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被休后,傻子闺女来养家

第32章 被人怀疑(1 / 1)

褚秋月怀里攥着钱袋子,前面走着。

后面跟着三姐弟,各怀心思。

褚甜甜走到她娘面前,高兴的问她娘要带她们去吃啥?

“到了你就知道了。”褚秋月牵着小闺女径直的走着。

七拐八绕,在一个犄角旮旯处停下:“到了,这里的东西可好吃了。”

说着,褚秋月招呼着孩子们进店。

褚清宁瞧着铺子,门头都没有。

有客人吃着馄饨,心下了然。

铺子有些陈旧,跟着她娘在一张桌子边坐下。

“掌柜的,给我们娘几个,下三碗馄饨。”

老掌柜瞧了瞧娘四个,疑惑着咋少点了一碗。

“就要三碗。”褚秋月重复道。

“行,先坐下,馄饨一会就来。”

褚清宁没有阻止,只是望向她娘满是心疼。

前世,妈妈也是这般,有好吃的都舍不得吃要留给她。

从妈妈死后,在没有人这般疼她了。

三碗馄饨上来,除了丑娃的那碗馄饨。

褚清宁把两碗分成了三碗,丑娃不依。

“丑娃,你是男孩子,本来一碗馄饨就不多。”

“馄饨只是垫吧一下,回去还是要在做些吃食,每人都尝尝味道就成。”

好在,除了最小褚甜甜,娘几个没有贪嘴的。

吃好了馄饨,家里做米花糖的东西都有。

褚清宁并没有在置办,娘几个走出城坐上麦穗爷的牛车,便回到石溪村。

一到家,褚秋月便关上院门。

把今赚来的铜板倒在床上,开始一个个的数了起来。

褚清宁从她娘的脸上,瞧出了幸福。

褚秋月在徐家时,徐家做着生意。

但赚多赚少和褚秋月无关,赚到的银子她看不到。

只是,每个月给她们母子一些银钱。

不多,还被褚秋月积攒起来,给了娘家。

在褚清宁印象中,她娘爱哭。每天不是愁眉不展,就是偷偷落泪。

像这种脸上一直挂着笑的时候,少之又少。

村里,知道褚清宁今去镇上做买卖的人,等着她们回来看笑话。

刘氏和素贞,站在李小娥家院门口。

瞧见麦穗爷赶着牛车,从褚清宁家离开。

刚走没多远,三个妇人便拦路打探。

听到结果不是她们想象般,一个个都在怀疑麦穗爷话中的真假。

“我这么大把年纪,还能编瞎话骗你们不成。天天在家游手好闲,反倒眼红别家赚银子。”

麦穗爷脸上带着不悦,在石溪村他是长辈。

被几个妇道人家怀疑,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懒的计较,赶着牛车,晃悠悠的回家了。

“我说刘氏,你家秋月真是了不得。被休了不说,还有本事带孩子赚银子。”

“李小娥,你啥意思?秋月被休也不是她愿意的,刚赚些银子,你眼红了?”

两家虽说断了亲,在村民眼里 ,褚秋月依然是老褚家的闺女。

李小娥想压刘氏一头, 只能拿褚秋月被休说事。

不过,李小娥是真眼红,褚清宁会赚银子。

看来,褚清宁是遗传了徐家人经商本事。

李小娥和刘氏在逞口舌之快,素贞却是在想着别的心思。

褚清宁一家,搬到孟家隔壁后,孟狸便不再找她学针线和吃食了。

眼瞧着,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她不甘心,凭什么好运气都给了她们。

她嫁到石西村不久男人就死了,自己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寡妇。

公婆嫌她克死儿子,想要撵她出门。还防着她把儿子生哥带走。

孟林,你现在看中了宁丫头是吗?

好,我便让她们都没有好下场。

不要怪我心狠,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

素贞面如冷霜,看着褚清宁家的方向。

直到李小娥叫她:“素贞,想知道真假,我们去褚秋月家看看便知。”

李小娥前面走着,刘氏却没有跟上去的打算。

素贞慢悠悠的跟在后面,不知道心里又在盘算着什么?

“宁丫头,你好好的做买卖吧,这下,我便不用为儿子的束休犯愁了。”

刘氏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理了下身上打着补丁的裌袄,回老褚家找闫老太去了。

褚家院里,褚秋月照例把银子藏好。

今天卖的都是试吃装,赚的银子不多。主要是把吃食推广出去,让别人知道有这吃食。

褚清宁想要准备,明天要卖的米花糖。

李小娥和素贞过来后,便一直围绕着她,总是没话找话的和她聊天。

褚清宁哪里看不出,她们这是偷师来了。

不是,褚清宁小气,不愿和村民分享挣钱的路子。

她现在自家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实在无心管别人家的事情。

褚清宁放下手中的活计,专心和两人聊家常。

“宁丫头,你干活呀,别耽误了明个的生意。”李小娥拐了一下素贞说道。

“我走了,你们聊吧!”

素贞过来,就是冲着隔壁的孟林,坐了半天,没有听到隔壁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