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

第14章 恭567楚得郑566郑攻蔡565樊姬死564563晋强562妒晋561自责(1 / 1)

(一)楚得郑

公元前567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四年。

十二月,子囊率楚军包围陈国,晋、陈、宋等七国在鄬地会见商量救援陈国的事情。

结果陈侯害怕楚国讨伐,竟逃了回去。

至此,陈国又重新回到楚国阵营,我在这次楚晋争陈中取得胜利。

(二)郑攻击蔡

公元前566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五年。

四月,郑国入侵楚国盟国蔡国,得胜。

冬天,子囊以郑国入侵蔡国为由攻打郑国。

郑国为了避免战祸,叛晋从楚。

于是晋国就准备攻打郑国。

(三)樊姬之死、疲惫的楚国

公元前565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六年。

夏天,秦景公向楚国请求出兵,准备进攻晋国,我答应了。

楚将子囊认为现在楚国还不能与晋国抗衡,表示反对。

我说:“我已经答应他们了。就算打不过,也一定要出兵。”

秋季,我驻军在武城,作为秦军的后援。秦国人入侵晋国。晋国正遭受饥荒,不能反击。

十月,晋国因前一年郑国叛晋,率晋、齐、宋等十二国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又降晋叛楚。

但由于这时楚晋实力相差不大,郑国常常朝晋暮楚,即使一时降晋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背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荀罃提出了“三驾疲楚”。

晋国把联盟军分为三部分,加上诸侯的精锐部队,以迎击伐郑或救郑的楚军;这对晋国来说并不困乏,而楚军就不能持久了。

等到楚国无力再争郑的时候,郑国就能彻底归附晋国了。

十二月,晋国因郑国投降盟誓时没有保证以后忠于晋国,再次伐郑。

同月,楚国又因郑国叛楚而伐郑。于是郑国又叛晋降楚。

樊国被晋国灭。

樊姬是最恨晋国的人。

这时,我的嫡母、楚庄王夫人樊姬去世,我处于悲痛之中,没有能安定郑国就回国了。

楚公子罢戎到郑国完成了结盟仪式。

虽然楚国暂时争得了郑国,但由于晋国“三驾疲楚”,楚国在往后时常出兵应付晋国袭扰,士卒疲惫不堪,国力也被消耗了。

(四)563我无法容忍的言论:晋强楚弱

公元前564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七年。

春天,晋、齐、宋等十二国与吴国会盟。

六月,楚郑联军进攻宋国,军队驻扎在訾毋。十四日,包围宋国,攻打桐门。

七月,楚郑联军入侵鲁国西部边境,回国路上攻克了宋国的萧地。

九月,郑国入侵宋国北部边境。同月,晋、齐、宋等十二国联军伐郑。郑国要与晋国讲和,子囊率楚军救郑。

十一月,诸侯联军环绕郑国然后往南,到达阳陵,楚军不退。晋人为了脸面,也率联军往前推进。

十六日,和楚军隔着颍水相对而驻扎下来。这时,郑人认识到诸侯联军想要回国,军心已散,不能与楚国抗衡,就在夜里渡过颍水,和楚人结盟。晋卿荀罃也认识到了这点,不愿与楚开战。

二十四日,诸侯联军就撤退,攻打了郑国的北部边境然后回国。楚军也退兵回国。

(五)我无法容忍的言论:晋强楚弱

公元前563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八年。

楚共王二十八年(前563年)春,郑国忧虑被晋楚交相攻打。郑大夫在一起商议,决定伐宋来激怒晋国,这样让晋军出全力攻打郑国,楚国就不敢抵挡,然后郑国才能坚决依附晋国。

夏天,子展率郑军入侵宋国。

四月,晋、齐、宋等十二国联军就攻打郑国。郑国顺势请和,叛楚降晋。

七月,楚将子囊请求秦国一起出兵伐郑,于是我率领楚、秦联军进攻郑国。郑国假意归顺,然后和楚军一起攻打宋国。

九月,晋、齐、宋等十二国联军发动全部兵力再次攻打郑国。

于是郑国再次归顺晋国。

郑国的使者通知我说,现在晋强楚弱,郑国只能选择投靠晋国,无法再侍奉楚国了。

……

我时刻记得,那一年,父王楚庄王突然病重,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人世,招重臣至病榻之前,望着我这个太子。

自那时起,我日日记得自己立下的志向。

我不甘平庸,立志要守住楚霸王之位,甚至要胜过历代楚王。

我最恨人说晋强楚弱。

我理应谋定而后动,绝不能为一时的爽快而冲动。但是我做不到。

我仅剩一只眼睛的伤痛好像在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所遭受的耻辱。

我于气急之下,把来通知此事的郑国使者抓了起来。

十二月,楚国的盟国秦国进攻晋国来救援郑国,在栎地大败晋军。

这时,尽管楚秦阵营还在努力争取郑国,但已经无力回天了。郑国现在是背楚从晋。

这一年楚晋争郑以晋国胜利告终,晋悼公霸业达到全盛。

(六)小国不弱

公元前562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九年。

郑国虽是小国,却不弱。

冬天,楚秦联军进攻宋国,来报复晋国得到郑国的归附。

司马子庚(我的弟弟公子午)到秦国聘问,来护送楚共王夫人秦赢回秦国归宁。

(七)自责

公元前560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三十年。

夏天,我的病加重了。

我自责丢失了父亲楚庄王的霸业,对大夫说:“寡人没有德行,急功近利又不甘于平庸,被奸臣所蒙蔽。

我年幼的时候就做了一国之主,做国君时年仅十岁,生下来十年先君就去世,没有来得及学习师保的教训而蒙受了许多福禄。

因缺乏德行无能力去选用大臣,所以在鄢陵损失了军队,被敌人射中了一只眼睛,让国家蒙受耻辱,让大夫担心,这都够严重的了。

如果由于大夫的保佑,我得以保全一国之首领而善终。

那么,在这些祭祀安葬的事情上,得以在祢庙中追随先君,我就只能请求谥作‘灵’或者‘厉’了,请大夫选择吧。”

没有人敢回答。

等到五次命令以后大夫才答应了。

恭王有疾,召大夫曰:“不谷不德,失先君之业,覆楚国之师,不谷之罪也。若得保其首领以殁,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

大夫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