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辑要

太上玄元道德经(1 / 1)

重刊道藏辑要心集一

孚佑上帝全经阐义

八洞仙祖分章合注

体道章第一

道元始一炁虚无自然可道非常道道本无言拟议便非名长飬万物不可知识可名非常名

愈探愈深愈执愈失

正阳帝君注曰此道字在孔子言则爲後天中庸云道之大

原出於天是有天而後有道非後天而何若以太上言则道

字乃先天之道矣惟有道而後有天所谓道生天地是也故

是经开端便云道若可道非常道也可道卽後天之道非常

者如着在一边就在一边不能浑盖包罗若大道则不可道

也惟不可道道斯常周而名亦如之名卽仁义礼智之名其

生此仁义礼智者道也谓之仁谓之义谓之礼与智便落後

天而仁不能通乎义礼不能通乎智是所以无常名也而所

以仁所以义所以礼与智则不可名其不可名者道而已矣

无荡荡难名民无得称名天地之始纯亦不已先乎覆载有太极分眞强名日道名万物之母

降本流末飬育羣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隐显莫测无心运化常有欲以观其徼守中

抱一有意操持

又曰无字一读无卽所谓无极也未有天地先有此道道丽

於无非天地之始乎有字一读有卽所谓太极也惟有道而

後万物生无趋於有非万物之母乎常无一读无何以见妙

无不终无微妙不可端倪故欲观之盖是无非蹈空之无也

常有一读徼者缴也尽也卽所谓遍也凡物有不能遍其不

能遍者以所植之浅也惟道则常有有根於无从无生有有

斯不穷不穷斯徼矣而要非迹象之有也故欲观之

此两者执其两端空空如也同出而异名一分造化心起经纶同谓之玄尽性至命体用一源

玄之又玄形神俱妙无中生有众妙之门悟由此入妙用难量

又曰两卽有无之两无此道也有此道也谓之同出而或以

无名或以有名名则异矣玄者深远无极之所出有入无道

之神妙若此欲不谓之玄也能乎然第谓之玄则犹可以迹

象求也毛輶有伦是也至玄之又玄则鲜所测度所谓无声

无臭是也非至而何然又不终於无众有皆从此化化生生

故曰众妙之门

飬身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自扬已美使彰显也斯恶已有危亡也皆知善之爲善有功

名也斯不善已人所争也故有无相生无必生有有必归无难易相成先难後获见易爲难

长短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相倾天旋地转安得高下音声相和一风万籁所鸣皆应

前後相随往古卽今来今卽古

正阳帝君注曰大道不滞形迹不分畛域不落意见浑浑沦

沦固无所爲恶并无所爲美固无所爲不善并无所爲善故

举有无难易长短等一切浑於不见省却多少牵扯烦扰天

下人不知此中妙谛知美则以爲美殊不知别有不美者存

知善则以爲善殊不知别有不善者在相形之下遂生出有

无等许多弊窦来何如大道不知之爲得也

是以圣人处无爲之事恭已而治贵乎自然行不言之教天何言哉道寓於物

又曰爲亦事也圣人当事而行初无爲之之心行所无事是

也当言而言亦无言之之心四时行焉是也故曰处无爲之

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忘物生而不有忘形爲而不恃忘情功成而弗居忘其

所自

又曰作兴起也万物於我待作书曰作新民御世者所不辞

也然虽不辞而实不有不恃不居

夫惟弗居缘空虑绝是以不去眞一常在

又曰此卽颜子无伐无施之谓总是理会得无字亲切精妙

故耳圣人旣弗居功彼万物曰迁善而弗知矣又何去之有

安民章第三

不尙贤德圣弃智使民不争大公无我不贵难得之货伯牙弃利使民不爲盗

戒得劝贤不见可欲非礼勿视使心不乱转物应机是以圣人之治修身爲本虚其

心遣欲全心实其腹直飬全命弱其志致柔全神强其骨保精全形

正阳帝君注曰圣人之治总是讲的个淡泊无爲所以贤不

尙货不贵欲不见胥天下而浑之心者神明之宰自是要虚

而腹则何以要实盖腹者心所宅也宅弗安则天君乱故虚

心而实腹若志则肾所藏也而骨则爲肾之余志妄动则强

而肆欲骨斯以痿圣人知此故弱其志以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返朴守湻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絜矩从心无假造作爲无爲

寂然不动则无不治感而遂通

又曰民之多故总缘於有知有欲是以纷纷不静惟常使人

知欲尽冺则共游浑噩浩荡之天而天下何不治之有其曰

使夫知者不敢爲犹云智者无所用其谋而已矣

无源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太虚同体或不盈谦不自满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渊其渊万物资始

正阳帝君注曰道字一读冲字一读冲卽冲虚无欲之冲犹

寂然之谓以寂然之道用之於世似乎不能盈满宇宙而不

知其渊渊其渊爲百川之所归注是故万物所宗主也曰似

者亦谦言之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