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雅间内的气氛愈发热烈融洽。陆仁与几位世交好友已经喝得面酣耳热,高谈阔论起朝堂逸闻和诗词歌赋。王氏则与几位夫人太太们围坐一起,聊着各家的儿女亲事和京中流行的首饰衣裳。年轻一辈的公子小姐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低声说笑,或玩些行酒令之类的助兴游戏。
陆微澜觉得雅间内有些闷热,便起身对父母道:“父亲,母亲,女儿想到外面走廊上透透气,赏赏月。”
“去吧去吧,莫要走远了。”陆仁此时已有些醉意,随意地摆了摆手。
王氏也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陆微澜便提着她那盏奇特的竹篾夜明珠灯笼,缓步走出了雅间,来到了酒楼临河的走廊上。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如同一面巨大的玉盘,高悬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洒下皎洁如水的清辉。护城河两岸的灯火依旧璀璨,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夜景图。晚风徐徐吹来,带着一丝水汽的清凉,让人心旷神怡。
陆微澜凭栏远眺,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只觉得胸中的烦闷之气一扫而空。她喜欢这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她和这美丽的月色。
就在她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时,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传来:“陆二小姐也在此处赏月么?”
陆微澜回头望去,只见苏文宇正手持折扇,含笑向她走来。他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模样,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俊逸不凡。
“苏公子。”陆微澜浅笑着点了点头,“雅间内有些闷热,便出来透透气。”
“确实如此。”苏文宇走到她身旁,与她并肩而立,一同凭栏远眺,轻声道,“今夜月色极美,灯火亦是璀璨,如此良辰美景,若只在屋内枯坐,未免有些辜负了。”
陆微澜闻言,不由得莞尔一笑:“苏公子所言极是。”
两人一时无话,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夜景。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构成了一幅颇为和谐的画面。
过了片刻,苏文宇打破了沉默,目光落在陆微澜手中那盏奇特的灯笼上,赞道:“陆二小姐这盏灯笼,当真是巧夺天工,别具一格。苏某行走江湖多年,也算是见过不少奇珍异宝,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巧而又实用的灯笼。”
陆微澜晃了晃手中的灯笼,笑道:“苏公子谬赞了。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儿罢了。”
“陆二小姐过谦了。”苏文宇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苏某斗胆猜测,陆二小姐这灯笼的制作之法,以及里面那颗能自行发光的夜明珠,怕是并非中土所有吧?莫非……是来自传说中的海外仙山,或是西域的某个神秘国度?”
他这话,显然是对陆微澜那些新奇玩意儿的来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陆微澜心中暗笑,这位苏公子还真是会联想。她自然不能告诉他真相,只能继续用那套海外奇遇的说辞来搪塞:“苏公子慧眼如炬。这灯笼的制作之法,以及这颗珠子,确实是小女子偶然从一位云游四海的异域高人那里学来的。那高人说,此乃他们家乡的寻常之物,但在我们中原,倒也算得上是稀罕了。”
“异域高人?”苏文宇闻言,眼中兴趣更浓,“不知那位高人是何方神圣?来自哪个国度?可否方便告知一二?”
陆微澜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道:“那位高人行踪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小女子也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并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和来历。只是他见我与他有缘,便传授了我一些粗浅的奇技淫巧罢了。”
她这番话,说得模棱两可,既满足了苏文宇的好奇心,又没有透露任何实质性的信息,反而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苏文宇听了,虽然心中依旧存有诸多疑问,但也知道不便再追问下去。他只是深深地看了陆微澜一眼,轻叹道:“陆二小姐机缘不浅,竟能得此高人指点,实乃幸事。苏某佩服。”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一个爽朗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哈哈!我就知道你们俩肯定躲在这里偷偷赏月!也不叫上我一个!”
只见萧北辰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不满的表情。他方才在雅间内没看到陆微澜和苏文宇,便猜到他们定是出来私会了,于是也寻了出来。
“萧兄。”苏文宇含笑点头。
“萧小将军。”陆微澜也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萧北辰走到两人中间,毫不客气地挤开了一些位置,也凭栏而立,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了几下,嘿嘿一笑道:“我说苏兄,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自己偷偷跑出来跟陆二小姐赏月,也不叫上我!莫非是想……吃独食?”
他这话,说得直白而露骨,让苏文宇的俊脸微微一红,有些尴尬地道:“萧兄说笑了。我不过是出来透透气,恰巧遇到陆二小姐也在此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