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第204章 薛安都扰敌,飞虎军凿阵(1 / 1)

濉水渡口的晨雾尚未散尽,拓跋焘的三万铁骑刚冲出火谷,阵型便如被狂风揉皱的锦缎般散乱。

冲出狭谷的刹那,北魏帝王看见岸边的芦苇荡中,突然升起三堆烽火,呈 “品” 字形排列 —— 那是《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 “敌至举烽” 之法。

后军的鲜卑骑兵正拖拽着烧伤的同伴后撤,甲叶碰撞声、战马悲鸣声与远处的火裂声交织,在黄淮平原的晨雾中织成一片混乱的交响。

“将军,魏骑后军已成溃象!” 薛安都的吼声穿透芦苇荡,他手中马槊的缨络上还缠着半片北魏斥候的狼头旗,旗角的鲜卑文 “腾格里” 已被血渍浸成暗褐。

这位曾在北魏效力的南归将领猛地勒马,铁靴在马镫上磕出火星,“陆真的前锋部正往中军靠拢,他们想重新结阵!”

辛弃疾立于高坡之上,银甲银盔外罩着件旧披风 —— 那是他在带湖庄园时的扮相,如今却被晨露浸得透湿。

他望着坡下混乱的敌阵,斩马刀在手中缓缓转动,刀身映出身后一千飞虎军的阵列:士兵们身披鱼鳞黑铁甲,背挎五石擘张弩,腰间悬着冶山特制的环首短斧,靴筒里还藏着三棱锥,正是《六韬?犬韬》中 “选骑士之法” 的精锐模样。

“薛校尉,” 辛弃疾的声音平静如古井,目光扫过魏骑后军的薄弱处 —— 那里聚集着大量伤兵与辎重,像条臃肿的蛇尾。

“你率三百骑沿濉水西岸迂回,以‘赤白黄’三色烽烟为号 —— 赤色示警,白色诱敌,黄色合围。记住,只许惊扰,不许硬拼,把他们往中军方向赶。”

薛安都咧嘴一笑,瞬间心领神会。

“将军放心!末将这就去搅得他们鸡飞狗跳!” 他调转马头,马槊直指魏骑后军。

“儿郎们,让魏狗尝尝咱们的厉害!” 三百飞虎军如离弦之箭般窜出芦苇荡,马蹄踏碎薄冰的脆响惊起一群白鹭,翅尖掠过水面时带起细碎的银鳞。

辛弃疾抬手看了看日晷,辰时已过三刻。

他将斩马刀高高举起,刀背的 “济南” 二字在晨光中闪着冷光:“飞虎军,随我 —— 凿阵!”

七百骑兵如黑色潮水般从高坡冲下,马蹄卷起的泥浆溅在铁甲上,与昨夜的血渍混在一起,凝成暗红的怒涛。

前锋百骑同时扣动弩机,五石弩射出的铁箭带着呼啸声划破晨雾,精准地钉入魏骑后军的马群。

战马受惊狂嘶,瞬间冲散了本就混乱的阵型,一名北魏千夫长刚拔出刀想维持秩序,就被飞来的短斧劈中面门,红的白的溅了身旁伤兵一脸。

“是南朝的飞虎军!” 北魏后军主将叔孙拔的惊呼声刚起,就被扑面而来的箭雨逼得缩回头。他的亲卫举盾格挡,木盾被弩箭射得如蜂窝般,木屑混着铁箭的尖啸声让人心头发麻。

“快结盾阵!把辎重车推到前面!” 叔孙拔的吼声带着颤抖,他突然发现这些南朝士兵的战法与往日不同 —— 飞虎军采用 “锥形阵”,士兵们三人一组,一人持盾在前,两人挥刀左右劈砍,他们不恋战,不夺旗,只是如同一把旋转的铁钻,硬生生在魏骑阵中凿出通道,直通中军方向。

辛弃疾率飞虎军冲在最前,座下战马每一次腾跃都踏碎一名魏兵的胸膛。

他瞥见一名鲜卑骑兵正举槊刺向身旁的飞虎军新兵,斩马刀顺势横扫,从对方腋下劈入,刀刃带出的血珠在晨雾中划出弧线,溅在自己的披风上。

“记住《吴子》所言:‘凡战,勇气也’!” 他的吼声在战阵中回荡,“不怕死的随我冲阵!”

飞虎新兵们非但没退,反而齐声怒吼,短斧如雨点般掷出。

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兵被魏骑的长矛贯穿左臂,却咬着牙拔出靴筒里的三棱锥,狠狠刺入对方的马头。

战马哀嚎着倒下时,他顺势翻滚,劈断了另一名魏兵的脚踝,口中还念叨着辛弃疾教的口诀:“破阵先破马,擒贼先擒王!”

“将军快看!魏骑中军动了!” 亲卫的喊声让辛弃疾抬头。

只见拓跋焘的狼头大纛正在缓缓前移,后军主将叔孙拔率两千亲卫组成铁壁阵,试图挡住飞虎军的冲击。

那些亲卫个个身披重铠,手持长槊,马鞍旁还挂着狼牙棒,正是北魏最精锐的 “黑槊队”。

“来得好!” 辛弃疾大笑,突然变阵。

“左翼变鹤翼,右翼变鱼鳞,中路随我 —— 直取大纛!” 飞虎军如流水般变换阵型,原本的锥形阵瞬间化作三把尖刀,左翼包抄辎重,右翼牵制援兵,中路则以更快的速度冲向中军。

叔孙拔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飞虎军,突然觉得口干舌燥。他曾与檀道济交过手,也与沈庆之对过阵,却从未见过如此凶悍的南朝士兵 —— 他们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火焰,仿佛不是在打仗,而是在赴一场盛大的宴会。

“放箭!放箭!” 他嘶吼着,黑槊队的弩箭如黑云般压下,却被飞虎军的盾牌阵弹开,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