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上下关于“高考状元秦风最终情定XX大学”的喧嚣与狂热渐渐平息,当那些被秦风“神之答卷”和“逆天神迹”反复蹂躏、几近崩溃的三观逐渐开始艰难重建的时候,我们的主角秦风同学,却早已将高考的辉煌与喧嚣抛诸脑后,一头扎进了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的“枯燥乏味”的日常之中。
当然,他所谓的“准备”,与普通准大学生的“准备”,可能存在着那么一点点……嗯……亿点点的不同。
别的准大学生,此刻可能正忙着呼朋引伴,通宵开黑,享受着高考结束后那短暂而宝贵的放纵时光;或者是在父母的“押解”下,奔波于各大驾校,苦练“倒车入库”和“侧方停车”;再或者,就是对着一堆花花绿绿的大学专业介绍,和父母展开一场关于“兴趣爱好与就业前景孰轻孰重”的世纪大辩论。
而秦风的“考后暑期日常”,则是这样的:
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先来一段据说是从某位隐世高人处学来的“太极养生吐纳法”(其实是系统商城里用10个学神积分兑换的“初级体能优化方案”),感受着天地灵气(主要是小区楼下王大妈广场舞音响的重低音)在四肢百骸间流淌。
上午,雷打不动地进行至少三个小时的“专业知识预习”。当然,他预习的教材,可能跟普通准大学生手里的《高等数学(上册)》或者《大学物理入门》不太一样。他书桌上摊开的,赫然是《规范场论中的拓扑不变量》、《多体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与退相干研究进展》、《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新型储能器件设计原理》……这些书名,每一个字拆开来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足以让任何一个985大学的物理系或材料系博士生当场表演一个“原地去世”。
下午,则是他的“自由探索与兴趣拓展”时间。他会利用【学神黑科技系统】那堪比“宇宙级图书馆”的“真理圣殿”模块,以及新解锁的“科研项目孵化器”功能,对他之前在高考考场上“灵光一闪”搞出来的那些“小玩意儿”——比如那个“足以改写数学教材”的“秦氏几何变换解题法”,以及那个“手搓微型马赫环”的“简陋装置”——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推演和优化改进。
偶尔,他也会在“崑仑虚拟实验室(初级版)”里,尝试着搭建一些……嗯……“稍微”超前一点的实验模型,比如“小型托卡马克装置的磁约束参数优化”、“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计算网络构建”、或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肠杆菌进行定向改造以高效合成某种特殊蛋白质”……
当然,这些“小实验”大多因为他当前权限不足、算力不够、或者关键技术节点尚未解锁,而以“虚拟实验室爆炸”、“模拟数据溢出”、“系统过热警告”等方式宣告失败。但这丝毫不能影响秦大学神那颗勇于探索、乐于“作死”的科研之心。
用他的话说就是:“科学的道路,本就充满了失败与未知。每一次‘炸实验室’,都是向真理迈进的坚实一步!而且,在虚拟实验室里炸,总比在现实中炸要安全得多,也……省钱得多。”
至于晚上,则是他与父母进行“亲情互动”和“凡尔赛文学现场教学”的宝贵时光。
“小风啊,今天学习累不累啊?妈给你炖了‘十全大补乌鸡汤’,快趁热喝了,好好补补脑子!”王秀兰女士端着一碗香气扑鼻的鸡汤,满脸慈爱地走进书房。
秦风放下手中那本比砖头还厚的《超弦理论与M理论导论(英文影印版)》,揉了揉太阳穴,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疲惫笑容:“谢谢妈,是有点累。今天下午在脑子里推演了一个关于‘高维时空虫洞稳定性与负能量密度物质关联性’的小模型,结果发现有几个关键参数的边界条件没处理好,导致整个宇宙模型在模拟过程中提前坍缩了,白忙活了大半天,唉。”
王秀兰女士:“……???”她感觉儿子说的每个字她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跟听天书一样。不过,不明觉厉就对了!我家儿子,就是牛逼!
“儿啊,虽然妈听不懂你在研究啥,但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不愧是全国高考状元!来,多喝点汤,好好补补,争取早日……嗯……把那个什么‘宇宙模型’给重新建起来!”王秀兰女士一边说着,一边又给秦风盛了一大碗鸡汤,眼神中充满了盲目的崇拜与自豪。
一旁的秦建国同志,则默默地拿起手机,在自己的“老战友吹牛逼专用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唉,现在的孩子啊,学习压力就是大。我家那小子,高考完了也不消停,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研究什么‘宇宙坍缩’、‘时空虫洞’的,我寻思着,他是不是科幻小说看多了,想当地球球长了?愁死个人哟……”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靠!老秦!你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凡尔赛文学十级学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