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第419章 抓机遇,郭卖易讨官四(1 / 1)

第四百一十九章 抓机遇,郭卖易讨官四

“不过只是靠个别老技工技术好,也只能解决厂里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厂里长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所以,上到厂里,下到车间,我们上上下下一直决定不能重用他,所以老易后面几年都没有再获得过任何荣誉了。”

这年月,人们对于“荣誉”还是非常看重,私德不好被取消荣誉实在很合理。聂主任轻轻点头:

“老郭啊,你也是管了多年生产,你实话给我说说,他易中海这个手艺为什么掉的这么严重?昨天六级件做的磕磕绊绊,今天七、八级的工件磨洋工一天也没敢做?”

郭大撇子暗暗擦汗,心里打呼决战时刻到了,赶紧打起精神认真作答:“嗨,聂主任,人能做一时的假,那能做十年的假~!他易中海的八级工都评上十几年了,这个八级工水平实打实是做不得假的~!”静待了几秒钟,待得聂主任完全听明白以后,郭大撇子才继续介绍:

“但他手艺确实也是崩了,而且还是刚返聘后,在这个把月才崩的,半年前,咱们厂也接了一个加急的军工任务,抽调了十几个老师傅十天,也是八级工件,他老易的完成精度、完成数量、完成效率,都是数一数二。我们也是因为上次军工件老易完成的质量颇高,才决定返聘他的。”

聂主任“哦,半年前老易水平还那么高呢?你说的同期抽调的那十几个老师傅,都是什么水平?”

看见聂主任上了套,郭大撇子装作回忆了下:“光是八级工,全厂的都去了,有4个;其他征召的都是七级工里最顶尖的师傅,总技工人数大概12还是13人吧。论个人水平,老易确实还算拔尖的。”

听到十几个都是顶尖技工,老易还在三项指标里都能名列前茅,聂主任也出了口气。实话说,他对生产不了解,很害怕返聘流程出了什么猫腻,听说老易确实返聘之时,确属技术过硬的大牛,对今天老易翻车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大怨气了,作不出高级件可以归结于“意外”,而不是一众厂领导和军代表被人糊弄了。

他也明白过来,郭大撇子今天非要堵着自己汇报,包括刚才介绍易中海近几年从没拿过各种荣誉的原因只是铺垫,重点是讲清楚半年前易中海依旧能出色完成类似的军工件任务,要洗干净返聘事件上的疑云,强调老易的返聘是合理合规的,这才是他想要表达的重点。

明白是明白,但聂主任对于接下来厂里如何处置这事。也没有十足把握,毕竟自己刚调过来管生产:

“那郭主任,你管理生产多年,往昔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吗?”

郭大撇子装作想了想:“嗨,实话说吧,咱们这些临时军工任务,严格来说,都是各原委托单位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做不出来的。您想想,但凡是容易做的东西,他们压根不会找外协,他们自己就做了,对不对?能找到我们的,那都是有一定技术难度和技术门槛的。”

看着聂主任的脸色,郭大撇子小心翼翼说道:“要说类似翻车的情况,每年都得1-2起。今天这事儿,实话说,也不算很严重,您也看到了,主要是今天的军代表太年轻气盛,我们师傅一直很谨慎,没有把握宁可不做。反复估算半天,但没有把握的时候,宁可挨骂也没敢瞎弄,最后也确实没有报废一个宝贵的粗坯,前天师傅都给抢救回来了~!”

聂主任点点头:“这倒是,那个老易还算是没有铸成大错,知道自己做不出来,就没瞎糊弄,他自己加工到一半那个毛坯,确实打磨打磨都合格了,那以往对这种情况,会不会处罚?具体怎么处罚?”

