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中暑晕倒之事,在陆府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好在有陆微澜的及时救治和太医的精心调理,陆仁的身子很快便恢复了过来,只是依旧需要静养几日。
此事过后,陆府上下对陆微澜这位二小姐,更是高看了一眼。不仅因为她那神奇的解暑药丸,更因为她在危急关头所展现出的镇定与智慧。就连平日里对她颇有微词的继母王氏,如今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似乎是忌惮,又似乎是……依赖?
陆微澜对此并不在意,依旧过着她那悠然自得的小日子。她每日里不是在自己的汀兰水榭里看书品茶,摆弄花草,就是琢磨些新奇的吃食玩意儿,自得其乐。
转眼间,便到了八月中秋佳节。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京城内外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按照惯例,陆府也要组织家眷前往护城河畔观赏花灯,参与灯会。
晚膳过后,陆府众人便各自打扮停当,准备出门。
继母王氏今日特意穿了一件绛紫色的缠枝莲纹样锦缎褙子,头上戴着赤金镶红宝石的簪环,显得雍容华贵。陆微雨也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身桃粉色的衣裙,配上各色珠翠首饰,力求在灯会上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相比之下,陆微澜的装扮依旧是那般的素雅。她只穿了一件月白色的素面纱衣,内衬同色系的轻绸中衣,发髻上簪了一支简单的碧玉梅花簪,脸上薄施脂粉,更显得眉目清秀,气质如兰。
然而,就是这般素雅的装扮,却因为她手中提着的一盏与众不同的灯笼,而瞬间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那灯笼并非寻常的纸糊灯笼,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宫灯纱灯,而是一个用极细的、泛着淡淡青色的竹篾精心编织而成的几何镂空造型灯笼。灯笼的骨架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菱形多面体结构,每一个面都用细密的竹丝编织出精巧的镂空花纹,似云纹又似水波纹,极富现代设计感。
最奇特的是灯笼内里的光源。那并非寻常的蜡烛或油灯,而是一颗约莫拇指大小、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暖黄色光芒的明珠。那明珠的光线透过镂空的竹篾,在地面和周围投射出斑驳陆离、不断变幻的光影,煞是好看。
“呀!二姐姐,你这灯笼好生别致啊!”陆微雨一看到陆微澜手中的灯笼,便忍不住惊呼出声,眼中充满了惊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她自己手中提的是一盏普通的兔子灯,虽然也还算可爱,但与陆微澜这个艺术品般的灯笼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王氏也注意到了陆微澜手中的灯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仔细打量着那灯笼奇特的造型和光源,也不由得暗赞一声巧夺天工。她心中暗想,这个陆微澜,还真是总能弄出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新奇玩意儿来。
“二姐姐,你这灯笼是在哪里买的?怎么以前从未见过这等样式?”陆府一位年幼的庶出弟弟,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陆微澜浅笑道:“这个呀,不是买的。是我前几日闲来无事,自己用竹篾胡乱编着玩的。至于里面这个发光的珠子嘛……也是我偶然得到的一颗西域夜明珠,正好拿来当灯芯用了。”
她口中的西域夜明珠,自然是胡诌的。那其实是她从空间里取出的一个小型LED蜡烛灯,亮度可调,光线柔和稳定,而且还防水防风,比蜡烛安全方便多了。至于那灯笼的骨架,也是她照着现代几何灯笼的设计图,用空间里的材料制作,再用染色的细竹篾包裹伪装而成的。
“自己编的?西域夜明珠?”众人闻言,都是一阵惊叹。
“二姐姐你也太厉害了吧!这灯笼编得如此精巧,简直比宫里的匠人手艺还要好呢!”
“是啊是啊!还有那夜明珠,竟然能自行发光,而且光线还如此柔和明亮,真是太神奇了!”
就连陆仁,也被女儿这盏奇特的灯笼吸引了目光。他捻着胡须,仔细端详着那灯笼,眼中充满了赞赏之色:“嗯,澜儿这灯笼,确实是巧思过人,别具一格。不错!”
陆微澜见众人对她的灯笼赞不绝口,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是一副谦逊的模样:“父亲和众位弟弟妹妹谬赞了。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儿罢了,能博大家一笑,便已足矣。”
除了这盏主灯笼,陆微澜还给同行的几位年幼的弟妹,每人准备了一根小巧的荧光棒。那荧光棒是一截约莫手指粗细的竹管,外面涂着一层特殊的夜光材料,其实就是荧光涂料,在暗处能发出幽幽的绿光或蓝光。孩子们拿到这新奇的玩具,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也方便大人们照看。
“二姐姐,你这个发光的竹管也好神奇呀!晚上拿着它,就不怕走丢了!”一个小妹妹兴奋地对陆微澜说道。
陆微澜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喜欢就好。大家今晚都玩得开心些。”
一行人收拾停当,便分乘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护城河畔的灯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