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力挺钟小艾,她一胎三宝

第155章 汉东发展最好的区,他可是当家的(1 / 1)

这一次,

孙连城又来了,还是因为李达康的一个违规指令。

李达康这次太反常了,居然让他把大风厂的工业用地改成住宅用地,这一改,地价可是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事可大了去了。

一个城市的土地分配,从建城开始就规划好了。

要改动土地用途,简直就是玩命。

没人查还好,要是有人查,那就乱套了,轻则被降级,重则得坐牢。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就像当年丁义诊帮赵瑞龙改土地属性,

那是置换,把别的住宅用地和山水集团的地换一下,

保持光明区的土地属性不变,才敢这么干。

现在呢,李达康一句话,

就让孙连城改土地属性,这么大的责任,

他可担不起,但又没办法。

李达康让他干,他能不干吗?

唉,孙连城没辙了,只能亲自上门去谈。

这事,他避不开,也没法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李达康轻轻吆喝了一声,孙连城就进了办公室。

这时,李达康正忙着批文件,连头都没抬,直接就让坐下。

说实话,李达康真是个拼命的人。

跟欧阳离婚后,他就直接住办公室了,

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几乎没什么个人爱好。

除了给在国外读书的女儿打个电话,其余时间都是紧绷着的。

就连应酬也尽量推掉,专心忙工作。

现在的李达康,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一台不停歇的工作机器。

这就是京州的书记李达康。

在这种大佬手下做事,得处处小心为上。

要不然,甭管你是谁,

最后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丁义诊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孙连城有能力,但胆子不大。

他做的每件事,

都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搞定的,

不会借着办事的名义去搞别的。

这才是关键,孙连城心里跟明镜似的。

所以现在来找李达康,

他特别小心,盯着李达康的一举一动,

小心翼翼地站着,既不说话,

也不坐下,就这么看着李达康忙工作。

李达康也感觉到不对劲了,放下文件,

抬头一看是孙连城,勉强挤了个笑,

“哟,孙连城,来来来,坐坐坐。

这次大风厂的事,你办得挺好。

让开发商先出钱,这主意不错。

咱们光明峰项目还得靠你呢。

等事完了,我给你请功。

你这书记的位置,肯定能坐稳了。”

李达康说话的时候,那模样完全不像他自己,好像变了个人。

孙连城在光明区这么多年,他当然懂,此时的李达康是在给孙连城挖坑呢。

李达康是什么人?精明得很,工作能力强。

但要是他不想掺和,也能撇得一干二净。

丁义诊就是个例子,他能不知道丁义诊和赵瑞龙的事?他比谁都清楚,只是装糊涂。

或者说,他不愿意去面对。

只要赵瑞龙能帮他升官,手下人怎么做,他都不管。

这就是李达康,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己主义者。

他对孙连城的看重,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让孙连城背锅而已。

之前大风厂的事,孙连城处理得挺好,李达康挺满意。

至于怎么处理的,他才不在乎。

就算孙连城拿了钱,他也无所谓。

反正京州这边不会查他,其他地方要查,他也不会保。

不仅不保,还会踩上一脚。

这就是现实,官场上太正常了。

有敢于担责的上司,就有这种推卸责任的领导。

这没什么奇怪,只是孙连城偏偏摊上了这样的李达康,这就是命。

孙连城瞅着李达康那笑眯眯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

这事明摆着就是等着挨批评的。

挨批评倒也罢了,关键是挨完批评后,自己的位子还能不能保住,那就难说了。

如今的孙连城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了高育良的点头,他看到了晋升的曙光。

可这一有了希望,心里反倒不踏实了。

要知道,现在的孙连城要是想往上爬,李达康的态度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般来说,他的任命都是市里开会讨论后,直接交到组织部审核就能通过的。

李达康一句话就能定他的职务,这时候要是得罪了他,那可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

孙连城怎么能不心慌呢?所以他现在是左右为难,也动过念头,就违规这么一回,等事情一过就不再犯。

但他心里明白,一旦开了这个头,就肯定会有下一次。

李达康绝不会轻易放过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纠结了好一阵子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来了。

望着李达康的眼睛,孙连城硬着头皮开了口:“达康书记,是这样的。

这次大风厂那块地要改成住宅用地,得上面审批,我们区里可做不了这个主。

现在的政策在这方面卡得紧。

您也知道,地皮性质一变,那可就……”