郭大撇子想了想:“好像,从来没有罚则的先例。这也不是故意的,而且,就从今天加工的结果来说,也没对部队领导造成客观上的损失。

实话给您说吧,失败也不罕见。这失败,还分两种情况,比如上个季度,航空航天口的领导,带着航空任务来了,人家航空口的人估计是已经找了好多单位了,来咱们厂时,干脆连粗坯都没带过来,只是带着图纸来,我们安排4个八级工,看图纸琢磨了一整天,还是没把握,这也算是一种失败。

还有就是类似今天这种,人家带材料来了,我们初步估计能做了,且不说基本算是都基本算完美交差;就算做毁了,也就这样了。毕竟都是高级工,手里有轻重,咱也不是敌特故意破坏,水平达不到或者材料不过关,咱也是人,咱也愿意为祖国做奉献,但高级件这个东西,真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

“哦。那你的意思,不是故意破坏,没法处罚、也从没有过处罚的先例?”聂主任似乎抓住了重点。

“是的,讲白了吧,越是高级工,自尊心越强。要是做不出来,老工人比我们这些干管理的还难受。咱们这些干管理的,主要是面子上挂不住,但高级工们心里难受比我们多多了。我想想啊,自我加入轧钢厂到现在十几二十年,因为没做出来高级件挨处罚的,一个没有,从没有~!”郭大撇子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听完郭大撇子的介绍,聂主任也暗自出了口气,自己刚接手生产部门,就怕出点事,得知高级件难免偶有翻车失手,而且近十年二十年,每年都有1-2起失败,并且从来都没处罚过加工失败的先例,自己心里也不由得放松多了。

“嗯,那我知道了。不过,你还是要尽快调一调老易的‘完结单’看看他的成品率,我还想知道他的这方面的情况。唉,培养一个老工人不容易啊,尤其是培养一个高工级的老工人。对了,他怎么突然就手艺那么差了?”

眼见自己似乎已经顺利过关,郭大撇子也是舒服多了:“其实我最近也很纳闷,老易可能是得了什么老人病或者就是年纪大了,身体突然到了某个节点,一下子就衰老的厉害。但听车间里同志反应,他似乎是心里应激,他老婆前段时间去世了,可能刺激到他了,低级工件做的手拿把掐一样,但是高级件现在成材率确实出了问题。”

郭大撇子与聂主任,也到了一个临别路口,聂主任好像无意的问了句:“他和食堂何主任什么关系?”

郭大撇子脑子一转,回到:“没什么关系啊,就是一个四合院的邻居。用何主任的话来说,他和我关系,比他和老易好。”

“你俩的关系,比他和老易还好?你不是说他俩是邻居吗?我记得老易的返聘申请,何主任还托领导来打过招呼?”

“嗨,这就是酒桌上说的。那时候您还没分管生产。那天何主任为这个事,请我和李主任俩人吃饭。何主任说,他们就住在同一个四合院,老易来找他帮忙申请返聘的事。他恰好又新学了一个闽菜,试菜为主。顺路谈老易返聘,老何撇的可清楚了,再三强调自己是抹不开面子,还说自己只是一个厨子,不懂生产的事,请领导试菜是主因,领导喝到位了,他尽个邻居情分问一嗓子而已,成不成全看厂里需要。”

“那这么说,何主任和老易关系一般般?”

“从谈话口气和神态来看,算熟人,也就最多到这个地步。”

“哦。时间也不早了。郭主任,这个路口过去一点,我就到了,我记得你家在这条巷子过去吧?”

“诶,诶,确实不早了。明早还得上班呢,那我就先走了,聂主任,对了,聂主任,刚说到那个闽菜闽菜,我才想起来,我那还有二两闽南的铁观音和小种红茶,是我有个祖籍福建的战友,前几天托人给我捎来的,我也是大老粗,也不懂的品茶论道,您看,要不我拨出一两来,您帮我品评一下?”

一听是这年月四九城罕见的南方名茶,还只有二两,以这个郭大撇子一路表现出来的精明,居然只给自己“一两”,估计确实是好东西。而且,今晚硬截着自己走这一路,投效靠拢的意思早就呼之欲出,聂主任也就没有过多犹豫。

“哈哈哈,那倒是巧了,我屋里还有几瓶十年的老汾酒,你既然请我喝茶,我就勉为其难拿一瓶送给你~!也不能占你老郭的便宜~!”

郭大撇子听闻大喜,不但愿意接受自己茶叶,还愿意回一瓶老酒,似乎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已经迈开了。他立刻双腿并拢,敬了一个礼:“谢谢首长~!”

祸兮福所倚,命运还是要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今晚,郭大撇子撇了责任,寻了靠山。聂副主任多了一个考察期的“自己人”。只有老易自作自受的世界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