实他更想说为什么不和他一起用饭。

她回来看过令舒就一个人钻进了书房,晚饭也只吩咐流云送进来。

没有见他,没有和他说话,他总要来探探情况。

赵景行反手指了指自己周身。

为了去看文游,她扮成灾民混进城隍庙。

出来时身上染了一股怪异难耐的恶臭,仿佛咸鱼被腌入内里了一般,味道经久不散。

就连仆从们靠近她,也直皱眉头。

用水擦洗不起效,她怕臭到他,所以在书房草草用了晚饭。

结果他还是进来看她了。

赵景行猜到他的来意,知道他怕是又会多想,出声解释道:

“我是怕臭到承之。

晌午和方县令去城隍庙里走了一遭,身上染了味道,和你一起用饭,只会影响你的食欲。

本来饭食就不好,再臭到你吃不下饭,我只会心里更难受。”

慕容复控制不住地扬起嘴角,心里乐开了花。

任谁被妥帖关照,都得美上三分,更何况是他的意中人。

他睁着眼睛说瞎话,“晏晏多虑了,我闻不见你说的臭味。”

赵景行心知肚明,也不戳穿他,有人陪总是好的。

宅院简陋的书房内,灯火摇曳。

赵景行蹙眉细读桌案上的真定县山川舆图。

方县令心细如发,还提前准备了往年引渠灌溉、掘井取水的陈年案卷。

最先入眼的,就是《真定县宣德元年掘井案卷》。

上载:“野狐坡井,凿成,泉涌三尺,解四村之渴。

......水位日蹙,至宣德五年,竟涸。

疏浚三丈,得泥浆耳。

废置,民徙。”

方县令将此井位置、历史状况和废弃原因誊录在首页,应该是觉得此处最有可能重新取水。

对照山川舆图,井址应该在真定县城西北外的“野狐坡”和“卧牛岗”附近。

早清出发,晚上不一定能回得来,只怕要在外头过夜。

慕容复听见她这个打算,说不出不让她去的理由,但是能说出让自己去的理由。

此次赈灾,他也领了个北地赈济副使的职位。

米粮调度、水利勘察、灾民安置,他都有分。

都领了差使,没有道理让她一人奔波在外,自己在家享福的道理。

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绝不会因为个人情爱之私,就不顾官家之事。

慕容复义正言辞说完这些大话,赵景行搜肠刮肚想不出拒绝的由头,无奈点头,答应让他也跟着一起去城外探查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