李达康眉头一皱,听出了孙连城话里有话。

这事涉及到纪律,不管是谁,要是真的敢违抗,那可是要吃牢饭的。

但李达康可不想背这个锅。

他对孙连城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得已经很委婉了。

就说那块地更适合做光明峰的员工宿舍。

按理说,丁义诊早就该摆平的事,可孙连城不一样,他太清廉,顾虑太多,试了好多种方法都不行,最后只能写报告申请上级出手相助。

要是孙连城甩手不管,却让李达康来背锅?李达康自然不乐意,看着孙连城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满,语气也生硬得很:“孙连城,这种事你也办不利索?丁义诊能办到的事,你怎么就不行?山水庄园那档子事你还记得不?丁义诊能搞定,你就不行?是你不想干,还是真干不了?”

李达康说话的时候虽然语气挺平静,但话里带着股子寒气。

这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是上面的沙瑞金的主意,要在汉东搞试点,京州是首选,而京州的黄金地段就在光明区。

这次试点必须成功,大风厂那块地是最合适的。

这是上级的命令,李达康也不能违抗,于是就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区长孙连城,因为孙连城要是想升官,就得拿出点成绩来。

而这块地皮,就是专门给他孙连城出的难题。

孙连城一听这话,脸立刻就苦了。

丁义诊之前把光明区能卖的地都给卖光了。

要不是这样,大风厂那块地早就解决了。

要改成住宅用地,得上报审批,以前丁义诊是用地换地的法子,但现在……

孙连城瞧着李达康,一脸无奈地说:“达康书记,您可能不太清楚,丁义诊已经把能卖的地全给卖了。

要不这次大风厂那事,咱们也不用这么急着处理那块地。

而且,要把那块地改成住宅用地,得走一系列的申报程序。

以前的丁义诊,还能想办法用地换地解决问题,但现在……”

孙连城刚开口时还有点结巴,但聊着聊着就越说越起劲。

说真的,眼下的情况就是这么个理儿。

他身为一个区的头儿,居然让他去干那种可能掉脑袋的事。

正常人谁会干?当年的丁义晨为什么要那么做?还不是图个升官发财?

孙连城什么好处也没捞着,连个书记的头衔都没给。

让他豁出去?他又不傻。

至少得给他点实质性的甜头吧。

天天给他画大饼,他才不吃这一套呢。

这时候李达康听到这话,眼神更冷了。

他把这摊子事交给孙连城,就是不想惹麻烦,还想继续往上爬。

这种节骨眼儿上,绝对不能出乱子。

李达康书记怎么可能冒险呢?这时候孙连城推三阻四的,直接把他给惹火了。

他指着孙连城的鼻子就开骂:

“孙连城,我能摆平的事,需要你插手?我是书记,你也是书记?现在开始指挥我了?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是你的上级,明白吗?

你一个区长哪来这么多歪理?京州的书记是我不是你。

京州六百八十万老百姓的生计、发展、吃饭、找工作,我是第一责任人,不是你!

就这么点儿小事你就想撂挑子?孙连城,你行。

上次那个窗口的事,要不是高育良书记开口,你那几张破凳子能过关?真是可笑!

现在以为自己有靠山了,本事大了?敢这么跟我说话?这事你必须做,不做也得做!京州的发展不能停在我手里,更不能停在你手里!

这事你不干,就自己写辞职信走人!”

李达康这时候哪儿管这事合不合规矩,只是一味地用权势压人。

按规矩来,他都说到这份上了,孙连城是非做不可了。

但孙连城心里清楚,这事绝对不能干。

一旦干了,一辈子都得提心吊胆。

不管职位多高,都会留下污点,这一点他看得明明白白。

李达康越激动,就越激怒他,孙连城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他也死死地盯着李达康,毕竟自己也是个区长,也有尊严。

汉东发展最好的区,他可是当家的。

李达康正面对孙连城的挑衅,能不生气吗?这时候的孙连城却显得异常坚定。

李达康看到孙连城的表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孙连城,这事你必须给我办了,非办不可!要是不服气,你就去告我,告到省长那儿,告到书记那儿,我不管!”

这不是威胁,而是赤裸裸的讽刺,同时也暴露了李达康在京州的强势地位。

在这里,市长几乎就是个摆设,都是因为他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