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的俞先生

第101章 穷极一生(1 / 1)

大屏上把两件作品放在一起对比,从色彩与布局来看,都属于精巧灵动型的,哪怕是个外人也能看得出来品味差不多。

台下那么多观众已经有懂的开始点评分析起来了,带动着周围一波一波的人都开始高声谈论起来,场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连好多看热闹的人都连带着开始不懂装懂地讨论起来。

场面越发的混乱起来,台上的评审团和主持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免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对比两幅作品。

先前质疑的那个国大师看到两幅作品,还觉得不可置信,忍不住惊叹,“这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绣出来的?”

在她看来,二十多岁正是懵懂入行的年纪,就算再有天赋的人,也会遇到很多瓶颈,没有好的师傅带着,有些人哪怕穷极一辈子也没有进步。

能在这个年纪绣出这样灵动精巧作品的人,哪怕是一些首大师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刺绣跟其他行业不一样,对艺术和审美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市场上大部分的花样都是的一成不变的,她也已经看腻了,能做到创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见其它大师对比了也暗自对她点头,确认两幅作品大概率为同一个所绣,她一颗心不但没有低沉反而沸腾起来了,惊喜地看向褚柚,“这两幅作品的布局和色彩你都是怎么想到的?”

搭配得错落有致,过渡精巧,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褚柚不卑不亢地回答,“我平时会习惯性地留意身边的景色,从不同的角落去看一件物品,如果有特别的颜色和布局会画下来。”

“原来是这样。”那位国大师满眼欣赏,“你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造诣,以后比你的老师寒梅大师还要青出于蓝啊。”

她心里是羡慕的,像他们这样的手艺想找个的愿意苦心钻研的绣艺的,又能让他们看得上眼,肯倾囊相授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一行需要的就是定下心来,现在社会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

寒梅大师能收到这样的徒弟,想必是十分满意的。

她的这番话,相当于是当众说明了蓝悦偷了褚柚的作品,并且据为己有拿来参赛。

蓝悦心中一紧,下意识扫视了一圈台下,对上寒月冷淡的眼神,微微安定下来,拔高声音问,“请问老师,难道你们就这么轻率地做出决定了吗,就凭这两幅作品?”

她站立在那里,言辞凿凿,“我也是师承寒月大师的,她的绣功也是公众的出众,怎么我就不能绣出好的作品了吗?”

“褚柚向来跟我不和,这件事这个圈子的里人都知道,你们随便找人问一下就知道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她忌妒我的作品,所以才偷了寒梅大师的作品来扰乱眼球?”

她眼眶红红的,人畜无害的样子,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一时间倒也让场下的很多观众动了恻隐之心,替她说起话来。

那位国大师原本看在寒月的面子上,不想把脸都撕破了,但她既然当众质问自己,也就没必要留面子了,“我们这么多人,如果从事刺绣工作这么多年连这点眼力劲也没有了,那凭什么坐上评审团的位置?”

她冷脸以对,“蓝悦对吧,你的作品昨天我已经看过了,我不防直说,凭你的水平绣不出这样的作品,就是你的老师寒月,也不一定能绣得出来。”

她向来直言直语,也不再客气,“谁质疑的谁举证,现在褚柚已经拿出证据来了,你还有什么话说?或者你有什么证据吗?你历来的作品工作室应该都是有的,如果觉得我们污蔑了你,那我现在就可以联系工作室,让他们送两幅你最好的作品过来对比一下。”

到底是评委,说出来的话自带公平公正,一番话说出来很多人都已经信服了,看着蓝悦泫然欲泣的样子,都觉得有点绿茶了。

蓝悦眼见着场下的风向都变了,忍不住又看向寒月,寒月目光沉沉,没有任何表示,她紧张的手心都出了汗。

沉默又僵持的气氛中,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国大师开口了,“其实这位选手说的也没有错,这并不能证明这两幅作品都是褚柚一人所作,人有的时候会灵感迸现,绣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无可厚非。”

那位女国大师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来,忍不住问,“黎老,你不是都看到了吗?”

别人或许有看错的可能,但他们这样的地位,每个人的绣法都有不同,他们不是看不出来的。

被唤作黎老国大师轻咳一声,“我之前查过,她们俩是在一个工作室的,绣法相似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们还是要秉公处理,不能冤枉了任何一位选手啊。”

“可是……”女国大师像是从来没有认识他一样,“一个人的小细节和小习惯是改不了的,总不可能蓝悦的作品连这些都跟褚柚的一样吧。”

黎老认同地点头,“我说得不错,所以她们俩究竟是谁窃取了谁的作品,还未可知啊。”

他话间刚落,场下一片喧哗,所有人都被这一戏剧性的一幕反转给绕得咋舌。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倒像是隐藏在了迷雾里,越发的扑朔迷离起来。

倒是那女国大师一直坚持,“我不知道黎老您为什么会这么说,但我相信在座的其他大师都能判断出来,而且昨天蓝悦和褚柚的吊兰,大家也都看到了,究竟谁才是有这个实力的想必不用我说,大家心中也自有决断。”

其它国大师省大师看他们俩之间弥漫起硝烟,气氛也剑拔弩张起来,只能小声的跟着劝着,还有些不太会说话的,只能一脸尴尬地笑着。

黎老一脸认真,“我们都是从年少过来的,也都有过突破瓶颈时的记忆,难道我们的年少时就没有满意的作品吗?我们作为过来人最要做的就是维护她们的信心,而不是没有证据就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