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遗址公园的铁丝网上,还挂着当年人们翻越时留下的衣物碎片和手写标语。凯伦举着手机,镜头对准墙面上那幅着名的《兄弟之吻》涂鸦,嘴里念叨着:"这颜料都开裂了,居然还这么鲜艳。"她突然转身,把柏林熊玩偶举到镜头前,"来,跟社会主义兄弟合个影!"
艾拉正在给墙缝里的向日葵浇水——这些从砖缝里钻出来的植物,是柏林人特意种下的"自由之花"。"戴安娜的消息说得真及时,"她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刚解开博物馆的谜题,正好换个环境放松。不过阿根廷门多萨?除了足球和烤肉,我对那儿一无所知啊。"
马克斯捧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安第斯山脉的卫星地图,红色标记密密麻麻:"门多萨可是'葡萄酒王国'!安第斯山脉的雪水灌溉,加上高海拔的强紫外线,葡萄甜度特别高。那里有超过1500家酒庄,其中卡氏家族酒庄从1883年就开始酿酒,比德国统一还早七年!"
塞西莉亚推了推眼镜,从帆布包里掏出本《南美葡萄酒文化手册》,书页边缘还沾着佩加蒙博物馆的灰尘:"更神奇的是门多萨的'海拔魔法'。葡萄园大多在海拔900到1500米,白天阳光强,葡萄能充分光合作用;晚上气温骤降,呼吸作用减弱,这样积累的糖分更多,酸度也更平衡。这和德国莱茵高产区的'晨雾效应'刚好相反,却都能酿出好酒。"
佐伊望着远处的勃兰登堡门,胜利女神雕像在夕阳下闪着金光:"记得达特穆尔的泥炭味,柏林的咖喱香肠味,下一站该是葡萄酒香了。"她轻轻抚摸着麻醉弩挂件——这是从海文岛带出来的纪念品,"门多萨的酒庄是不是都像城堡?我在电影里看到过,橡木桶堆得像小山。"
11号正在检查旅行箱的锁扣,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戴安娜的消息里提到,门多萨有'安第斯葡萄酒之路',沿途能看到殖民时期的酿酒设备。19世纪欧洲移民带去的酿酒技术,和当地印第安人的传统方法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突然指着地图上的红色线条,"而且那里的灌溉系统很特别,是西班牙人16世纪修的'acequias'水渠,用重力引水,现在还在用。"
莱昂的速写本上,已经画好了一串饱满的葡萄,旁边标注着"马尔贝克——阿根廷国宝葡萄品种"。"这种葡萄原产法国,19世纪被带到阿根廷后,在门多萨的土壤里长得特别好,"他笔尖不停,"就像柏林墙倒塌后重生的城市,植物也会在新环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告别柏林墙,团队沿着菩提树下大街往车站走。凯伦突然冲进路边的纪念品店,出来时手里攥着个巴掌大的探戈舞者玩偶:"老板说阿根廷人跳探戈时,男人的脚要像'踩着火炭'一样快,女人的裙子得能转出圆形。到时候我要学两招!"
"探戈其实起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区,"塞西莉亚翻着手册补充道,"19世纪末,非洲移民、意大利水手和西班牙矿工把各自的舞蹈融合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探戈。最初被上流社会看不起,就像咖喱香肠在柏林刚出现时,被视为'底层食物'呢。"
在柏林泰戈尔机场的候机大厅,凯伦正对着手机屏幕傻笑。"我在booking上订了家酒庄民宿,"她把屏幕转向众人,照片里的白色庄园爬满三角梅,"老板说可以亲自摘葡萄,还能学踩葡萄——就是光着脚在木桶里踩,像红酒广告里那样!"
艾拉皱了皱眉:"踩葡萄会不会不卫生?"
"这是传统工艺!"马克斯推了推眼镜,"门多萨的老酒庄还保留着这种方法,人体温度能让葡萄皮更好地释放色素和单宁。不过现在大多用机械压榨了,只有顶级酒庄会在酿造纪念款时用脚踩。"他指着手机里的视频,"你看,踩葡萄前要彻底消毒,而且只踩破皮,不会压碎葡萄籽——籽里的苦味物质会影响酒的口感。"
佐伊望着窗外起飞的航班,机翼在晚霞中拉出金色的线:"安第斯山脉的雪山融水,会不会和达特穆尔的泥炭水一样,有特别的矿物质?"
"说到矿物质,"塞西莉亚从包里掏出个小巧的水质检测笔,这是她在柏林特意买的,"门多萨的土壤里有火山灰成分,所以葡萄里的钾含量特别高。德国雷司令的高酸度来自板岩土壤,而阿根廷马尔贝克的黑莓风味,就和安第斯山的火山土有关。土壤决定风味,这是葡萄酒的'风土密码'。"
莱昂正在速写本上画酒庄草图,突然抬头:"你们知道吗?门多萨在1861年发生过8.5级大地震,整个城市几乎被摧毁。现在的酒庄都是重建的,有些酒窖的墙壁里,还能看到当年地震留下的裂缝。就像柏林的建筑带着战争伤痕,那里的石头也记着大地的震动。"
广播里传来登机通知,凯伦第一个跳起来,背包上的鲨鱼挂件和探戈玩偶撞在一起,叮当作响:"终于要去吃阿根廷烤肉了!听说他们的牛排按公斤卖,烤的时候只撒盐,其他调料都不用——这对吃货来说,简直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