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被休后,傻子闺女来养家

第158章 送走先生(1 / 1)

秦鸠言在石溪村,住了半年的时间。

虽说他对村里人,还不是很熟悉。

但是,对于褚孟两家人,他还是有些了解。

一开始,他觉得仕途不顺,家中长辈催着成家。

他想要,寻个安静没人吵闹的地方,好好思忖一下,以后的路要如何走。

可是让秦鸠言没有想到,石溪村这个地方,会让他有了不想走的冲动。

来年,褚子兴要去庆元镇读书,他便不用再来了。

褚家可口的饭菜,他可能再也吃不上了!

两人都是单身,秦鸠言在外面并不敢和褚秋月言语太多。

生怕引来,村里人的流言蜚语。

向褚秋月拱手道谢后,秦鸠言回到孟家收拾东西,他打算自己走回庆元镇。

褚秋月怎么能依着他,在怎么说人家在褚家教授孩子读书识字,对他们家算是恩人。

褚秋月跑到山脚下,让孟林赶着马车,相送秦鸠言一下。

“娘,秦先生今天要走?”褚清宁问道。

她原本还以为,秦鸠言会在过上三五日回镇上。

秦鸠言要走,褚清宁回屋里拿了袋银子和孟林赶着马车出了门。

“清宁,你当心身体,刚才不是还说头晕吗?”

瞧着褚清宁小跑着上马车,孟林关心的提醒。

褚秋月在不远处站着,褚清宁被孟林说的脸上一热。

赶紧回头看她娘,有无听到。

“宁丫头,秦先生已经上路了。”

褚秋月脸上带着焦急,显然她是没有听到孟林的话。

“还敢说,看我回来不收拾你。”褚清宁小手,在男人腰上掐了一下。

“咝——”孟林没有防备,腰间传来一阵吃痛。

“行,回来我任由媳妇收拾。”孟林一副不值钱的样子。

褚清宁不好在接话,她不知道孟林还会再说出什么话来。

没成婚前,孟林做事恪守礼数,一本正经。

怎么成婚了,他像是变了一个人。

从昨晚开始,褚清宁便察觉孟林说的口气都变了。

一口一个媳妇唤着,还总往她身上靠粘人的很。

秦鸠言已经走在回庆元镇的路上,孟林赶着马车,顺着庆元镇的方向。

没走多远,便看到他的身影。

驾马走到跟前,褚清宁邀请秦鸠言上了马车。

“哎呀!你们这新婚燕尔的,过来送我干啥?我就是想走走山间的小路,感受一下冬日里的美景。”

秦鸠言坐在马车上,对着褚清宁就是一通抱怨。

褚清宁笑逐颜开,说着能送秦先生回家是他们的荣幸。

褚清宁摸着手边的钱袋子,塞到了秦鸠言的手里。

“秦先生,家室简陋,委屈先生在我家住了半年时间,如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包涵。”

秦鸠言拿着银袋子,明白这银子他要是不收下,褚家人一定会三番五次的上门。

他打开银袋子,在里面瞧了瞧。里面大概有五十两银子之多。

“秦先生,对于能请到你这样的举人老爷,给家里的孩子上课,这些银子远远不够,可.......”

秦鸠言骇手,他从银袋子里拿出最小的一块银子,约莫一二两的样子。

“宁丫头,这些就是我所有的工钱,剩下的银子我不要。”

秦鸠言说的认真,褚清宁倒是有点被动了。

他不要银子怎么办?

这可是他的工钱呀!他应得的。

褚清宁还想再说什么,秦鸠言看着窗外,却不再发一言。

想到杨掌事给自己介绍过,秦鸠言以往的经历。

他官场受人排挤,一腔热血无用武之地,最后一怒之下辞官回了庆元镇。

褚清宁对他充满了尊敬。

古代人,想要出人头地,能走的路极少,读书是最直接的办法。

可这种饭都吃不饱的条件下,能读书的又有几人。

就算举全家之力供着,又有几个人能高中举人。

更何况,中了举人后还敢提出辞官,更是凤毛麟角。

褚清宁对秦鸠言很是钦佩,他执意如此,褚清宁便不再执着。

秦鸠言的这份恩情,褚家会记在心里,日后寻到机会再报答吧!

秦鸠言似是有心事,他坐马车上不时的瞧着车外。

褚清宁并没有出声打扰,而是,把秦鸠言送到秦家的院门口,才驾着马车离开。

逃避了半年,他终究还是回来了。

可秦鸠言的心境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来自褚秋月。

她一位妇道人家,被夫家休弃后,带着三个孩子,尚且能闯出一番天地。

他是男人,还执着那些没用的干啥。

秦鸠言回来,最高兴的不外呼老爹老娘。

原本瘦骨伶仃的儿子,到乡下待了半年老两口都以为,他会把小命断送在那里。

没有想到呀!

回到家里的大儿子,不仅有了精气神,最重要的是。

从小到大,身体单薄的秦鸠言,竟然胖了不少。

老夫妻俩甚是欣慰呀!

秦鸠言刚辞官回来那会,他们真怕他想不开,寻了短或者出家当和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