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殿星火平台的法则光辉,如同灯塔般穿透天庭废墟的混沌;“地火连天阵”的乳白色能量流,如同脐带般连接着火星、地球与月球,将星斗之力化作守护的臂膀。地球之上,由《混元道章·总纲》掀起的修炼理论风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道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基础导引术和吐纳法被编入新版教材,无数人开始尝试感知那玄之又玄的“气感”。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横亘在所有人面前——个体差异。
“报告总指挥,苏总工,道院首批入学学员体质与精神力基础数据汇总分析完毕。” 地球天工院首席生物医学家陈博士的全息影像投射在“南天哨”指挥中心,他面前的虚拟光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柱状图和散点图。“结果…触目惊心。”
光幕中央,是数万份数据样本的分布图。代表基础体质(细胞活性、肌肉强度、骨骼密度)和精神力阈值(脑波强度、专注度、感知敏锐度)的点,如同天女散花般分布在一个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少数天赋异禀者高高在上,如同鹤立鸡群;而绝大多数普通人,则密密麻麻地挤在分布图的底部区域。
“根据《混元道章》描述,锻体境入门,需引‘天地元气’(高能粒子流)冲刷己身,祛除后天杂质。但以目前地球平均环境能量浓度和绝大多数人的基础体质…” 陈博士调出一段模拟动画,显示一个代表普通人的能量模型,在引入微弱的高能粒子流后,模型瞬间变得不稳定,多处出现“损伤”提示。“强行引气冲刷,效率低下且风险极高!轻则气血紊乱,脏腑受损;重则经脉错乱,根基尽毁!这根本不是修炼,是自残!”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凝神境同样面临巨大门槛。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爆炸,杂念丛生,精神如同散沙。要达到‘凝神’要求的‘收束杂念,明心见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难于登天。长此以往,《混元道章》将成为少数天才的专利,全民进化…将沦为空谈!”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现实的冷水,浇灭了理论突破带来的部分狂热。赵刚(奎木狼之力)看着那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密集数据点,眉头紧锁。他想起了自己觉醒前,也只是个身体素质稍好的普通人。如果没有那次意外刺激,他可能一辈子都触摸不到星君之力的门槛。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台阶’。” 苏晚晴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目光炯炯,看向陈博士。“一个能普遍性地、安全地优化人类基础体质和精神阈值,提升能量亲和力,为正式修炼《混元道章》打下坚实基础的‘台阶’。就像盖房子,需要先打好地基。”
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划过,调出了两份绝密档案。
一份标记着“蟠桃基因库”,里面是培育出的初代“蟠桃”作物基因图谱及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提升效果的详细报告。食用蟠桃作物,能微弱提升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轻微优化神经传导速度。
另一份标记着“瑶池生命数据库(部分解密)”,里面是一些关于生命本源优化、基因层面温和引导、以及能量亲和力提升的生物分子模板和潜在作用通路模型。
“蟠桃提供了优化的‘素材’和‘方向’。” 苏晚晴解释道,“瑶池数据库提供了‘方法’和‘蓝图’。结合我们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XX)和纳米靶向递送技术…能否研发出一种安全、可控、普适的基因优化剂?它的目标不是赋予异能,而是——”
她一字一顿地说:
“优化体质,祛除后天积弊!增强免疫,抵御内外侵害!提升神经反应与能量感知敏锐度!为后续引气入体、凝聚精神,铺平道路! 这,就是全民修炼的‘筑基丹’!”
“筑基丹!” 陈博士的眼睛瞬间亮了!这个概念,完美契合了《混元道章》对凡人三境的基础要求!“以科学手段,完成锻体境前期最危险、最耗时的‘祛除杂质、打熬根基’过程!让普通人能更快、更安全地跨入真正的修炼门槛!妙!太妙了!苏总工,天工院生物医学部,请求主导该项目!代号:‘筑基工程’!”
“批准!最高优先级!” 林默立刻拍板。“资源全力倾斜!目标:三个月内,拿出安全可靠的初代产品!”
“筑基工程”在天工院最核心、安保等级最高的生物实验室“女娲殿”内紧锣密鼓地展开。陈博士亲自挂帅,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基因学家、生物化学家、纳米技术专家以及修炼理论顾问(包括几位初步踏入“凝神”门槛的道院导师)。
实验室里,没有神话传说中的丹炉火焰,只有最先进的基因测序仪、蛋白质合成器、纳米级3D生物打印机在高速运转。
基于“蟠桃”活性成分(命名为“生命因子S1”)的分子结构被不断优化、复刻。
从瑶池数据库筛选出的、针对人类基因中“惰性片段”和“能量阻隔点”的温和激活模板(代号“启灵序列”)被谨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