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32章 老儒伪魅谋宅计,雅宅狐嬉诗韵长(1 / 1)

【淮镇诡宅事】——

在献县以东五十五里处,有一座淮镇,它在《金史》中被称作槐家镇。此地有一户马姓人家,原本生活平静,却在某个寻常日子里,被一系列诡异之事打破了安宁。

最初,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屋内时常传出不明来历的声响。“啪嗒”一声,不知何处飞来的瓦片或石块,冷不丁地砸落在地上,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惊得全家人从睡梦中惊醒,胆战心惊地望向黑暗,却又一无所获。紧接着,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声也随之而来,呜呜咽咽,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又像是从九幽地狱传来的哀号,声音回荡在房屋的每一个角落,让人脊背发凉,鸡皮疙瘩起了一身。更可怕的是,有时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会毫无征兆地蹿出火苗,火势虽不大,但在黑暗中闪烁跳跃,映照出诡异的光影,仿佛是来自阴间的邪火,要将这一家人的生活吞噬。

这些怪异现象日复一日地持续着,马家人被折磨得心力交瘁。他们四处打听解决的办法,按照民间的习俗,请来道士、和尚进行祈祷和驱邪仪式。法事做得热闹非凡,香烟缭绕,道士们念念有词,和尚们敲着木鱼诵经,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那些骚扰依旧每天准时上演,搞得马家人不得安宁。

无奈之下,马家人只好忍痛将这所被“诅咒”的房子低价卖掉,满心期待着换个住处便能摆脱这些可怕的事情。新搬来的租客原本满怀憧憬,可入住没多久,就被同样的怪异现象吓得不轻。夜深人静时,那熟悉的抛瓦石声、鬼叫声和莫名出现的火苗,再次让这所房子笼罩在恐怖的氛围之中。租客们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也匆匆搬走了。从此,这所房子便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凶宅,无人再敢踏入半步,在风雨中显得愈发破败、阴森。

直到有一天,一位自诩学识渊博、不信鬼神的老儒生听闻了此事。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在他看来,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鬼魅,所谓的怪异现象,不过是有人故意编造出来的谣言罢了。怀着这样的想法,老儒生找到马家,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了这所房子。他特意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家人和简单的行李,大摇大摆地搬了进去,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定能打破这所谓的“诅咒”。

说来也怪,自从老儒生搬进来之后,房子里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安静得可怕。那些曾经让马家人和租客们胆战心惊的怪异现象,竟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儒生对此十分得意,他常常在邻里间炫耀,说自己饱读诗书,一身正气,那些所谓的鬼魅根本不敢靠近,还时不时摇头晃脑地讲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道理,仿佛在向众人证明,他的德行和学识足以战胜世间一切妖邪。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一个身形诡秘的人突然来到老儒生家门口。此人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他二话不说,径直朝着老儒生破口大骂,言语间充满了愤怒和威胁。老儒生原本还想据理力争,可看到那人的瞬间,脸色变得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眼神中透露出慌乱和恐惧。

周围的邻居们听到争吵声,纷纷赶来围观。在众人的逼问下,那贼眉鼠眼的人终于道出了真相。原来,这一切的怪异现象,根本就不是什么鬼魅作祟,而是老儒生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他事先找到了这个狡猾的盗贼,用钱财贿赂他,让他在夜里潜入房子,制造出那些令人惊恐的场景,目的就是为了让马家人和租客们害怕,从而低价卖掉房子。而他自己,则可以用极少的钱买下这所房子,再转手高价卖出,从中谋取暴利。

真相大白之后,邻居们都对老儒生的行为感到不齿。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儒生,竟然做出如此卑鄙的事情。我的先父姚安公听闻此事后,感慨地说道:“鬼魅也不过是善于变幻罢了。可这老儒生的所作所为,这般处心积虑地算计和伪装,说他是真正的鬼魅,又有什么不妥呢?” 这件事也在淮镇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刻警醒着众人,人心的险恶,有时候远比鬼魅更加可怕。

【雅宅狐仙事】——

清乾隆丁亥年的春天,京城的大街小巷还透着丝丝料峭春寒,我携家眷从外地归来,满心盼着能回到虎坊桥那熟悉的旧宅。然而,旧宅因此前的变故还未能赎回,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借住到钱香树先生的空宅中。

这所宅子看起来古雅清幽,只是听闻楼上有狐仙居住。楼上的房间平时锁着,里面堆满了杂物,大家都心有忌惮,不轻易上去。我本就生性豁达,又带着文人的几分诙谐,想着与狐仙共处一室也算一段别样缘分,便兴致勃勃地找来笔墨,在楼上墙壁上认真地写下一首诗:“草草移家偶遇君,一楼上下且平分。耽诗自是书生癖,彻夜吟哦莫厌闻。”写罢,还得意地念了几遍,仿佛真能与狐仙对话,告诉它我仓促搬来,愿与它共享这一楼空间,也请它莫要厌烦我这个书生彻夜吟诗诵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