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傻妃:觉醒后惊天下

第231章 迎战(1 / 1)

几日过去。

匈奴单于并未接受大乾的条件,反而在边境增兵至十万,扬言若不放回三万战俘,便血洗雁门关。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

"陛下,匈奴蛮横,若真开战,恐生灵涂炭!不如先放回部分战俘,以示缓和……"礼部侍郎颤声提议。

"荒谬!"

兵部尚书厉声打断,"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匈奴此次敢勾结雍王入境,下次就敢直取京城!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战王,若战,胜算几何?"

这问题,问的是胜算,实则问的是开战的底气和代价。

霍廷渊抱拳:“陛下,臣弟以为,匈奴此次兴师动众,未必全因战俘。”

"哦?"皇帝挑眉。这个论断显然切中了更深层的疑虑,“廷渊,详述之。”

"他们此行怕是另有所图。雍王与匈奴交易的条件是整整三城,匈奴贪婪不假,但雍王岂是蠢材?献出三城,无异于自断臂膀,将自家门户彻底向豺狼洞开!这分明是引狼入室!"

他向前一步,气势陡然攀升:“这三城换他的狼子野心,匈奴觊觎我大乾,非止一日!雍王,则是欲借匈奴这把刀,屠戮我大乾军民,颠覆社稷,自立为尊!他们早已结成生死同盟,目标只有一个,瓜分我大乾江山!”

霍廷渊的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脸,继续道:“至于那三万名俘虏,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雍王需要匈奴动兵的理由,匈奴也需要一个看似‘师出有名’的遮羞布!正好成为点燃这场滔天战火的导火索!

他们算准了,无论我们如何应对,是战是和,是强硬还是妥协,他们都能以此为口实,将战争的责任推给我们!议和?归还俘虏?那正合他们心意,正好昭告天下:大乾畏惧匈奴,雍王引援有理!强硬开战!

那更简单,匈奴便可高呼复仇,雍王便能煽动朝廷不顾将士死活!这三万名俘虏,从头到尾,都只是他们棋盘上用来点燃烽烟、蛊惑人心的棋子!归还与否,根本改变不了他们早已磨刀霍霍、必欲灭我大乾而后快的决心!”

霍廷渊的分析,如同层层剥笋,将三万俘虏背后那庞大、狰狞、蓄谋已久的灭国阴谋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武将们眼中的怒火化作了更深的滔天杀意。主和派大臣们面无难色,他们终于明白,议和之路从一开始就是敌人预设的陷阱,走下去只有亡国一途!

霍廷哲的脸色,在霍廷渊抽丝剥茧的剖析中,由凝重转为铁青,最终化为一片冰冷的肃杀。最后一丝对“局部冲突”的幻想彻底破灭。

雍王的背叛是心腹之痛,匈奴的野心是灭顶之灾,而那三万俘虏,竟是敌人用来启动这场灭国机器的冰冷开关!一股被愚弄、被逼迫的暴怒,以及身为帝王守护江山的决绝,在他胸中轰然炸开!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既然他们不要议和,执意要战,那便战!”

“战王!”

“臣在!”霍廷渊单膝跪地。

“朕授于你,统御三军,北击匈奴,朕不要守城,朕要你进攻,打到他不能再犯。”

“臣,领旨。”

“战!战!战!”殿内武将齐声怒吼,声浪如狂潮汹涌,直冲云霄。

文臣中亦有血性者,振臂高呼。

霍廷渊回到战王府,云夕迎上前。

沉重的书房门被推开,霍廷渊带着一身寒夜的气息走了进来。

“陛下…决定了?”云夕问。

霍廷渊脱下沾着夜露的大氅,目光落在云夕脸上:“嗯。三日后,我亲率十万大军,开赴雁门关,迎击匈奴。”

云夕的心猛地一沉,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确切的军令,想到即将到来的尸山血海,仍感到一阵窒息。

然而,一股更强烈的冲动瞬间压倒了不安。

她上前一步,清澈的眼眸直视霍廷渊深邃的双眼,语气异常坚定:“让我随你同行!”

霍廷渊眉头微蹙,几乎是下意识地拒绝:“不可!战场凶险,瞬息万变,刀剑无眼……”

他知道云夕的能力很强,但这次是战场,他不能让她陷入危险之中。

“正因凶险,我才更要去!”

云夕打断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决心,“我不是去添乱的!你听我说完!”

“还记得我们上次去云岫城的路上遇袭用的武器吗?我还能拿出更多!威力远超弓弩,能在百步之外洞穿铁甲!数量虽有限,但用在关键时刻,足以扭转局部战局,震慑敌军!”

“还有我的医术,战场上刀剑无眼,我还可以召集医院的部分大夫一起同前行。也可以分担军医压力。”

霍廷渊略有思索地点点头,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中激烈交战。

作为统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后勤医疗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一场大战下来,直接战死的或许只有三四成,而因伤重不治、感染而死的,往往高达五六成!若真如云夕所言……这不仅仅是挽救生命,更是保存最宝贵的、历经战火淬炼的老兵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