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第44章 公海猎影与生物信标(1 / 1)

太平洋国际公海,坐标E-175°,N-15°。

“秃鹫”突击舰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切开墨蓝色的厚重波涛。舰桥内,空气紧绷如拉满的弓弦。巨大的综合态势屏幕上,一片代表“海妖号”最后已知位置的红点被浩瀚的、代表未知的深蓝所包围。周边海域的卫星遥感图像、沿岸国家共享的海岸监视雷达数据流、以及被动监听阵列捕捉到的海量无线电频谱信号,如同瀑布般在分屏幕上滚动刷新。

“AIS信号消失超过48小时。目标反侦察能力极强,疑似装备了先进的水下信号屏蔽层和电磁干扰装置。” 技术员的声音带着焦灼,“主动声呐探测受复杂海流和深海地形干扰,效果不佳。被动监听尚未捕捉到‘海妖号’特有的引擎声纹或大功率电磁辐射特征。它像…彻底融进了大海。”

李晴站在主控台前,左手掌心那道伤口的灼痛与搏动感,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计时器,在死寂中格外清晰。每一次搏动,都似乎与远方某个无形的存在产生着微弱的、令人心悸的共鸣。洪学友的血在她体内奔流,带来剧痛,也带来一种跨越生死的、指向黑暗核心的直觉。她摊开左手,看着边缘泛着诡异幽蓝脉络的伤口,声音低沉而坚定:“他还在那里。这片海域,是他的屏障,也是他的囚笼。常规方法找不到,就用非常规的。”

战术一:铊毒之痕。

“技术组,分析宏远熔炉残骸中提取的铊毒浓缩液及其衍生物的‘指纹’特征。”李晴下令,“‘海妖号’作为‘渡鸦’可能的移动巢穴,必然需要处理实验废弃物或进行样本维护。启动舰载高精度海水质谱分析阵列,扫描方圆五十海里内所有海水样本,重点监测铊-209及其特定活性衍生物(尤其是与熔炉核心同源的几种高毒性异构体)的异常浓度梯度!哪怕只有万亿分之一的异常,也要给我标出来!” 这是基于对手技术路径的精准预判——铊毒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原罪”痕迹。

巨大的质谱仪探头被放下船舷,如同巨兽探入深海的触须。海水被源源不断吸入,进行着分子级别的疯狂筛析。数据流在屏幕上跳跃,无数代表不同元素的峰值图谱快速掠过。时间在沉默的等待中流逝。

战术二:电磁幽灵。

“‘渡鸦’需要通讯,需要导航,甚至可能需要与岸上残余网络联系。”李晴转向通讯与电子战部门,“他关闭了常规应答器和主动大功率发射,但低功率、加密、甚至生物电层面的隐秘信号呢?调整被动监听阵列的敏感度和滤波算法,重点扫描以下频段和信号特征:1. 与宏远熔炉活体芯片最后发射的定位脉冲同源的超高频微脉冲;2. 与‘灯塔-07’胚胎维生舱控制台信号残留相似的加密生物电载波;3. 任何非标准、无法识别、出现规律性重复的‘噪声’信号!把他当成一个藏在深海里的、会‘呼吸’电磁波的幽灵来抓!”

监听阵列的耳机里,原本是单调的海洋背景噪音(鲸歌、水流、远处船只的模糊嗡鸣)。此刻,在高度优化的滤波算法下,一些极其微弱、规律异常的“沙沙”声或极其短暂的“滴答”声被分离、放大、标记。它们如同深海鱼类的低语,难以分辨,却蕴含着可能的方向信息。

战术三:社会关系深潜。

陈刚带领的情报分析小组并未闲着。“‘渡鸦’陆振声当年能逃脱,绝非一人之力。查!十五年前与他关系密切、后同样‘消失’或‘意外死亡’的关联人物!特别是那些具备船舶操作、远洋导航、生物实验室维护等特殊技能的人!” 尘封的旧案卷宗被再次打开,户籍注销记录、异常死亡报告、行业注册名录被交叉比对。

一条线索浮出水面:一个名叫“周坤”的船舶工程师,曾是“渡鸦”早年走私团伙的骨干之一,精通大型船只改装与隐蔽系统安装。十二年前,其注册的小型船舶维修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本人声称出海捕鱼后“失踪”,家属报案后不了了之。其“失踪”前半年,曾频繁往返于东南亚某国与国内一个不起眼的渔港——而那个渔港,正是五年前监控拍到疑似“渡鸦”化名“周文博”入境的城市附近!

“‘周坤’的‘失踪’,很可能是金蝉脱壳!他可能就是‘海妖号’的实际操船者或技术维护核心!”陈刚将信息同步到主屏幕。

战术四:来自深渊的证词。

医疗小组带来了关于李晴伤口的深度分析报告和那三名被救下的熔炉“燃料”的最新情况。报告触目惊心:【李晴伤口处异体DNA融合度持续加深,局部神经丛已形成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放大与接收效应。其异常生物电波动模式,与宏远熔炉活体芯片的基准信号存在…部分同频谐振特征!】

“这意味着什么?”李晴追问。

“意味着…”医疗组长艰难地措辞,“您掌心的伤口,某种程度上…像一个微型的、与‘光痕’活体芯片技术同源的…生物信标。它可能无意识地、被动地接收或放大来自同源技术发出的特定生物电信号,尤其是当对方处于活跃或高负荷状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