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八点整,就在全球恐慌情绪即将达到顶峰的时刻,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直播,开始了。
从纽约时代广场,到东京涩谷街头,再到伦敦皮卡迪利广场,全世界所有标志性建筑的巨型屏幕,都被同一个画面接管了。画面中,是云梦市的“文明之眼”总部,灯火通明,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气氛紧张而有序。
没有主持人,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只有一个冷静的女声,用平铺直叙的语调,向全世界解释着“信使一号”计划。从光帆的原理,到量子纠缠的通讯方式,再到全球上百个激光发射点的分布图。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被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人们,无论是物理学博士,还是街边的流浪汉,都看呆了。他们或许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名词,但他们能看懂一件事:人类,没有坐以待毙。在那个他们无法理解的威胁面前,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正在用一种他们同样无法理解,但感觉无比高级的方式,进行着反击。
恐慌的情绪,在一种奇妙的集体参与感中,被悄然消解了。人们不再是无助的羔羊,而是变成了一场伟大探索的见证者。社交网络上,讨论的风向瞬间转变。人们不再讨论末日,而是开始热烈地争论光帆的角度和激光的功率。无数民间的物理爱好者,甚至开始自发地计算起了“信使一号”的轨道,并为官方的直播数据提供着各种“修正建议”。
王德发站在云梦市中央广场,看着周围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流,看着身边成千上万市民脸上那专注而兴奋的表情,第一次理解了陈明所说的“确定性”是什么。
这是一种技术上的自信,一种文明层面的从容。
“陈总这一手,比任何政治家的安抚演说,都管用一万倍。”王德发对着通讯器,由衷地感慨。
“那是。”胖虎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点小得意,“我家老板,玩的就是心跳。”
直播的最后,画面切换到了位于戈壁沙漠深处的一个巨大发射基地。那个巴掌大的“信使一号”,正静静地悬浮在发射架上。
倒计时开始。
“三!”
“二!”
“一!”
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没有烈焰升腾。
就在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全世界,上百道肉眼不可见,但蕴含着恐怖能量的激光束,跨越山川与海洋,精准地聚焦在了那片薄如蝉翼的光帆上。
“信使一号”,瞬间消失了。
它没有“飞”走,而是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珠,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空。只有“文明之眼”的超距望远镜,才能捕捉到它化作的那道微弱的光,正以一种无与伦比的速度,刺破黑暗,奔向那个悬停在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巨大的未知。
整个地球,在这一刻,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
时间,在等待中被无限拉长。
二十个小时,对于习惯了即时通讯和超高速交通的“闲暇人”来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文明之眼”的总控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阿锦站在主屏幕前,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条代表着“信使一号”的绿色轨迹线。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正在精准地切入地月之间的空间。而在它的终点,那个巨大的红色数据模型,静默地悬浮着,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远古巨兽。
胖虎在总控室外面的休息区来回踱步,手里的电子烟都快被他捏变形了。他不敢进去,怕自己的呼吸声都会打扰到里面那些正在与宇宙掰手腕的精英们。他只能通过休息区的屏幕,看着那些不断刷新,但他一个都看不懂的数据。
“你说……能行吗?”胖虎终于忍不住,捅了捅身边正在闭目养神的王德发。
王德发眼皮都没抬一下:“问我干嘛,我又不是陈总。不过,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就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天塌下来,总有个高的人顶着。咱们要做的,就是相信那个最高的人,别自己先乱了阵脚。”王德发睁开眼,指了指屏幕上那个巨大的红色晶体模型,“Idle-con的时候,你觉得复活渡渡鸟靠谱吗?你觉得在市中心建个罗马角斗场靠谱吗?你觉得阿米尔那个‘拆弹部队’靠谱吗?结果呢?不都成了。陈总这个人,他办的事,就不能用‘靠不靠谱’来衡量。你得用‘疯不疯狂’来衡量。越疯,说明他越有把握。”
胖虎被他这套歪理说得一愣一愣的,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从认识陈明开始,这家伙干的每一件事,在当时看来,都离谱得像是天方夜谭。
就在这时,总控室里传来一阵压抑的惊呼。
胖虎和王德发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死死盯住屏幕。
只见那条绿色的轨迹线,已经抵达了红色模型的边缘。
“‘信使一号’已抵达预定坐标。”阿锦冷静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响起,“关闭全球激光阵列,光帆展开,进入悬停模式。量子纠缠接收阵列……启动。”
屏幕上,代表“信使一号”的光点,开始闪烁起柔和的蓝色光芒。它像一只勇敢的萤火虫,正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团深邃的黑暗。
一秒。
两秒。
十秒。
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个巨大的晶体,依旧静默,没有任何反应。
那位鹰派将军的远程通讯信号,第一时间切了进来,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失望?“看来,你的‘信使’,也只是个摆设。它根本无法……”
他的话没能说完。
因为就在下一秒,异变陡生。
主屏幕上,那个巨大的红色晶体模型,内部原本只是零星闪烁的光点,突然间,全部亮了起来!
仿佛一座沉睡了亿万年的星城,在一瞬间被唤醒。无数道光芒在晶体内部穿行、交织,构成了一幅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瑰丽而复杂的立体网络。
与此同时,总控室里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警报!检测到超高强度量子信号!数据流强度……溢出了!服务器阵列过载!正在熔断!”一个技术员的声音因为恐惧而尖锐地嘶吼起来。
“切断主服务器连接!启动备用的‘深海’量子计算机!”阿锦的命令快得像一道闪电,“把所有数据,直接导入‘深海’的缓存区!不要进行任何解析,只做原始数据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