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站在窗前,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微微凉意。
外面阳光依旧刺眼,可投射在她心头的,却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沈明月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狠毒!
“舆论,哼,真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啊。”林疏桐喃喃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陈砚之走到她身后,将一件薄外套披在她肩上,温声道:“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知道,此刻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实际行动才能让她安心。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转身,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砚之,你说得对,现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我得先弄清楚,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
陈砚之动用他在茶文化基金会的人脉,开始调查舆论的源头。
林疏桐则凭借自己多年在茶道界积累的人脉,四处打探消息。
很快,调查结果汇总到林疏桐面前。
“李记者……果然是他!”林疏桐看着手中的资料,眼神冰冷。
这个李记者,向来唯利是图,为了钱什么都敢做。
只是没想到,这次他竟然敢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
“这个李记者,之前就因为虚假报道被投诉过,没想到这次又重蹈覆辙。”陈砚之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厌恶,“我已经让人去查他之前的黑料了,只要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能让他身败名裂!”
林疏桐点了点头:“很好。不过,光是解决李记者还不够,背后还有孙教授……”
孙教授,茶道界的泰山北斗,一向以严谨着称。
他的话,在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如果不能消除他对茶道学院的误解,恐怕这次的危机很难彻底化解。
“孙教授那边,恐怕要费一番功夫了。”陈砚之皱着眉头说道,“他这个人,一向刚正不阿,很难被说服。”
林疏桐”
当晚,林疏桐拨通了李记者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李记者谄媚的声音:“林总啊,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林疏桐冷笑一声:“帮忙?李记者,你这话说的,我可不敢当。我只是想问问你,最近是不是收了什么好处,故意抹黑我的茶道学院?”
李记者一听,顿时慌了神:“林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可能抹黑您的学院呢?您一定是听信了谣言!”
“谣言?”林疏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李记者,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你在报道里那些漏洞百出的内容,真当我们看不出来?”
“我……”李记者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李记者,我也不想跟你废话。”林疏桐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我给你两条路,要么,你立刻公开道歉,澄清谣言;要么,我就把你之前虚假报道的事情捅出去,让你身败名裂!”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最终,李记者还是选择了妥协。
第二天,一篇道歉声明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
李记者在声明中承认,自己之前的报道存在夸大和不实之处,并向茶道学院和林疏桐表示诚挚的歉意。
舆论风向开始出现转变。
然而,孙教授那边的压力依然存在。
为了消除孙教授的误解,林疏桐决定亲自拜访他。
孙教授住在郊区的一栋古朴的四合院里。
林疏桐来到院门口,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是孙教授。
“林小姐,你来了。”孙教授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孙教授,您好。”林疏桐恭敬地说道,“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解释一下,关于茶道学院的事情。”
孙教授没有说话,只是转身走进了院子。
林疏桐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两人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下坐下。
孙教授亲自为林疏桐泡了一杯茶。
“林小姐,你的茶道学院,我也有所耳闻。”孙教授缓缓说道,“不可否认,你们的教学方式很有创新,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
林疏桐知道,孙教授指的是传统茶道的精髓。
她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孙教授,您说得对。我们茶道学院,一直都很注重传统茶道的传承。但是,我们也认为,茶道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发展。”
“与时俱进?”孙教授挑了挑眉,“怎么个与时俱进法?”
林疏桐微微一笑:“孙教授,我知道您对茶道学院有些误解。这样吧,过几天有个行业会议,到时候我会带一些学员的作品过去,您亲自看看,就明白了。”
孙教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就看看,你们到底能做出什么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疏桐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准备行业会议上。
她精心挑选了学员们的优秀作品,整理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力求在会议上能够充分展示茶道学院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