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村村口。
一位中年人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刘支书,这些东西比较重,你看你能不能叫几个小伙子帮忙抬下来。不过得小心一些,可别把东西砸坏了。”
“匡同志,你就放心吧。”
刘栋二话不说,立马向着站在不远处看热闹的几个小伙子招了招手。
一个多小时后。
村口就架好了幕布,放映机也准备好了。
因为山水村没有通电,那位放电影的匡同志早就准备好了一台手摇式的发电机。
长时间奔走于各公社乡村,放映队早就有所准备。
站在不远处的刘安平,瞧着那些老式的放映设备,心里还有些好奇。
一个同村的同龄人,走近刘安平,笑着说道:“安平,我们能看到电影,那可是托了你的福。以前,想要看个电影,那得到公社去才行,而且门票还贵。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电影,真是太爽了。”
刘安平侧头看了看说话之人。
自己的小学同学,刘兵。
个子不高,长得瘦瘦的。
“你可别这么说。现在只不过是条件不允许,等咱们村通了电之后,你想在家看电影就看电影,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刘安平随口回了一句。
刘兵一听,一脸向往,“通电!那都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了。上次我问支书,支书说我们村想要通电,必须自己出钱买电线竿还有电线。你说,我们村离着公社那么远,电线竿子和那些电线得花多少钱啊。”
刘兵说的是事实。
山水村离公社太远了。
直线距离都有五公里了。
就算是联合其他附近的村子,想要把这电通下来,这钱估计也不是各村能承担得起的。
虽说,刘安平知道,通电这种事情是国家的事情。
但就眼下而已,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村村通电。
据刘安平记得。
山水村通上电,那还是十二三年后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通了电,也不是天天就有电,而是一天只供应两三个小时的电。
至于当下,刘安平也只能想想了。
毕竟,从公社拉电线到山水村,短时间是不现实的事情。
刘安平记得。
到二零零六七年,全省才完完全全实现村村通电,结束了油灯的日子。
可想而知,到二零零六七年,才完全实现村村户户通电,可见当下山水村想要通上电,确实如刘兵所说,不知道猴年马月。
刘安平轻叹了一口气。
“现在离电影开场还有一个多小时,你赶紧回家把饭吃了,要不然,一会儿可就没有好位置了。”
说完,刘安平欲转身回家。
而刘兵却是嘻嘻一笑,指着一棵大樟树说道:“怕啥,我可是早就瞄好了那个樟树。不管我来得多晚,我都能找到最好的位置。”
刘安平呵呵一笑,才忆起刘兵最擅长的事情,爬树。
就山水村的村口,生长着数十棵大樟树。
听老辈人说,这些大樟树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最大的那棵大樟树,五六个人手拉手都环抱不完其树干,其他大一点的,也得三四个人才能环抱完。
刘安平记得。
自己小时候跟村里的同龄人玩的时候,最是喜欢掏这些大樟树上的鸟窝。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猫头鹰幼鸟。
而最让刘安平记忆犹新的,就是跟着母亲捡樟树籽。
樟树籽小且多,捡起来麻烦不说,手上还会弄得一片紫黑。
等捡得多了,刘安平家就会把这些樟树籽拿去榨油,供家里食用。
那味道,刘安平一想起就直摇头。
一个多小时后。
刘安平一大家子吃过晚饭后,搬着凳子椅子一同来到了村口。
“凤英她娘,这里。这里我已经帮你们留好了位置,你们坐在这里就行。”刘栋见刘安平一家来到村口,赶紧走了过来,领着刘安平一家来预留的最好位置。
老太太见刘栋如此会来事,高看刘栋一眼道:“这会不会让人说闲话?”
“谁敢说闲话。这请放映队的钱都是你们出的,我看谁敢说闲话。”刘栋扫了一眼早已过来的村民。
那些村民嘻嘻的笑着,嘴里还说着一些客气的话。
老太太向着一众村民点了点头,刘安平赶紧把搬来的椅子往那预留的位置一放。
正当刘安平扶着老太太走过去时。
一道声音却是打破了本来挺和谐的场面。
“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录取通知书都没送来,就开始请放映队来放电影。这要是收不到录取通知书,那可就要笑死人了。”
刘安平闻声,顺着那道声音看了过去。
瞬间,刘安平的眉头顿时一紧。
刘栋听着那道声音,看向说话之人,脸色一冷,“赵月娥,你要是不想看电影那就给我滚。”
“支书,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况且,那么好的位置,不应该是留给他爷爷和他爸的吗?为什么要给几个外村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