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敌一国,我在异界召唤英灵

第191章 民生艰难(1 / 1)

没了牙齿,张小乙的声音像是漏风的窗楹一样,嘶嘶作响。

“哪有人自愿顶着杀头的干系当一个造反的反贼!这一切都是你们这些贪官酷吏逼的,是这个残暴的大梁朝廷逼的!”

张小乙喊得义愤填膺,声音振聋发聩。

方信羽掏了掏耳朵,颇有些无奈道:“还以为有什么新鲜的说辞,还是这老一套!被逼的?那你倒是说说怎么逼的?”

“洪水天灾,遭殃的永远都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你们这些身处高位的朝廷官员,不仅没有赈灾,还要将我们往绝路上逼!”张小乙声嘶力竭的控诉道。

“呵呵呵,”方信羽不禁笑出声来,“没有赈灾?州府搭建的粥棚是什么?朝廷派出的引导灾民离开受灾之地,前往丰腴之地就食的钦差、缇骑又是什么?”

“粥棚,粥棚里的粥根本吃不饱,让我们饿着肚子到千里之外的关中更是死路一条,明明县城的粮仓里粮食堆得都要烂了,为什么就不愿意拿出来给我们吃,偏偏要我们死在往关中的路上!”

张小乙凄惨地说着,声泪俱下。

方信羽眼神里带着些许的不耐烦,盯着张小乙说道:“说完了吗?”

“狗官,奸贼!”张小乙苦大仇深的与方信羽对视,恶狠狠的咒骂着。

方信羽拦住了想要将这个出言不逊的反贼就地格杀的众人,对于张小乙的叫骂,方信羽浑不在意,只是淡淡的说道:“你说粥棚里施舍的粥吃不饱,可是朝廷为了疏通河道,清理洪灾之后遗留下的淤积污秽,诏令招募百姓,以工代赈,这些应募的百姓都能吃饱,甚至还有工钱拿......”

“你,为什么不去应募?”

张小乙的咒骂声顿时被堵住,脏话噎在喉咙里,吐不出来。

“前往关中的一路上,有沿途的官吏、士卒引导,更有当地的世家豪族行义举、设粥棚,甚至是招揽灾民,直接提供活命的生计......”

“只要离开受灾之地,就能活命,你,为什么不去?”

“大梁朝廷北有戎狄,南有成、越,虎视眈眈,肆虐边关。大梁将士舍身忘死、保家卫国,镇守边关,与敌国周旋,所消耗的粮草,岂止亿万,粮仓里的粮食若是全部散给灾民,这些将士们,他们又吃什么?”

“现如今,为了抵御南越国的侵略,镇南军将士镇守边疆,隔江与南越大军对峙,可就是因为你们,劫掠了原本应该提供给镇南军的粮草,导致大梁朝廷不得不从关中、从北地向南方调运粮草,其中所产生的损耗、耗费的人力,又该怎么算?”

方信羽的眼睛,像是微山湖寒冷的湖水一般,冰冷刺骨。

“奸、懒、谗、猾,不思进取,愚昧不堪,贪婪成性,这天下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太多了,才会像今天这样乱!”

“放心,我是不会动手杀你的,你这种人的血,只会脏了我的刀!”方信羽一脸嫌弃的说道。

张小乙愣愣的看着离去的方信羽,心里忽然松下了一口气,似乎自己不用死了。

心里的石头还未彻底落下,一道熟悉的人影忽然又出现在张小乙的眼前。

王彦升缓缓抽出血影剑,冷声道:“我的剑,就是为了替将军斩除污秽而存在......”

“饶命、饶命,他说了不杀我!!!”

张小乙凄厉的惨叫声传来,方信羽瘪瘪嘴,轻声道:“一个投机倒把、巧取豪夺的流匪头目,说什么民生艰难,哪怕是个普通的流民呢?”

剿灭了微山湖里的水匪、微山上的流寇,怯薛营大军继续沿着原定的路线,向着下一个目的地——武原行进。

在那里,有着专门为汇集而来讨伐白莲教匪首的各路大军而搭建的营寨,随着战事的接连胜利,起兵讨伐白莲教的军势也越来越多,大家好像都在害怕捡不到便宜一样。

经过数日的跋涉,方信羽的大军终于赶在年底前抵达了武原大营。

五千人的大军,其中还有着数量众多的骑兵,汇集在武原大营的各路军势的将领纷纷派人前来打探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的底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许昌之战后,才开始起兵,讨伐白莲教。

不过面对这些人的试探和邀请,方信羽并没有理会,因为他十分惊喜的在武原大营里,遇到了熟人。

风雷营主将项声、鹿鸣营主将樊千,和方信羽等人一同在襄城大营训练,后来在支援尉氏城时被当时还是白莲教将领的韩广包围用作诱饵的倒霉蛋,两人恰好也在这武原大营。

项声和樊千也是因为方信羽的大军入营时所引起的骚乱,前来凑热闹的,看看到底又是哪家的公子少爷拉起了这么一支大军,令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五千人大军的主将,竟然还是自己的老熟人,一个对自己二人有过救命之恩的老朋友。

营帐里,篝火升腾,火舌舔着釜底,釜中肉汤翻滚。

樊千举杯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万万没想到,许昌一别,再次相见时,方兄弟你竟然已经是朝廷正式封赏的都尉,手底下拉扯起这么一支大军,单论兵力,怕是已经不输给一般的将军了!”

方信羽回敬道:“樊兄取笑了,在下也只是因缘际会,一赖皇恩浩荡,二赖朝堂诸公贤明,三赖将士用命,而我只是运气好罢了,虚得厚赐,内心惶恐。”

项声笑道:“方兄弟太过自谦了,你的本事,我和樊兄两人还能不知道吗?”

随后,项声又长叹一声:“唉,眼见昔日同袍如今都在建功立业,而我却......”

听出了项声话语里的羡慕和失落,方信羽一脸的疑惑,看向樊千,眼神里满是询问:“樊兄,项兄他......?”

樊千放下酒杯,感慨道:“方兄有所不知,项兄他如今已经不是风雷营的主将了。”

“这是何故?”方信羽好奇的问道。

项声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苦涩的笑容,从樊千的嘴里抢过话头,说道:“方兄弟,我这风雷营主将之位,本就是我堂哥相让,我才得到的,如今只是物归原主罢了,说到底还是我给项家丢人了,怨不得旁人。”

项声的堂兄?

方信羽又想起了此前项声口中惊才绝彦的项思羽,这个单听项声的描述,与方信羽所熟知的另一位姓项,字是一个羽字的传奇,有着七八分相似的人物,心中不由得好奇,想要见识见识这位项思羽。

“项兄不必自艾,此不过是一时的困顿,以项兄的本事,缺少的只是一点点的时运,白莲教的动乱还未平息,‘三如’的人头还在他们的项上,项兄焉知自己此后不能建立功勋,甚至超越你那位堂兄呢?”

方信羽宽慰着项声,樊千也对方信羽的话深表认同,一起安慰项声,而项声虽然表面上重新振作起来,可是内心里,只有他知道,面对项思羽,他有多么的绝望。

同辈人里,出了个项思羽这样的人物,是项氏的大幸,却是他们这些项氏子弟的不幸。

族中长老的话,深深的刻在了这一代每一个项氏子弟的心中,令他们备受煎熬。

项声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