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捧着茶盏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丝犹豫。我抬眼看向她:“怎么了?”
她低头道:“娘娘,方才有一封密信送来,说是从西角门那边递进来的……”
我心中一动,立刻道:“拿来。”
那宫女迟疑了一下,还是将密信递了过来。我接过信,拆开一看,里面只写着一句话:“江湖势力已入宫,切勿轻举妄动。”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紧迫感。
我沉思片刻,抬头看向那宫女:“是谁送来的?可曾见到人?”
她摇了摇头:“奴婢只是在门外捡到的,并未见到送信之人。”
我点了点头,示意她退下。
小贵子在一旁低声问道:“娘娘,这封信……可信吗?”
“真假暂且不论。”我缓缓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人已经察觉到了江湖势力的动静,并特意提醒我们。”
小贵子皱眉道:“江湖势力?他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进宫?”
我目光微沉:“恐怕是马皇后的人找来的帮手。”
小贵子脸色一变:“娘娘的意思是……马皇后不甘心失败,想借江湖势力来对付您?”
“极有可能。”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幽深的宫墙,“她知道单凭自己已无法扳倒我,便只能另寻他法。”
小贵子低声道:“那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我回过身,语气坚定:“先查清楚江湖势力的底细,再做打算。”
---
当天夜里,我召见陈矩。
“老奴参见娘娘。”陈矩恭敬行礼。
我开门见山:“你可知最近有江湖势力进入皇宫?”
陈矩微微一怔,随即点头:“老奴略有耳闻,但尚未查明具体来源。”
我将那封密信递给他:“这是今早收到的,说明江湖势力已经潜入宫中,而且对方的目的很明确。”
陈矩看完信后,神色凝重:“娘娘所言极是,若真是江湖人士混入宫中,恐怕会对娘娘不利。”
我沉声道:“你即刻安排人手,在宫中暗中巡查,尤其是靠近西角门一带,务必查出他们的藏身之处。”
陈矩拱手应命:“老奴这就去办。”
我又叮嘱道:“此事不可声张,否则打草惊蛇。”
“明白。”陈矩转身离去。
我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江湖势力向来行事诡异,手段狠辣,若是真与马皇后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
接下来几日,我让小贵子和小英分别在宫中四处打听消息,试图摸清江湖势力的动向。
然而,奇怪的是,无论他们如何探听,宫中竟无人提及此事,仿佛那些江湖人士从未存在过一般。
直到第三天夜里,小贵子匆匆赶来禀报:“娘娘,我们在西角门附近发现了一名可疑之人。”
我立即问道:“现在何处?”
小贵子低声道:“已被锦衣卫控制,关押在偏殿。”
我当即起身:“带我去看看。”
夜色如墨,偏殿外灯火昏黄。我踏入殿内时,只见一名男子被五花大绑地跪在地上,满脸冷意。
我走近几步,仔细打量着他。此人约莫三十岁上下,身穿黑色劲装,身形精瘦,眼神凌厉。
“你是谁?”我开口问道。
那人冷哼一声,并不回答。
我也不恼,淡淡道:“你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你的来历。”
他微微一怔,但仍紧闭双唇。
我挥手示意锦衣卫上前:“把他带下去,好好‘招待’一番。”
锦衣卫领命,将他拖了出去。
待他们走远后,我对小贵子道:“此人身份不明,但既然出现在西角门附近,必然与江湖势力有关。你继续派人盯着,若有其他可疑之人,立刻抓起来审问。”
小贵子点头应命。
我回到寝殿后,坐在案前,思索着对策。
江湖势力一旦介入宫廷,局势便会变得更加复杂。马皇后显然不会就此罢休,而这些人也绝非善类,稍有不慎,便会落入圈套。
我必须抢先一步,掌握主动权。
---
翌日清晨,我在朝会上提出加强宫廷安保的建议。
朱元璋听完后,沉吟片刻,道:“你怀疑有人意图对朕不利?”
我垂首道:“臣妾不敢妄言,但祭祀之事尚未彻底平息,如今又有江湖势力潜入宫中,实在不得不防。”
朱元璋面色微沉:“你可有证据?”
我抬起头,目光坚定:“昨日夜里,锦衣卫已在西角门附近抓获一名可疑之人,目前正在审讯之中。”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传旨,命锦衣卫彻查此案,凡与此事有关者,一律严惩。”
我躬身应命:“是。”
朝堂之上,刘伯温等人纷纷附议,认为应当提高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散朝之后,我找到刘伯温,将江湖势力之事告知于他。
刘伯温听后,神色凝重:“江湖势力素来行事隐秘,若真已潜入宫中,恐非易事。”
我点头道:“所以我希望大人能协助调查,找出幕后主使。”