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襄寇才质集
古之善爲道章第六十五此章南华/经言上古
大道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摽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爲义
相爱而不知以爲仁实而不知以爲/忠当而不知以爲信蠢动而相使不
以爲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民朴易治也
古之善爲道者
南华经曰玄古之君天下无爲也天德而
已矣
非以明民
通玄经曰至忠复朴民无僞匿
将以愚之
南华经曰南越有邑焉名爲建德之国其
民愚而朴则易治矣
民之难治
南华经曰今周学智巧文华不足以定天
下民难治矣
以其智多
南华经曰上诚好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
矣故桀纣天下每每大乱罪在於好智今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也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通玄经曰是故以智爲治者任一人之才
难以持国爲智惠者则生奸奸俗亡国之
风也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通玄经道原篇曰古者不以智治国国之
福
知此两者
南华经曰去小智而大智明矣
亦楷式
通玄经曰以文智虑爲治者苦心而无功
独任其智失则多矣好智穷术也以智生
患以智备之譬犹挠水而欲求清也难矣
知其治之本者去巧智而已无爲自化
常知楷式
通玄经曰今欲学其道不得清明玄圣专
守文籍必不能爲治矣
是谓玄德
通玄经曰古者圣人执玄德於心而化驰
若神唯同乎大和持自然应者爲能有治
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通玄经自然篇曰上古圣人与天地相保
公正修道人道深即德深德深即功名遂
成此谓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
通玄经曰其与物反矣注云长处不智故
谓反矣
然後乃至大顺
南华经曰与天地相合其合缗缗若愚若
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江海爲百谷王章第六十六此章通/玄经言
上古圣人以道鎭之退而勿有法於/江海不爲其大功名自化故能成其
王人之情性心服於德不服於力德/在让不在争是以古之圣人欲贵於
人者先贵於人欲尊於人者先尊於/人欲胜人者先自弱欲卑人者先自
卑故贵贱尊卑道以制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後人即天下乐推而不厌
戴而不重此德重有余而气顺也故/知与之爲取後之爲先即几於道矣
德施天下守之以让先王所以/守天下故能长乆法海让王也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之王者
通玄经自然篇曰江海洼下百川归之能
成其广
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
通玄经曰江海因下爲之天池即渊德鱼
鼈归焉故海不让东流大之至也
是以圣人
通玄经曰江海处地之不足故天下归之
奉之圣人卑谦辞让者见下也见下故能
致其高矜者不立南华经曰昔者尧舜让
而帝之汤武争而王之白公争而灭之
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通玄经道德篇曰欲上人者必以其言下
之天下必效其欢爱莫不推让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通玄经曰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後之天下
进其仁义而无苛气
是以处上而人不重
通玄经道原篇曰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居
前而人不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
处前而人不害
通玄经曰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
虽絶国殊俗蜎飞蠕动莫不亲爱也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通玄经曰即天下乐推而不厌无之而不
通无往而不遂故爲天下贵
以其不争
通玄经自然篇曰古之善爲君者法江海
爲下也江海洼下不争百川归之故莫能
与之争故道不以雄武立在天下推己不
在於自取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通玄经曰常人之道多者不与圣人之道
卑而莫能上以其不争於万物也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此章通玄经/言夫道者约
而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三光日月以之行山以之高
渊以之深禽以之飞兽以之走麟以/之游凤以之翔以卑取尊以亡取存
以退取先夫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上古圣人守柔弗强退
而勿有不敢骄奢功名自化故能/成其王可以长乆三寳广大也
天下皆谓我道大
通玄经曰我道无爲无所私受也
似不肖
通玄经曰我德含愚而容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通玄经曰古之善爲君者法江海无爲处
不肖之地故爲天下王
若肖乆矣其细也夫
通玄经曰古者圣王聪明智惠守之以愚
无爲而天下治
我有三寳
通玄经曰我道有三寳以卑取尊以俭取
广以退取先
保而持之
通玄经曰夫道者以其保之
一曰慈
通玄经曰天地之道大以小爲本卑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